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林清玄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柯灵对现代散文的贡献,包括散文编辑和散文创作同步进行,相辅相成的两个世界。自1930年以来,柯灵近20年的散文、编辑生涯,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持点:他丰富、绚烂的散文作品,是一位播火传薪者的斑斓留痕;他同时驾驭五种散文样式,走出了一条奇特的创作路子;他散文的犀利与深刻,来自两个渊源;柯灵散文的鲁迅风格,是鲁迅精神的投影。  相似文献   

3.
文彦博不但是北宋重臣,他在散文创作理论领域的创见也值得关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散文为现实服务的实用主义理论;其次,追求文章质实,反对浮华;第三,提倡文章简质明白的语言风格。尽管他的散文创作理论还存在着局限与不足,但对深入研究文彦博散文创作实践,认清北宋诗文革新的复杂性,深入研究北宋散文风格的新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李广田被誉为"乡土作家",他前期的散文创作大多以"故乡"的风物人情为题材,从知识分子的视角深刻审视这片土地,用睿智的笔书写他对家乡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的悲悯与深情。  相似文献   

5.
杰克·凯鲁亚克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他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自动写作风格——"自发式散文",他的小说颠覆了传统的写作风格。本文旨在介绍凯鲁亚克的"自发式散文"创作理论,并结合他的三部小说对其"自发式散文"创作实践加以探讨,又针对"自发式散文"创作理论提出几点批判。  相似文献   

6.
京派散文从滥觞、生成、鼎盛到变异、式微,经历了一个复杂漫长的流变过程.从1920年代末<语丝>分化期的初露端倪到1940年代中后期的变异、式微,凸显出了四代三期发展脉络:周作人是第一代的代表,其散文为外向的"美文"期.不过他不是文学史意义上京派散文的中坚作家,但却形成了京派的"魂",对新进作家影响很大;沈从文和何其芳分别是第二代、第三代的代表,其散文为内向、独立的纯"美文"期.新进作家特别注重散文的艺术独创性,在艺术上刻意求工,努力向着纯艺术散文迈进;汪曾祺为第四代的代表,他延续和发展了京派散文,对当下散文创作也有着极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京派散文的流变整体风格由趣味趋向艺术的纯正,并且,散文作为一种"真我"文体,它更直接透明地显示出京派文人的思想形态.  相似文献   

7.
苏轼是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大家,他的散文创作具有“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风格特色,在散文创作方面艺术成就独特.对我国散文创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苏轼散文有补于世的创作态度。自然天成、闲适旷达的创作风格,以及对完美人格的创作追求等三个方面探索分析了苏轼散文的文化品格,探讨了苏轼散文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形成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8.
从周作人的散文观出发,探讨周作人散文理论及创作对台湾现代散文理论和创作的影响。指出台湾现代散文理论是对周作人"美文"传统的承续;在台湾散文创作中,无论是题材、语言,还是风格等方面,也都明显地借鉴了周作人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早期散文创作继承了鲁迅《野草》的独语体风格,对比两位作家的独语体散文,发现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情感、语言、文体的变异。文章阐述了这种变异追求的成因、特征及作用,揭示了两位散文大家的孤独灵魂。  相似文献   

10.
丰子恺一生散文作品众多,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风格.他在抗战时期的散文,内容丰富,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又不乏从容与恬淡.此与同时代作家相比,显得十分引人注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抗战大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他思想意识和艺术主张对其散文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抗战时期的散文创作,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之伟大,不止在诗,也在其辞赋与散文创作。在他的辞赋与散文作品中,有着与他的诗歌创作一脉相承的创作风格,这种创作风格又通过其作品营造的浑融的意境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中多产的作家,他的散文是他创作能力的重要象征。贾平凹散文内容丰富,诙谐幽默,内容非常广泛。文章从辞格运用及其表现风格、风格形成的手段方面来探讨贾平凹散文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大师。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摇曳多姿,光彩照人。艺术特征鲜明,风格独具,与众不同。综观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其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其现实主义创作与情感真实的思想内容和灵活多变的语言艺术特色的完美结合,从而奠定他作为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俞平伯是现代学者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大张旗鼓地宣扬"五四"精神之际,在其散文创作中又对古典文风予以批判性地保留。本文主要从俞平伯现代散文创作与他的古典文学研究活动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他的散文在具有现代气息的同时又吸收了古典文学尤其是晚明小品文风格。  相似文献   

15.
苏轼的散文无论在创作风格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深受《庄子》影响。苏轼的散文构思奇特新颖,使作品呈现出《庄子》般的奇诡恣肆、幻化多变的创作风格,主要表现在想象力的丰富超然和说理方法的新奇独特。在思想内容上,苏轼的散文大多表现出了一种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这与庄子的脱弃一切物累,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李德裕的政论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魅力,在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倍受许多文学大家的关注和推崇。他的文章以才情为文,关注晚唐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风格尚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同时,他的散文创作追求阳刚之美,气势充沛,风格雄健,是一位很有特色的散文家。  相似文献   

17.
简介李广田(1906-1968),现代散文家、诗人,在诗歌创作的同时也从事散文创作,他的散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代表作有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记》、《日边随笔》等。散文名篇有《山之子》等。风格特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李广田无疑是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家,他以其独具个性的散文、诗歌、小说创作为新文学宝库增添了光彩。但他最出色的作品其实是散文,其独特的诗人气质使他的散文充满了浓郁的诗情。冯至先生很早就说过:“广田的散文是独树一帜的。”他的散文,篇篇都是“独立的创作”(何其芳语),都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梁实秋散文创作中的幽默特色入手,具体地分析了梁实秋幽默散文的风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表现的是一种学者加绅士式雅隽的风格;其次表现为内容的丰富多彩,艺术上的多层次多侧面;再次表现在语言上,他往往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其幽默特色。  相似文献   

19.
以汪曾祺一生主要经历和短篇小说、散文等代表性作品为研究对象,就其探寻人情、人性、人生的广度、深度等方面,综论其主要文学成就,包括他对世俗人物的人生样态所作的侧重地域和风俗文化特点的精彩描写,他对梨园子弟这一职业群体的独特关照和深入挖掘等加以详细论述和剖析,导出其以悲悯众生、追慕和谐为核心的人生观和文学观。汪曾祺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艺术的探索,在小说的结构、语言等方面有独到的体悟和贡献,形成了短小精悍、言简意丰的风格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作品与争鸣》对巴金《随想录》的批评意见,全面分析了《随想录》的内容、技巧与风格,并从散文史的角度肯定它直接继承“五四”文学革命传统,是鲁迅后又一次散文创作高峰的体现,是十年动乱后用散文进行反思的一部力作。从巴金个人创作道路看,是他思想认识上及文学上一个带总结性的路碑,是他几十年灵魂搏斗的一个总结,体现了他的文品与人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