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正统观念的变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宋代的服饰有别于汉唐,形成特定的服饰文化.同时,辽、夏、金作为以武力建国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吸纳汉族文化的同时,本民族文化也取得长足进展,与此相应,其民族服饰也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辽宋天池之争是双方河东划界中的一个典型,天池位处北宋宁化军北,辽朔州之南,天池之争持续三十余年。辽宋天池之争,较全面地反映了辽宋河东地界之争的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3.
也谈“问题与主义”之争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关于“问题与主义”观点的提出,既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和积极的意义,也有其主观消极的影响,既是其实验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表达,也是其小资产阶级阶级性的体现。而对胡适“问题与主义”观点的彻底否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相反,对其观点的完全肯定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4.
《杨家将》是一部由北汉名将杨业一门投宋后,竭力抵抗契丹铁骑在宋边疆的不断侵扰,忠心捍卫北宋王朝为历史线索,加入民间传说、演绎形成的一部小说。后来又经艺术加工而成为各种剧本,在百姓中间传唱不绝,妇孺皆知。通过这部演义小说,探究辽宋时期的边疆民族关系,揭示这段历史的特征,弘扬杨家将忠勇、爱国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传承优秀的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语文》2009,(3):14-15
我们经常在课后题中看到这样的练习:1.青青的假山 青青的弯弯的小路 弯弯的  相似文献   

6.
河北宣化辽墓在上世纪末曾出土了大量家具实物与图像文献,作为珍贵的中国家具发展史料,其中显示的种种信息表明,宋代是中国家具的转型时期,这时发展出的多种家具造型与结构方式,为中国家具在明代的成熟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7.
辽宋自澶渊议和后,双方使节不绝于途。本文论述了辽宋互派使节的起源、出使及接伴仪式,以及互派使节对当时社会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宋代笔记小说中有诸多使者或文人出行的笔记和游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记载详细,其中不乏音乐方面的内容,尤以契丹、女真两个民族音乐史料居多。宋与辽金长期和战,辽金宫廷乐舞制度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向汉族学习的倾向,但其民族的音乐特色在民间音乐活动中展现得更加明显,并且宋代的音乐活动也融入了少数民族的音乐成分。为此,重点梳理了宋代笔记小说中的史料,考证少数民族宫廷和民俗音乐情况,从音乐融合的方面探析民族之间的交融情况。  相似文献   

9.
左红 《学语文》2001,(2):46-46
  相似文献   

10.
11.
辽宋对峙时期,由于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双方通过贸易进行物产交换。交易方式既有官方设立的榷场贸易,也有非法进行的走私贸易。本文以辽宋对峙时期的缘边民众为视角,分析榷场对边民生活的影响及边民作为走私主体之一的活动情况,以了解辽宋对峙下的边民在双边贸易中的地位及自身生活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13.
辽水为我国古代六川之一,其名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东经》。辽水之内涵为辽地之水。由于"辽水"与"辽东"的悠久性和代表性,对一系列以"辽"字冠名的地名的衍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辽海"是除辽东、辽水之外又一个十分重要的"辽"字地名。根据史料分析,辽海难以涵盖我国东北地区,但基本涵盖了今天辽宁的大部分区域,同时辽海一名充分体现了辽宁地域文化、流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适合冠名辽宁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4.
李金彪 《语文知识》2006,(10):24-24
“一地鸡毛”原本是刘震云一部中篇小说的题目.指鸡毛蒜皮的小事,后来又引申出平庸、琐屑、乱七八糟、令人厌烦等意义。例如:  相似文献   

15.
“地”作为一个助词(或词尾),从古到今,变化是比较复杂的.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对其用法作出比较全面的描述,提出“地”的相关问题,描述“地”的具体用法演变及各个阶段“地”的语法功能及其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6.
快来!快来!咱们的“快乐口语驿站”又开放了!只要你张开嘴巴,我们保证让你快快乐乐学英语,高高兴兴练对话。我们的口号是:只要你快乐,我也快乐。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请看本期话题:  相似文献   

17.
文史哲地综合性课程打破当下学科教学的严格分界,根据文哲史地四门学科的内容、形式以及研究和教学的联系性,以语文课程内容为载体,融合四门学科的相关内容。这与高中语文新课标在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等不谋而合,同时本课程具有极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汉语“地”字的翻译一般可用六种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同义习语借用法、增添法、省略法、修辞法。文章从文化与语言的角度来阐明翻译“地”字要坚持“信、达、雅”,做到传神达意。  相似文献   

19.
助词“的”“地”“得”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它们的正确用法.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常见助词“的”“地”“得”的用法进行考察,正确分析“的”“地”“得”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将它们运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20.
助词“的”“地”“得”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它们的正确用法.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常见助词“的”“地”“得”的用法进行考察,正确分析“的”“地”“得”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将它们运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