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肥闹市区有个三孝口,三孝口有所家喻户晓的名校——四十六中。2007年9月,为了适应合肥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需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合肥市决定将四十六中同合肥师范附校初中部合并,整建制地迁入滨湖新区。  相似文献   

2.
<正>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之魂、立校之本,是一张不着一字又分量十足的"名片"。从一所学校成立的那天起,文化建设就拉开了序幕,它的教育理念、办学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整个理想与追求等,都融汇于学校的文化中。学校的文化品格与文化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清晰。2007年7月,遵照合肥市委、市政府决定,原合肥第四十六中学与合肥师范附属学校初中部合并,成立新的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整建迁入滨湖新区,成为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汇》2010,(2):F0002-F0002,F0003,F0004
2007年9月,合肥四十六中与合肥师范附校合并,整建制迁入滨湖新区,成立了新的合肥四十六中。从校园占地面积仅0.42公顷扩大到11公顷;从24个班扩大到68个班,在校和达3800人,其中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寄宿;  相似文献   

4.
正为支持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2007年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迁址滨湖新区,在从三孝口到滨湖新区的过程中,学校发展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生源结构的变化。信息技术课堂上,与原先从小就和电脑相伴的"数字市民"学生不同,现在更多的则是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原住民"学生。针对这两类学生信息技术素质方面的差异,我计划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小组合作管理来实施分层教学,通过多年的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结合自  相似文献   

5.
张怡 《教育文汇》2014,(23):44-45
为支持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2007年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迁址滨湖新区,在从三孝口到滨湖新区的过程中,学校发展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生源结构的变化。信息技术课堂上,与原先从小就和电脑相伴的“数字市民”学生不同,现在更多的则是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原住民”学生。针对这两类学生信息技术素质方面的差异,我计划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小组合作管理来实施分层教学,通过多年的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汇》2013,(4):F0002-F0002
2007年秋,拥有60年办学历史的合肥师范附属学校从桐城路校区整建制迁入滨湖新区,再度恢复合肥师范附属小学校名。  相似文献   

7.
泛长三角的形成具有客观必然性。合肥从地理位置上说,处于长江流域,城区向巢湖方向发展,建设现代化滨湖城市符合建设泛长三角经济区的潮流。把合肥滨湖新区建设成泛长三角的现代服务业中心,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在合肥滨湖新区建设中需要突出金融集中区、旅游休闲胜地、循环经济示范区等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8.
南阳 《教育文汇》2007,(11):14-17
2006年春夏之交,合肥市作出重大决策:在一年的时间内,将合肥一中、四十六中(包括合师附校初中部)、合师附小整体迁入距老城区15公里左右的包河区滨湖新校区,三校招收的起始年级新生从2007年9月1日起在新校区上课,其中合肥一中、四十六中新校区实行寄宿式教学。  相似文献   

9.
合肥一中始建于1902年,前身是李鸿章嗣子李经方于光绪二十八年创办的泸州中学堂。学校几经更名、几易校址,1955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2000年定为省级示范高中,2007年迁入合肥市滨湖新区,成为寄宿制高级中学。学校占地216667平方米,现有学生6831人,教职员工500余人。  相似文献   

10.
黄先银 《安徽教育》2011,(12):42-44
2007年7月,我校整建制迁入滨湖新区,成为合肥市第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公办初中。学校占地面积165亩,现有教职工近300人,70个教学班,4300多名学生。四年多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大教职工发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户外广告与城市开放空间两者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空间、景观特征等要素出发,本着探索户外广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原则,以合肥市为例,对合肥外环高速路内蜀山区、庐阳区、包河区、瑶海区、经开区以及建设中滨湖新区的户外广告现状进行调查,对户外广告与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相协调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城市的户外广告更好地融入城市环境,烘托城市文化,体现城市内涵.  相似文献   

12.
《安徽教育论坛》2006,(5):I0004-I0005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是隶属于合肥市庐阳区的一所初级中学,建于1937年大别山区的立煌县,取名张家畈小学,校长卫立贤。1946年元月迁到合肥,取名安徽省实验小学。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学校改名为合肥市立第一小学。1956年,学校改名为合肥市淮河路第一小学。1974年正式改名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  相似文献   

13.
杨立新 《教育文汇》2014,(18):44-45
走进坐落在合肥市滨湖新区的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校同.便踏上宽敞的“方正大道”;复行数步,可见一尊镌刻着“通达广场”大字的卧石和在绿树掩映下的“方正亭”;教学楼正面墙壁上方,“方正通达”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学楼前的宣传栏里,获得各类“方正星”“通达星”的学生照片目不暇给;各个班级教室的图书角里,摆放着以“育方正少年,创通达名校”为宗旨的校刊《海浪花》;午间,你可以在校园广播中听到校歌《方正少年》“……行知结合,好学向上;方正做人,通达四方……”  相似文献   

14.
《学语文》2021,(1):F0002-F0002
合肥一中前身是庐州中学堂,由李鸿章嗣子李经方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办,是合肥地区最早、历史最久远的一所新式学校。学校百年来风雨沧桑、几经更名、几易校址,到全国解放后方定名为安徽省合肥一中。1955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2000年定为省级示范高中。从2007年9月起至2009年9月,合肥一中整建制迁入滨湖新区,成为一所寄宿制的高级中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花境在园林景观形式应用中日益兴起,本文介绍了花境的概念和主要特点、景观价值与特色,以及其在国内外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状况.同时以合肥城市绿地中的花境应用为例,对应用花境的典型公园合肥滨湖湿地公园和四季花海公园进行调查,对合肥市主要花境的分布分类、应用现状及设计形式进行探讨,总结并提出合肥市花境设计的相关建议,以期促进花境的推广应用,提升合肥市作为"大湖名城"的整体景观形象.  相似文献   

16.
《安徽教育》2010,(10):58-58
<正>隆重的滨湖校区开学典礼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始建于1957年,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为"包河名校"、"合肥市特色初中",合肥市"文明单位"。学校坐落于合肥市景观大道芜湖路上,与银河公园相邻,与安徽大剧院、安徽省图书馆为友,地理位置优越,人文环境上佳。现有6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4000人。在职教师22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省级"教坛新星"2人,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公平教育、均衡教育,合肥市部分原在市区的优质教育资源陆续搬迁到了滨湖新区,目前尚为城郊结合部,因此,当地的大量农民子弟就成了我们新的教育对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培训》2009,(4):38-39
合肥万众技工学校的前身是1988年经合肥市劳动局批准创办的合肥兴鹏服装培训学校,2004年经省劳动保障厅批准为技工学校。二十年来,合肥万众技工学校高度重视诚信办学,积极开展以“守法、诚信、自律”为主题的“诚信建设年活动”。在开展诚信办学的活动中,学校主要从五个方面落实诚信办学理念,为推动学校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世界》2011,(6):F0004-F0004
合肥市育新小学创办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2月,名为合肥县官立城西两等小学堂,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时合肥最早创办的小学之一。1932年,更名为合肥县立旸谷小学;1949年改称合肥市立第五小学;1953年改为双井巷小学;1967年正式更名为合肥市育新小学。  相似文献   

20.
张红 《教育文汇》2013,(12):36-38
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多年来,特别是2007年迁人合肥滨湖新区后,一直进行不懈地探索,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核心办学理念——“启迪心灵,明亮人生”。我们将其简称为“启明教育”。我们之所以用“启明教育”作为核心办学理念,主要基于以下认识:——教育必须开启儿童的心扉,激发儿童发展的内在活力;——儿童伴随心灵深刻变化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促使儿童心灵深刻变化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