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瓶型造型设计理念:该件作品高28cm,宽25cm,胚体采用建水白泥细料手工拉坯、彩泥刻填装饰工艺制作,并经过独特的无釉磨光工艺打磨,呈现出庄重、明镜如水的视觉效果。装饰主题设计理念:该件作品的创意源于建水紫陶书法刻填技艺,根据作品造型融入回族阿文书法元素,以云南建水紫陶传统工艺,历时3个月精心制作完成,体现出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交融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2.
<正>该件作品利用云南建水紫陶传统工艺,历时3个月精心制作完成。高28.5cm、宽28cm,胚体采用建水白泥细料手工拉坯制作,装饰部分采用彩泥搅填工艺,表面采用无釉抛光工艺成亮光效果,所绘人物点、线、面穿插有序,刻填彩泥工艺吸收漆画、版画语言,富肌理效果,坯体呈乳黄色,手工磨光精细,泛宝光气息,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汽锅的起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元代就出现了青瓷、青花汽锅;另一种说法是近代以后,蒙自开为商埠,大量洋货涌进滇南,建水制陶艺人张好通过研究铜制炊锅的形状、西洋咖啡壶的造型原理,发明了粗陶汽锅,形状如瓦瓯、未扑底,无装饰。1933年,向逢春制作的陶汽锅,选送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展出,汽锅从此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瓶型造型设计概念:借用云南花腰彝-彝族图腾中"牛股骨"形状的表象特征,取名曰"牛骨瓶"。装饰主题元素运用:云南花腰彝青年女子三人组合,前景为"马樱花",背景为花腰彝寨子"土掌房"、"牛头图腾"、"土狗"、"古树"等组合的装饰运用。  相似文献   

5.
<正>《器·駉》现代陶艺作品创作于2015年6月,并于同年入选第九届韩国清州国际手工艺双年展。駉,指的是骏马的健壮之姿,作品以手工成型方式,将马的姿态与器物形体穷奥妙结合载施予建水泥料配制的不同釉色,产生丰富的变化,即是器皿,也可做装饰  相似文献   

6.
建水紫陶是当代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陶艺奇葩。建水地区的制陶历史悠久,可谓源远流长。"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建水紫陶的制作大致可概括为选料、练泥、拉坯、装饰、烧制、打磨等六大工序。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工艺,成为了具有极高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工艺品。  相似文献   

7.
8.
文章在对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化内涵、审美、制作工艺、工艺传承、生产方式、产业化发展、文化产业园的角度对云南建水紫陶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提炼出建水紫陶研究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并进行述评。建水紫陶的文化内涵是其器物表达的价值观、承载的文化及社会意义。紫陶制作工艺是集多种工艺技术与艺术形式于一体,创新的基础在于工艺的创新,其审美评价主要是基于形、色、质、声、饰、工、韵。紫陶工艺传承呈现多元化,以家庭为主的生产方式已难于适应市场需求。紫陶的产业化发展要立足于文化内涵,紫陶文化产业园应进一步发挥其预期的作用。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在于紫陶工艺、紫陶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紫陶艺术评论与审美、紫陶创意产业等。  相似文献   

9.
建水紫陶汽锅因汽锅鸡而闻名于世,汽锅的烹调方式更是一种贴近自然,保持食材原汁原味的烹调方式,随着建水紫陶产业的蓬勃发展,建水紫陶汽锅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文章从建水紫陶汽锅从器型、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烹调方式等四方面对建水紫陶汽锅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为建水紫陶汽锅的发展提供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自清光绪年间形成且具有代表性的完整工艺以来,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成为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陶艺品种,享誉海内外。地处边疆的建水为何能产生、发展出建水紫陶这样一种工艺独特,文化内涵丰厚的陶艺品种,文章从建水的文化源流、建水窑的传承与发展、建水紫陶工艺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1.
12.
<正>云南建水碗窑村有数百年陶器生产的历史,其制作的陶器有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美誉。《家庭生产与市场抉择——基于云南建水陶的分析》对陶器生产方式的变迁作了梳理,认为建水紫陶生产经历了以血缘家庭为单位的手工生产到规模化工厂式生产,再到家庭生产回归  相似文献   

13.
一个地区的信仰变化,往往是这个区域社会形态变迁的反映,建水紫陶行业信仰的变迁正是建水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折射。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给紫陶信仰带来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但一种信仰的弱化乃至消失,也是一种文化的湮灭。考察碗窑村的紫陶信仰变迁,在深入了解紫陶信仰的文化内涵及紫陶产业发展的同时,探讨其信仰发生变化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清光绪年间形成其独特工艺以来,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成为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陶艺品种,享誉海内外。近年随着建水紫陶产业的急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危机,在此背景下,对其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工艺传承,人才培养、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必然,其思考与探索也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有诸多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水紫陶标准对紫陶产业发展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随着我国陶瓷类标准的更新,建水紫陶标准中的名称术语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定义。文章从建水紫陶标准中名词术语入手,对建水紫陶标准中关于类别归属、名词术语及感官评价等三个部分的名词术语进行论述解析,为建水紫陶标准的进一步更新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活动背景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建水紫陶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建水紫陶以其独具的风格蜚声海内外,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并列中国四大名陶.建水紫陶造型古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质地细腻,陶感强烈;装饰风格上,中国传统书画韵味十足,有着极高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有陶中一秀的美誉.2006年10月建水古城北郊的碗窑村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碗窑村紫陶工艺之乡;2008年6月建水紫陶传统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我县在碗窑村拟建<中华建水紫陶文化园>.  相似文献   

17.
<正>清末民初时期是建水紫陶由粗陶发展演变至无釉细陶的转型阶段,同时也是建水紫陶工艺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建水紫陶古陶斗美术》以建水紫陶在当时生产的代表产品"陶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历史产品的形成背景、工艺流程、美术装饰、文化内涵、历史和工艺  相似文献   

18.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历史悠久,由原始的粗陶发展到清末民初独具特色的艺术彩陶。建水是云南著名的文献之邦,中原文化影响深远,不仅有孔庙、文笔塔、标志性建筑朝阳楼,紫陶也是其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建水紫陶独具特色,是建水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的产物,产业文化下的建水紫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除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还有必要增加本土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中,出现了一种经过多次反复刻填形成丰富的色彩效果的新风格——彩填。同历史上经典的建水紫陶作品相比,此类"彩填"作品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但其中许多作品一味追求色彩的复杂度和强烈度,缺失了文化内涵。针对这一喜忧参半的现象,文章从追溯建水紫陶的刻填装饰技艺的历史渊源开始,结合早期的经典作品分析建水紫陶的审美取向,揭示其文化内涵;通过几位颇有代表性的当代建水紫陶陶艺家的作品,讨论建水紫陶在近十几年内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下"彩填"在建水紫陶中的运用实际探讨建水紫陶刻填装饰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水紫陶精工细作、设计新颖,传统书画艺术以独特的方式应用于紫陶,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从而名声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喜爱的珍品。只有在充分认识建水紫陶的历史,探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建水紫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