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出版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登记管理,并对责任编辑实行注册管理。出版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责任编辑人员要深刻认识该项工作的意义。责任编辑注册是出版专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的结果;责任编辑注册能推动出版行业职业化进程;责任编辑注册管理能促进出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出版单位应积极响应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保证责任编辑注册工作有序、顺利地推进。  相似文献   

2.
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毛主席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引导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快好省地、高速度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50年代末兴起的人民公社,曾被誉为为通向共产主义的“金桥”它是我国生产力落后,而又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历史证明是失败的。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和教训,研究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新闻出版理论极其丰富。它对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事业的性质、方向、作用、任务,对新闻出版工作的地位、职责,以及新闻出版业如何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新闻出版的体制改革与管理、出版物的印刷与发行、队伍建设、舆论监督等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具有科学的理论色彩和浓厚的时代特色,对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俾斯麦国家社会主义”是19世纪末期,“俾斯麦王朝”利用国家权力实行社会改良,以对会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它是反动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它的体系是资产阶级超阶级国家观、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大杂烩,它的思想来源是拉萨尔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拿破仑第三的波拿巴主义的社会政策、迪斯累里的“托利民主”--社会改革、“讲坛社会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它力图维护“俾斯麦王朝”统治万古长存,但最终还是挽救不了“俾斯麦王朝”的覆亡。  相似文献   

6.
在1958年下半年,只經过几个月的时間,我国就在农村中全部建立起来了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建立,是我国經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結果。“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决議”中已經明确的指出:“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全面的不断的跃进和五亿农民愈来愈高的政治觉悟。”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决議”中又指出:“人民公社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經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是党的社会主义整风运动、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线和一九五八年社会主义建設大跃进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理论武器和伟大旗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揭示了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发展历史,是解决中华民族各种问题的良方之策和点金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路明灯,是和平崛起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环境,它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难题,但互联网的发展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一、校报编辑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理论素质。校报编辑的政治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放在第一位,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编辑工作的服务对象所决定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新闻出版舆论宣传部门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针,必须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编辑作为“把关人”首先把的就是“政治关”。在审读稿件时要分析其所反映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注意文稿中一些政治术语的准确性,绝不能因用词不当造成政治性失误。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经济体制”。这是我党对几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总结,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十四年来的经验总结。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扬弃。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中等专业教育已有近5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高级职业教育与前苏联中专教育结合的产物,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本土化。过去它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近20年它在我国职教发展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管理体制、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积累了许多新经验。现在推行的“宽基础、活模块、人为本”的课程结构模式,就是在中专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总有一些人指责、甚至全面否定中专教育模式,称它是“学科本位教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要全面改造中专课程结构,把中专定位为培养一线技术工人。为此,我在《交通中专教育》1993年第6期上发表了《中专教育要在改革中前进》一文,意在为中专  相似文献   

12.
试论责任编辑与编辑的责任金龙克元近两年,在我们编辑部门谈论起所编文章后的编辑属名问题,涉及到责任编辑的“责任”内涵问题。另外,为什么要属上责编的“责任”二字,责任编辑与编辑的两种属法,究竟有什么区别。顾名思义,责任编辑就是负责任的编辑。但是,究竟负哪...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过程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诸多历史条件综合运动的产物,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党的十五大明确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大体上经历了20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新科技革命的产物。它的出现和迅速扩展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深深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精神层面。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具有两重性。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它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交往行为的虚拟性等特征,它也会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两手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分析这一范畴的具体内涵,揭示它所蕴含的高超的辩证艺术,充分表明它是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和完美结合,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创立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一种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科学思想体系。它将随着社会实践,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就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深刻反思和科学总结了我国建国后的前三十年 ,特别是“文革”中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 ,并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提出并解决社会主义中国法制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一些同志,受国外社会思潮的影响,提出“社会主义异化论”。他们宣称“异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必须运用它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都存在着“异化”;“异化”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各种弊端的“唯一科学的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异化”的产生,其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他们为了把自己的“异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期刊方阵是新闻出版总署根据我国期刊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时的形势,为推动新世纪期刊出版业繁荣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2001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下发了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工作方案。经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比审核,于2001年岁末批准1518种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阶级论法学观的变化与价值重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工具法律观属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范畴,是我国尚处于大规模的群众性阶级斗争时期的产物,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之后,毛泽东却进而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用以统帅一切,使法律秩序和法制建设遭到忽视。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提倡“造反”、“砸烂”,否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造成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极大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