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代中后期文坛上,作为与李攀龙、王世贞鼎足而三的作家汪道昆,其散文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日常生活和军国大事等方方面面。从文体角度分类,可分为序跋、传状、碑志等。汪道昆散文一方面反映了徽文化对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文坛的创作情况和社会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2.
清康熙朝重臣陈延敬,因政治声名显赫,而晓者甚众,其文学成就亦颇为卓著,然却未能引起学界重视,研究论述其散文之作更是瘳瘳。将其散文创作大致分为讲经论史之学术文章、参政议事之公牍文章、繁杂得体之日常文章并加以分析,探讨其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并进一步鉴证其“燕许大手”之誉。  相似文献   

3.
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升,在文学界发起了生态思潮。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生态文学在学术研究领域中成为显学。卢梭就是极具代表性的生态文学作家。本论文针对梭罗散文的生态思想内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邦彦是明末清初岭南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与黎遂球、邝露并称为“岭南前三家”,有“粤中杜甫”之称。他用散文展示中兴国家的愿望和对朝廷的耿耿忠心,表达出强烈的忠君思想;他用散文分析当时的形势、提出对策,表现出非凡的治国思想;他主张文章应该具有实用性,而且用散文来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表现出典型的实用思想。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曾说:满洲人在统治中国人政策上大致可分三期:第一期,顺治元年至十年,招纳降臣,“开科取士”.极尽利用之政策。第二期。顺治十一、十二年至康熙十年,为顺治帝亲政。通过糟蹋贰臣和一些下等念书人.兴文字狱摧残真正知识阶级,尽施高压之政策。第三期,康熙十一、十二年以后,变高压为怀柔手段。康熙十二年荐举山林隐士。康熙十七年荐举博学鸿儒,康熙十八年开《明史》馆。  相似文献   

6.
王充阊散文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其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自然界是一个具有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二,人是自然的产儿,与万物平等、共生;其三,贪欲是破坏生态平衡的罪魁祸首,人应简单生活,回归自然;其四,科技的发展导致了生态平衡的毁坏,人应增强理性,重塑文明。这种生态思想既源于他对工业社会中入与自然的关系失衡现象的关注,也取决于他深厚的中西文化学养。  相似文献   

7.
王慎中是唐宋派的首倡者,不仅在散文创作上有较大成就,而且散文理论也颇有建树。由标榜秦汉到宗法唐宋,他的散文观经过了漫长的转变,最终脱离蹈袭窠臼,确立自己的散文理论。他认为"文道合一",主张文贵立意,要求文词与内容完美结合的散文观冲击了复古派理论,对晚明公安派及清代桐城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思想。季羡林在长期的散文写作中形成了自己明确的散文创作思想,对散文的"真"、散文的结构及散文的语言有独特的见解。季羡林认为散文的"真"就是要写真事、诉真情,而且真情还必须是使自己感动的真情。他认为散文的结构"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季羡林在散文写作中追求饱含"真情"的"淳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9.
《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交、相别的经过。文章最后交代藤野先生亲自修改过的医学笔记不幸遗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的机缘和人为的选择,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文体一直都是散文,其中回忆性散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据了一定的篇幅,这类文体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描写人物运用角度不同,语言风格多样,学生容易领悟.但在实际的散文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一直是教师在教学时头疼的问题,教师往往无法把握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散文教学时率...  相似文献   

11.
判断文学作品的地位及影响,必须考察文学刊刻状况。明代女性散文的编撰刊刻经历了零星出现、数量增多、繁盛的过程,明代人主动对女性散文加以阅读和品评,说明女性散文作品已经进入当时人的视野,展示了他们对女性散文的关注。这个过程还与当时文艺思潮相呼应,或推波助澜,或水涨船高,体现出女性散文编撰刊刻所受到的特定时代氛围和编纂者刊刻意图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13.
作为与李攀龙、王世贞鼎足而三的明代中后期文坛领袖人物汪道昆,其散文创作极具特色。汪道昆散文既不是纪昀所批评的那样"刻意摹古,时援古语以证今事,往往扜格不畅,其病大抵与历下同",也不是时人所褒扬的那样称之为"闽中三绝"。汪道昆散文在情感表现上体现为理直气壮、感情充沛;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工于描绘、形象生动;在章法体例上颇同司马迁。  相似文献   

