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于右任与文物的关系,这是于右任研究中一个新的视点。访寻历史遗迹,搜求文物,研究碑石及重视文物保护与利用,凡此种种,一是反映出于右任浓浓的文物情结,二是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探讨于右任与文物的关系,这是于右任研究中一个新的视点.访寻历史遗迹,搜求文物,研究碑石及重视文物保护与利用,凡此种种,一是反映出于右任浓浓的文物情结,二是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化学与文物考古陕西师范大学梁宏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先民建造和使用过的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的各种遗存实物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物。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物更是枚不胜举。为了保护珍贵的文物,学习一些文物保护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  相似文献   

4.
文物现场的防盗措施每当一个文物埋藏点挖开之后,所发现的贵重文物经常受到破坏或者被盗。人们很难一天24小时都留在现场看守,而许多“爱好者”又以高阶收买那些被盗的珍宝,例如产生于哥伦布文化时期之前的文物。一种精心设计的监测装置将能防止这种损失。这种设备是...  相似文献   

5.
文物市场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文物商品交易市场.文物市场从开始培育到发展壮大,它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物市场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必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转型期,实现文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和服务.加强行业内的规范和管理.使文物市场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清代帝王十分重视文物收藏,特别是乾隆皇帝,更使宫廷收藏达到了极盛。然而,自近代以降,清宫文物的聚散存藏与国势盛衰和民族荣辱息息相关。19世纪中后期,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和焚毁、八国联军对皇室财宝的抢劫与破坏,成为中华文化史上令人痛心的一页。辛亥革命后,逊帝溥仪暂居宫禁,大量清宫文物以各种形式流出紫禁城,散佚于国内外。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清宫文物公之于世。20世纪三四十年代,故宫文物南迁及部分文物运台,最终形成了“一个故宫,两个故宫博物院”的局面。抗日战争胜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财政支持下,故宫博物院在清宫文物的征集、回购和追索方面做了极大努力。与此同时,超过850万件的清宫文物经由国家主管部门调拨,散藏于国内众多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及其他机构。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清宫文物被赋予了民族文化命脉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蕾 《华章》2013,(22)
文物之所以能够反映一个社会时期的某种生活状态就是因为在当时它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关键性的存在造就了文物的价值。文物摄影能够将遥远的历史直观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了解历史,从教育意义上来说,文物摄影成为对大众进行历史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历史学家与大众沟通的重要方式。本文就对文物摄影以及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应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文物的三维重建在文物数字化保存、研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存在许多通用的三维重建技术,如机械式、激光测量等等,在工业、医疗等领域中有着比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这些通用的重建技术在一些特殊领域却受到很多的限制,考虑到文物的一些特性以及一些特殊要求,急需一种针对文物数字化的三维重建系统.本文实现了一个三维重建原型系统,采用投影编码结构光以及散乱点三维重构等技术,恢复扫描物体的三维结构与纹理信息.使用该三维扫描仪对金沙玉凿以及良渚文物黑陶鼎和玉琮等典型文物进行扫描可以获得精度较高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9.
文献作为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物质表现形态是文物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官方和民间的重视而传承下来,使我们今天能够依据这些珍贵的版本来解读历史上的一个个迷团并引以骄傲和自豪。本文将近现代文献版本的文物价值与古籍版本的文物价值现状进行比较,论述了重视和保护近现代文献版本的文物价值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重视和保护近现代文献版本的文物价值的建议。保护我们丰富的文化留存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近现代版本的文物价值必须引起重视,不要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或认识到而没有做到造成文化在我们手中毁掉。  相似文献   

