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导师     
人和人的相识,本就是一件不易的事情。而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更是弥足珍贵。“师生之情纯若水,师生之情高于天”。在我人生道路上,庾老师就是一位举足轻重的mentor。严格的导师诲人不倦我是在本科二年级的时候认识庾老师的,那时她给我们专业的学生上口语课,不过她教的是一班,而我当时在二班。那个时候,时常可以听到我们班学生的抱怨,说自己班的口语老师没有一班的好。我们都很羡慕一班的学生。他们也时不时地在我们面前炫耀一番,诸如他们老师标准的发音、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少有的严格要求等等。但当时也只是听他们讲,后来有幸成了庾老师的研究生,才真正领会到庾老师的诲人不倦。  相似文献   

2.
芦勤 《师道》2007,(4):11-11
儿子上大学时,我曾请教过全国著名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儿子应该报考哪所大学?这位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会失望。她说,偏远地区有一个女孩子,学习特别好,人称“三脑袋”,物理、数学、化学都能考满分。高考时,父母让她考我所在的这所全国重点大学,她不想考,可父母逼  相似文献   

3.
<正>我在飞机上遇到一位女士。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欢的专业的研究生,结果失败,却出乎意料地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年是考还是不考?她害怕考了又考不上,浪费时间,但是不考又不甘心,已经纠结半年了。我问她,去年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她说她去年每天大概学习4个小时,学了3个月,考前一周突击了一下,就差3分。我又问她,现在每天烦这件事情大概花多少时间?她说从过年到现在(6个月)每天都在想,  相似文献   

4.
<正>一位心理学教授考查报考她的研究生时,划掉得分最高的学生,取了分数略低的第二名。她说:"我在进行一项心理追踪研究,或者说是吸取教训。"她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在专业范围内颇有建树。别人一定要她讲讲录取标准。她缓缓地说:"我已经招了多年的研究生,我希望我所热爱的学科,在我的学  相似文献   

5.
我的音乐学校之五   ——在幼儿园的日子   从念研究生开始,我又重新回到了幼儿园。从重新回到幼儿园开始,我又重新找回了我的精神自由、我的生命活力、我的理想以及我和音乐的亲密关系。当然,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家汪爱丽教授。   我永远都会记得第一天去报到时,一位原来就熟悉的老师对我说的那一句话:“噢,太好啦,祝贺你 !你要好好地向她学做人 !!”“她”就是指汪老师。如果说当时我还没有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是学习“做人”而不是学习“做学问”的话,那么今天,我要衷心地感谢这位老师和…  相似文献   

6.
邻居家的大哥哥考上了大学,我的女儿也为他高兴。她凑在我耳边悄悄说:“将来我也要上大学,还要考研究生。”我听了当然很高兴,但是回过头来一想,又似乎有点儿担忧。邻居家的那位大哥哥,是没有时间去体谅父母的,有时候对饭桌上的菜不满意,皱  相似文献   

7.
著名演员何晴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说起了她年少时的一位恩师.初中毕业时,老师推荐何晴去考浙江昆剧院,于是她独自来到了杭州,举目无亲,后来她听别人说有一个很好的老师或许能帮她,于是她鼓足了勇气找到那位老师.那位老师听完何晴的演唱后,把她带回了家,尽其所能地给了她最大的帮助……那次的考试可谓是何晴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位品德高尚的老师也让观众心中充满了敬意.老师也应邀来到了节目现场,我猜想那位老师此时该是非常幸福的,自己的无私付出终究是被学生铭记在心的,况且这位学生还成了全国知名的女演员.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固执     
张雨 《大中专文苑》2009,(11):30-30
去年十一月我们在哈佛大学的时候,周成荫教授让一位学生带着余海果在波士顿到处游玩儿,那位学生后来笑着告诉我说,余海果的语言很特别,她有一次抓住余海果的手腕,可能使了点儿  相似文献   

9.
丁香花     
“丁香花……”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流行歌曲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聆听,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可亲的形象———丁老师。丁老师20多岁,中等身材,娃娃脸,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挺斯文的。记得在上四年级的时候,我被一位同学的家长无故训斥了一顿,委屈地哭了。丁老师知道后,带着我来到了那位同学的家里。那位同学的家长很激动,还在气头上,劈头盖脸地数落了丁老师一番,当时我心里难过极了。看着丁老师嘴唇微微抖动,想说又插不上嘴。直到那位家长发泄完,她才开口道:“您弄错了……”然后她慢慢地把事情原委讲给了那位家长听。那位家长这…  相似文献   

10.
1950年9月我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前身清华大学地质系学习,1952年院系调整时,入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1953年毕业后到甘肃白银厂地质部641队工作,一年后又考入母校读岩石学研究生,195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1958年因工作需要调离母校到成都地质学院。作为地质科技工作者,我是在母校的抚育下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我在校读书时,几位老师对我的一生有很深刻的影响。其中,池际尚教授是我的恩师。池际尚教授是我们同学中非常敬佩的一位老师,她于1950年与涂光炽教授一起从美国回来,我们系顿觉增加了许多生气和活力。她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东西,开阔了我…  相似文献   

