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月芳 《考试周刊》2014,(92):168-168
<正>"爱满天下"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代人,同样也深深地影响着我,是我开展教育工作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从教九年来,我接触过许多特别难教育的孩子,而岩是这些学生中最令人头疼的一个。刚接触他时我满怀信心,坚信爱的教育可以感化他,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不得不承认,想说爱他不容易,可是我仍然坚持,用爱的"三部曲"成功改变了他,最终他面貌一新。岩,一个9岁的男孩,讲话时有点结巴,是外地来苏务工  相似文献   

2.
A老师是我的同事,不久前,我与他在一起谈论当今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时,一拉一扯就扯到了他儿子身上。他详细地向我讲述了几个他的家教故事。听完A老师的故事,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他的家教艺术和教育情怀着实让我感动。以下是A老师向我讲述的他的家教故事——  相似文献   

3.
1
  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写自己喜欢写的文,走自己喜欢走的路,这就是我的真性情。
  圆
  一个教师有没有教育信仰,我有一个比较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就是在一天里不让他进行教育阅读或教育写作、教育思考,他的全身是否感到难受?是的,说明他是有教育信仰的;不是的,说明他是没有教育信仰的。  相似文献   

4.
一位青年教师多次向我讨教班级教育及学生管理问题,我不知从何说起。为了探讨得深入具体、针对性强,我让他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教育事件写下来,其实也就是一个教育案例。下面是他的一篇文章《评语是引导学生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5.
黄学规同志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老朋友。同时,他还是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的理事。由于他在教育与教育艺术研究事业上的突出贡献,还曾荣获铸魂金剑奖。他的名字已进入多种名人传记,所以我为有这样一位朋友感到骄傲。近年来,他基于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竭尽心力为...  相似文献   

6.
除夕,钱志军按惯例给我发来了祝福短信。他是我2004届的学生,这一届的学生就他还一直跟我保持着联系。他经常说,没有我的教育,就没有他的今天。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认为我的那次教育,让他彻底改变了,他后来才能考上大学。但随着教育经历的增多和思考的深人,我却没有那么确信了。  相似文献   

7.
班长送来本周的班务日志,我翻开一看,在迟到、早退、吵事等栏中,段进同学的名字出现次数又是最多。   他是我班一位自我约束能力极差的学生。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谈起他都很头疼。作为班主任,我不知多少次与他谈心,对他又是“威逼”又是“利诱”,还多次找来他的父母共同对他进行教育。可他均是短暂的口服、长久的心不服。难道所有的教育方法对他都失效了吗 ?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他并不是没有一点长处,他为人正直仗义,性格豪爽。那次他参与打群架是因我班有位同学被外校学生欺侮而引起的;还有一次,学校男生寝室一夜之间丢了…  相似文献   

8.
唐云增 《班主任》2008,(3):15-16
一、我是怎样走进李镇西教育思想中去的 学习李镇西,就要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学习李镇西教育思想,就要理解他的教育思想;要理解他的教育思想,就要走进他的教育思想中去。  相似文献   

9.
今年开学,我遇到一个性格古怪的新生,他叫吴亮。我问他话,他不但不答,反而顽皮地往桌子下钻。有一回,他把长勇的手腕咬了一个大血印,还满不在乎,我还没批评他几句,他却撒腿就溜了。通过家访,我终于弄清了,吴亮从小随外婆长大,娇生宠爱使他养成了一种孤僻、倔犟的性格。了解了这一情况,我就与家长配合进行教育。我推荐了一些故事书,让家长经常给他讲故事,多和他谈心,启发教育孩子。在幼儿园,我总想办法多亲近他、关心他。尽管他仍是不言不语,但比以往我一找他就跑好多啦!有一次我问吴亮:“你家有几口人?”  相似文献   

