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主要是面向工厂、矿山、建筑施工、交通、危险化学品生产与经营等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培养从事事故预防、事故控制、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课程.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根据当代德国主流职业教育思想,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既注重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旨在提高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满足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和我国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课程开发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依照事故预防和调查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及事故调查处理具体工作过程,将《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课程内容设计为事故的上报与调查组的组建、事故调查、事故分析与处理、编制事故整改方案、编写事故调查报告、事故统计6大项目,每个项目又根据项目功能和要求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最后,总结了本课程的课程特色和改革创新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燃爆、管道燃烧爆炸、坍塌、龙门吊倒塌和火灾等事故频发的现象,认为安全思想对人们的安全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开展《安全导论》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安全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事故的调查处理、事故致因理论和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安全导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结合在非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安全导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建筑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设置“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在以后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中分析和处理各种具体问题,保障建筑工程质量,防止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章对大中专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意外损伤事故的原因、预防和安全保护以及安全处理作了必要的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中、活动中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是难以避免的,意外伤害事故引起的纠纷案件给学校、体育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履薄冰。本文就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来进行研究,尽可能的减少事故的危害程度、事故带来的责任和纠纷,一些实际经验值得大家来探讨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董建霞 《文教资料》2006,(3):109-110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综合性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大学英语在课程要求及培养模式上有很大的不同。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培养,特别是运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从调查中可知,英语应用文写作得到了职业技术学院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他们在写作上花的时间相对来说较少;在写作过程中,汉语思维、词汇、句式对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业逐渐向电子方向的结构调整,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更注重专业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参与式学习与行动模式以学生为本位教育理念,在实验教学课程中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使用电子手段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和商务信息的搜索、加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小学生在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包括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两种,统称人身伤害事故,根据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又可分为教学事故和非教学事故,在处理上应当给予必要的医疗急救处理和责任追究处理。不同类型的事故要求从不同角度采取预防措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教师具有监督学生行为,保障其身心安全、健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业逐渐向电子方向的结构调整,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更注重专业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参与式学习与行动模式以学生为本位教育理念,在实验教学课程中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使用电子手段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和商务信息的搜索、加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省发布中小学安全培训手册 我省发布了《中小学校安全培训和演练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介绍了十大学校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包括交通事故、溺水事故、食物中毒事故、拥挤踩踏事故、地震、洪水和泥石流预防与处理等。  相似文献   

12.
正一、通用技术课程特点新课标下的《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通用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重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通用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的方法的领悟和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2012年公布的最新版本的《澳大利亚技术课程框架》的介绍与评述出发探索,去思考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可能的变化;以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相对发达的上海地区《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作为对比案例,从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与框架体系描述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新版《澳大利亚技术课程框架》的特点.新版《澳大利亚技术课程框架》特别注重学生未来权益,注重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各阶段教学的有机衔接,注重技术课程与其他学习和生活领域的关联,注重当下学习与创造最佳未来的关联,注重学生道德、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步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与看待新技术发展.基于这些特点,本文从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四方面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事故案例具有通俗易懂、切合实际的特点,可改善安全系统工程的教学效果。结合典型事故,论述了采用事故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讲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加强交流互动的方式。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安全系统工程及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绝不仅是教材内容的增删,也不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修修补补,而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是从课程观念、课程结构到课程实践的深刻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工作赋予了新的要求和内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发展学生信息交流与处理、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共通能力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  相似文献   

17.
楼章华 《职教论坛》2000,(11):62-6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旨在为生产一线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在教学中,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现以《数控机床》课程为例,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进行一些探讨。   一、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如何处理好实用和前瞻的关系,需要职业学校的教师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和发展预测,结合教材,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数控机床》为例,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数控岗位又是机电专业学生工作的主要技术岗位,每届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分配在该岗位上从事机床操作和管理工作。通过对该岗位的调查分析,我们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电流互感器的原理事故处理、预防方法,以及电流互感器的事故预防和缺陷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国 《考试周刊》2014,(16):116-116
<正>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学生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我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试论军队院校教学事故的处理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学事故的界定,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军队院校现行教学事故的处理过程,其运行机制在发现、认定和责任追究三个环节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改进军队院校教学事故处理工作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教学事故的分析和认识,可以找出预防教学事故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