14.
元末战乱阻隔,形成东南人呈地域群落分布的格局,主要有吴中、浙中、江右、岭南、闵中等五个群落,总体上看,除江右学,其他地域的学均表现出绮弱衰怨,纤细清浅的特色。明主定鼎南京,各地域的人来附,呈现了一种群落归附的现象,朱元璋推行一系列政策,并亲自创制诗、,评估论今,力图革除元末风的遗弊,最初时廷对来附的人还示以恩宠,随后则进行打击排抑,各地域的学从此中蹶,惟江右人如刘崧等,以其纯厚廉慎的素质,深得朱元璋的喜受,在政治上表现出强有力的后劲,加上其典正和平的学性质质契合了明初盛国气象的需要,后继数帝亦对江右人恩宠有加,君卧相契相得,推波助澜,使典正和平的风代表了这个时代,进而发展而笼盖坛的馆阁学。  相似文献   

15.
晚明小品是在特定社会思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中反映了晚明文人追求个性自由,追求自适生活的心态。晚明小品与传统古文有极大的不同,它在创作观念、内容题材、审美风格三方面都对传统古文实现了突破,使散文从载道的工具变为抒写性灵的自由文体,对散文的审美意蕴作了极大的开拓。  相似文献   

16.
荆州最早作为城市元素进入袁宏道创作视野,其荆州诗文关注荆州城市、城市市民及文化精神,与其后来在苏州吴县、北京、杭州等城市所作的诗文不同,有着独特的荆楚城市文化特征。荆州城市对袁宏道本人及其日后文学创作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明代学者对于汉赋文献所做的辑录、整理工作,历来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通过考察可以看出,明代出现了一大批对汉赋作品进行抢救性搜寻与整理的诗文总集或赋集。这些诗文总集或赋集可以划分为6种类型,它们不仅对所辑得的汉赋作品按照特定的体例加以编录,而且还汇辑了不少汉赋研究资料,并对汉赋作品施以评注。这些工作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是元代及其以前的学者们所未能做到的。毋庸讳言,明代的汉赋辑录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缺点与失误,比如所辑各赋很少注明出处,编辑中也有不少漏收、误收以及颠舛之处。但这些缺点与失误毕竟是次要的,并不能掩盖明代学术对前人的重大突破。明代虽没有出现大师级的人物,但明末学者却以集体的力量铸造了汉赋研究的兴盛局面,为清代汉赋研究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遗民散文是清文最初的高峰,多至情至理之言;其“学者之文”的范型自觉,下开此后文坛特另4是乾嘉时代质实重学的倾向;其叙事之文不脱小说气,颇能显示此期文风恣肆多奇,反映出遗民群体激郁淋漓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9.
晚明小品文是中国历史上创作个人化的一个高潮,它在许多方面与“小女人散文”的个性化写作有相通之处。后人对晚明小品文的评价多从艺术角度加以肯定,而对其蕴含的知识男性生活意识和生存方式给以忽略,而对“小女人散文”则带有负面的性别审美倾向。该文在论述这一文学现象后,认为女作家“女”性意识的客体化在“小女人散文”遭受不公平评价中应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20.
南明权臣党争、皇帝秉政、战事失利,往往影响文坛动态,左右文人创作。由于战乱频仍,交通阻隔;远离政治事件发生地的文人则不在受影响之列。涉及的文体类型主要有诗、疏、檄、联、记、敕等,由于一些政治事件的特殊性,出现了不少匿名之作,战事的紧急还导致了一些本该押韵的文体产生了出韵现象。此外,受南明政权影响的这些诗文作品叙事性极强,且风格灵活多变,明快、沉静、嘲讽、调侃、幽默,不一而足。明遗民文学并非只有悲天悯人的感伤,不过,其娱乐功能严重萎缩也是事实,更加注重宣传性。这说明,在国家乱亡之时,文学干预政权的诉求会更加强烈。南明文学既是对明代文学的延续,也是对明代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更是对清代文学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