11.
读研究生时,我的德国导师吉纳经常告诫我们,不要一时冲动,成了情绪的奴隶。毕业后的一个雨天,我回系里探望吉纳教授。正赶上一名学生有急事要请教她,吉纳让我在外面的小客厅等她一会儿。小客厅和吉纳的办公室只隔了薄薄一道装饰墙,屋里的对话不时传进我的耳朵。那位同学声音激动。原来,其他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出言不逊,当众讽刺他理论过时、见解平庸,令他大为恼火。他不知道是该直接找那个学生论个明白,还是应该找对方的教授评理。他这次来,就是要征求吉纳的意见。“年轻人,”我听见吉纳教授慢条斯理地说,“有时候,别人的言行是很难理解的。…  相似文献   

12.
古典 《八小时以外》2011,(12):95-95
"等死"不是心如死灰、坐以待毙,"穿越"不是逃离现实、躲避问题。 我曾在飞机上遇到一位女士。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欢的专业的研究生,结果失败.但是随后出乎意料地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年考还是不考?她已经纠结半年了。  相似文献   

13.
葛根的用处     
崔教授是一家医院的专家,也是我的主治医生。我认识崔教授,还是在她的专家门诊。我听到她正在给一位病人做思想工作,那位病人没有按照医嘱及时吃药,休息得也不好,导致治疗效果很差。她开导病人说:“你见过辘  相似文献   

14.
孩子的固执     
去年十一月我们在哈佛大学的时候,周成荫教授让一位学生带着余海果在波士顿到处游玩儿。那位学生后来笑着告诉我说,余海果的语言很特别,她有一次抓住余海果的手腕,可能使了点儿劲,余海果不说捏重了,他说:“你捏住我的血管了。”我记得余海果还在幼儿园上学的时候,有时我会突然吼他一声。有一天他认真地告诉我,这突然的吼声对他的伤害很大,他做了一个比喻,说:“好比是拿着遥控器,咔嚓一下把电视关了一样,你会咔嚓一下把我的生命关了。”我和余海果相处十一年了,我  相似文献   

15.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2010年春,我给研究生讲课。6个研究生中有一个是我的研究生,还有一个是本校推免的。这个推免的研究生虽然没选我做导师,可是跟本校的老师熟,所以胆子大。有一次课间休息大家闲聊,这个推免生突然问我:"王老师,你给你的研究生吃了什么偏饭?他明显比我们厉害"!她说的"厉害"是说学习好或理解力好,或水平高。我真的偏爱了自己的研究生么?这个突然袭击使我十分尴尬。我们学校招生很少,任课教师完全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没必要偏爱某一个研究生。在尴尬发愣几秒钟后,我觉得有必要对学生解释一下,现在我把当时的解释写出来,也许能对今后的研究生,尤其是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同学有所启发。我的那个研究生是工作两年后考进来的。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固执     
去年十一月我们在哈佛大学的时候,周成荫教授让一位学生带着余海果在波士顿到处游玩儿,那位学生后来笑着告诉我说,余海果的语言很特别,她有一次抓住余海果的手腕,可能使了点儿劲,余海果不说捏重了,他说:"你捏住我的血管了."  相似文献   

17.
从人到狼     
有位老教师非常愤怒地说了一件事。她所带的高三班在“一模”之后,开了家长会,一些家长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复习安排并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我的孩子能不能得高分?还有没有潜力?他们纷纷从自己孩子的角度对教学提出各种要求。教师说,我们的复习按教学计划施行,学校也有总体安排。有个做母亲的说:“‘一模’过去了,哪些同学行,哪些学生不行,已经很清楚了,我认为教师不应当把精力花在那些考不取重点大学的学生身上,应当重点辅导像我女儿这样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有趣的姑姑     
姑姑是个研究生,她的眼睛高度近视。戴上眼镜的姑姑能像正常人那样看东西,可一旦摘掉眼镜,姑姑就成瞎子了,看什么都是模糊的。因为她看不清东西,所以闹了许多笑话。一次我和姑姑到街上去找奶奶,由于姑姑没戴眼镜,错把一位大娘当成了奶奶,亲切地叫人家妈。那位大娘说:姑娘,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妈。一天,吃饭的时候,姑姑直往我的碗里夹油豆腐,还连声说:多吃点肉,才能长个子。我频频点头,却和爸  相似文献   

19.
故事接龙     
《考试》2011,(4)
经过几轮严格筛选,选美大赛已接近尾声,只剩下4位佳丽过关斩将。最后一轮是组委会准备的一项智力比赛,考一考4位佳丽的现场反应。主持人神采奕奕,手持话筒饱含激情地说:下面有请4位佳丽做一个故事接龙游戏。首句是‘今晚的月光很好……'A小姐接过话筒,吐字清晰地说:演出结束后,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身后传来一声枪响……话筒传到B小姐手上,她几乎不假思索地说:我慌忙回头一看,看到警  相似文献   

20.
做课件似乎是教师的"专利",而这次元旦放假我却给学生布置了做课件的作业。一次星期六,我在校行政值日,我那读初一又在我教的班上的女儿给我来电说,她在帮我做课件。我当时觉得挺意外,心想你能行吗?那晚我到家一进门她就拉我去看她的作品。一看,真有点傻眼,她做的是《新疆》。一开始是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