10.
文物是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如今,却有大量的复制品和赝品充斥文物市场,使人们真假难辨,有些文物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被掩盖了本来的面目。要正确的认识这些文物,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文物鉴定。而文物鉴赏则会让人们对文物的理解更为形象。本文主要叙述了文物的鉴定方法和文物鉴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物建筑维修前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记忆,一旦修缮使用后,文物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顿减或严重丧失。究其主要原因是文物管理、勘察设计、保护修缮、工程监理、文物使用等相关体对文物建筑的真实性保留不足所致。同时,由于各级文物专业干部更替大,新手多,较缺少文博专业背景和文物建筑修缮经验,加上文物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这就为文物建筑的真实性保护带来很大的困惑。本文将通过如何留住文物建筑真实性的探讨,从文物管理者、勘察设计者,文物建筑修缮者、使用者和监理者等保留文物建筑真实性的相关责任共同体着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5月,ISIS在叙利亚的战火,烧到了一个叫巴尔米拉的古城。政府军败退那天,82岁的哈立德·阿萨德正与他的同事们一起争分夺秒地转移古城内的文物。最后一批文物装车后,阿萨德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年事已高的他没来得及逃离战场,不幸被捕。ISIS用尽各种方式逼迫他说出文物的下落,但这位博物馆馆长,无论受到什么酷刑,都没有吐露一个字。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文物建筑的内涵以及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分析了我国文物建筑的现状及文物建筑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提出了文物建筑保护的一般性原则,并对如何保护文物建筑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物作为中华历史文化的记忆和重要见证,也是最好的教科书。将文物资源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本文将以文物“何尊”为例,对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5.
国内不少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存在着"以物为主"和内容形式单一的现象,因而限制了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发挥.博物馆文物陈列的宗旨,具有与观众交流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文物陈列的侧重点是对文物历史信息的揭示和诠释.文物陈列应充分考虑文物的性质、市场经济与观众需求、博物馆社会功能发挥等问题;文物的背景知识展示和展品的编排,要综合展现文明的发展历程;在文物陈列的内容形式上,要力求生动和多样化,增加参与性的动态陈列;知识难度的定位,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播,也要兼顾专业性和学术性,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 (电脑出示课题,并显示文物照片投影)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幕,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我们知道,研究文物有助于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另外,欣赏文物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修养。因此,我们应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为此,我们来为这件文物设计一个防护罩,请看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世界闻名的文物大国。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遍布在地面和蕴藏地下的古代遗物和遗迹,极为丰富。正是这些非常珍贵的文物,形象地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种种活动,反映了在适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显示出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特点。20世纪后半叶,全国各地相继发现和出土的大量文物,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内容广泛、门类多样的古代文物,不仅是衡量中华民族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也表明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进步曾作出过重大贡献。长期以来,出土和传世文物,以它自身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界变迁的繁多信息,已成为学术界进行各方面研究的一座取之不竭的资料宝库,成为一笔足以自豪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8.
周舟  饶胜 《文教资料》2020,(5):86-87
平原省的文物管理工作是在当地文物被大量破坏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平原省人民政府在党的领导下,确立文物管理的基本方针,采取加强文物立法、兴建博物馆、开展反盗宝运动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平原省文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故宫文物南迁为故宫博物院发展史上一段重要历史,其意义与影响极为深远.本文以档案资料、史实事件为基础,将其置于当时历史背景之中,深入探讨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首先,将其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背景,故宫文物南迁是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壮举,其历时之久、迁徙地域之广、任务之艰巨均为世界罕见.其次,将其置于中国抗日战争之背景,故宫南迁文物得以完整保存是中国抗日战争在文化领域的一大胜利,其艰辛的播迁历程也使故宫文物与国家命运、民族精神紧密联系.第三,将其置于中国文化教育西迁的历程,故宫文物与其他文化机构共同开展的文物清点、典籍校抄、公开展览等工作,对西南诸省的文化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第四,将其置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背景,故宫先贤奋力守护故宫文物、积极举办文物展览、严格制定规章制度等项工作,不仅保证了故宫文物在战时的安全典藏,而且培育了视国宝为生命的典守精神.故宫文物南迁也形成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的局面.两个博物院重走当年文物南迁路线,温故知新,继承和弘扬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更感到历史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文物保存环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着重论述了文物保存环境对文物的影响,并通过多个实例说明了文物保存环境的破坏给文物带来的种种损害,指出了整治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为整治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