10.
梁卫星 《江苏教育》2014,(13):77-79
<正>在该书《死亡教育问答录》里,作者有这样一段话:我只是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性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都不是我的专业擅长。只是因目前此类教育的严重缺失而生的强烈焦灼感,使得我的课屡屡从语文越界,选择了似乎不属于语言文学的话题,意在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研讨与建设。让我会心一笑的,是"越界"这一词语。事实上,在这本书里,作者再三提到了"越界"。起初,他从语文越界;继而,他从课堂越界;而后,他从学校越界……他越界得太远,我甚至已经看不到他的背影,这个词语仿佛一卷胶带,光荣地记录着他十多年的教师生涯——我得说,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但看起来却不是这样。他衣着朴素,生活简朴。我于1944年会见他的时候,他已享有盛名:是许多知名人士把他物色出来的。然而他与普通人在一起感到同样愉快。我那时是一个兵,不是一位军官,而且我年仅19岁,可是他却邀请我到他的一个学校去看望他,后来又带我听了一次音乐会,看了一场戏和一个舞蹈节目。从根本上说,他是一位对人友善的人物,或许他还觉察到他可以对我做一点教育工作。他满腔热情地献身于教育事业,特别注重发掘人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A老师是我的同事,不久前,我与他在一起谈论当今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时,一拉一扯就扯到了他儿子身上.他详细地向我讲述了几个他的家教故事.听完A老师的故事,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他的家教艺术和教育情怀着实让我感动.  相似文献   

13.
深刻的教训     
我是一个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对如何教育儿童,特别是比较顽皮的儿童,拿不出办法来。班上有个全校闻名、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很使我苦恼;领导上也曾多次帮助我,但总是没有效果。一次,教导主任激动地给我介绍了《斯霞和孩子》一文,要我认真学习,改进教育方法。我如获至宝地把这篇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当时我的体会是,要教育好儿童,必须从关心和爱护出发,“孩子不但需要老师的爱,还需要母爱”。于是,我下定决心这样做。我知道这个学生的母亲早已去世,父亲整天忙着生产,无暇照顾他,我就开始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他:衣服破了,给他补,脏了,给他洗,拿自己的衣服给他换;指甲长了,  相似文献   

14.
张杰 《教育文汇》2009,(5):37-39
2005年暑假,我有幸被邀请参加《教育文汇》杂志举办的笔会。在泰山脚下的一家宾馆里,我和来自利辛的特级教师张帮群同住一室。晚上回到宾馆,张帮群老师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我问他看的什么书,他说是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还问我看过没有。我说没有。张老师又问我平时爱读什么书,我说除了读一些教育报刊外,几乎没有看过什么。他说,你这么年轻,应该多读一些教育名著。他向我推荐了约翰·杜威、马卡连柯、徐特立、  相似文献   

15.
丁娟 《宁夏教育》2013,(2):66-66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时常想到一句话:“有心有爱有教育”,我想,心与爱的交融,定会使教育彰显美丽的色彩。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他虽然走路不是很方便,但他事事想争先;他尽管说话不流畅,可他总不愿放弃每次回答问题的机会。每当我看到十三岁的他像一个刚学会跑的孩子一样步履不稳,我的心就会很痛很痛;而当我看到他满脸灿烂的笑容时,我的心里却有着无限的欣慰。他不在乎自己的身体缺陷,他不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他是积极的、他是乐观的、他是自信的、他是阳光的,在我的心目中,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阳光男孩。  相似文献   

16.
遇物而诲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有作为的封建皇帝。太子李承乾是法定的皇帝接班人。李世民深知,太子的德行、治国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荣辱、生死存亡。因此,他非常重视对太子进行教育,而且讲究教育方式方法。有一次,他对身边的侍臣说:“我教育太子的方法是‘遇物而诲’。”侍臣不大明白,他就对此事作了解释。他说,我和太子一起吃饭时,我就对他说:“老百姓种庄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的最高镜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朱永新  我敬佩朱永新,不是因为他是市长,也不因为他是教授、博导。我敬佩朱先生,仅仅因为他的教育理想,因为他的教育信念。因为他的教育危机感和教育忧患意识。于是,朱先生成为我现阶段的偶像。  相似文献   

18.
姚丽 《山东教育》2014,(10):21-21
我班有个小男孩叫于恒。在我的眼中,他聪明有余但学习一直不是很好,而且他爱生气,动不动就和别的同学发生冲突,辱骂同学更是家常便饭。为此,我想尽了办法来帮助他、教育他,但收效甚微。所以,当时的我偏激地认为:这样一个学生是哪位老师都教育不好的。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也让我对教师这一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一位青年教师多次向我讨教班级教育及学生管理问题,我不知从何说起。为了探讨得深入具体,针对性强,我让他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教育事件写下来,其实也就是一个教育案例。下面是他的一篇文章《评语是引导学生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20.
在我班上有一位男生,早上到校经常迟到,每次我批评、教育他,他都承认迟到是不对的,并保证下次不再迟到,但我知道这位同学迟到已习以为常,我对他的教育批评,他也习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