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娟  王文铃 《海外英语》2012,(11):200-201
托尔金在其魔幻巨作《魔戒》中塑造了众多风格迥异,不同种族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向人们传达了善与恶的较量及对于美好事物的坚持不懈的追求这一主题。因此托尔金的善恶观也成为众多《魔戒》爱好者和学者讨论、探讨的话题之一,而这些讨论大多是围绕着魔戒的象征意义的角度展开。该文从分析古鲁姆这一人物形象的角度,阐释托尔金的善恶观。  相似文献   

2.
《文学教育(上)》2014,(1):160-160
凭借《魔戒》三部曲和《霍比特人》系列,原著作者J·R·R·托尔金在影坛也得到了有如其在文坛般的至高地位。据国外媒体消息,一部关于托尔金的传记片项目已经于日前启动,影片由福斯探照灯影业出品,内容将会聚焦托尔金年轻时的求学生涯,  相似文献   

3.
张相宽 《考试周刊》2007,(15):87-88
《故乡三部曲》是贾樟柯乡土记忆的一种影像记录。《站台》讲述的是文工团的一群年轻人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由寻找到回归的成长故事;《小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从农村进城的小偷丰富而脆弱的情感世界,游离而尴尬的社会地位,并通过他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小县城里底层生活的浮世图;《任逍遥》中年轻一代对自由的渴望与诉求,凸现了社会变革中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躁动不安以及那种无可言说的迷惘。  相似文献   

4.
詹放 《教师》2008,(18):117-118
在西方宗教哲学中,“恶的问题”始终是困扰历代思想家的一个逻辑悖论。为了调争经验现实中恶的存在与全善全能的神灵观念之间的天然冲突。历史上各种宗教与哲学流派都试图对恶的本质和起源给出不同定义,其中尤其以天主教奥古斯丁自由意志论与摩尼教二元论两种学说体系的斗争最为引人注目。当代英国奇幻作家托尔金在其代表作《魔戒》中,以令人信服的叙述手法再现了长期被西方教会正统斥为异端的二元论恶现与20世纪工业化战争和屠杀经历之间的恐怖共鸣。以及传统神义论在阐释这一当代邪恶体验中的无力与困境。  相似文献   

5.
王国喜 《天中学刊》2011,26(3):87-90
作为在西方读者中享有盛誉的奇幻文学代表作,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在英美学术界的遭遇堪称曲折。50年来,英美学术界对托尔金及《魔戒》的认识和接受经历了由最初的褒贬不一到当前的备受推崇的过程。《魔戒》研究的兴起推动并引领了奇幻文学研究热潮,促使学者们重新思考他们对经典文学的定义,重新评估神话、传奇等奇幻体裁的文学价值,从而开拓了奇幻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作为在西方读者中享有盛誉的奇幻文学代表作,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在英美学术界的遭遇堪称曲折。50年来,英美学术界对托尔金及《魔戒》的认识和接受经历了由最初的褒贬不一到当前的备受推崇的过程。《魔戒》研究的兴起推动并引领了奇幻文学研究热潮,促使学者们重新思考他们对经典文学的定义,重新评估神话、传奇等奇幻体裁的文学价值,从而开拓了奇幻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人生三部曲     
小酌 《中学教育》2005,(10):64-64
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语谈吐;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相似文献   

8.
书&电影     
《霍比特人》的故事大致发生在《魔戒》三部曲之前60年左右,讲述弗罗多的叔叔--比尔博·巴金斯的冒险历程。他被卷入了一场收回矮人的藏宝地孤山的旅程——这个地方被恶龙史矛革所占领。由于灰袍巫师甘道夫,比尔博出乎意料地加入了由13个矮人组成的冒险队伍。  相似文献   

9.
考试三部曲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无数次“考试”。考试对我们来说,是魔鬼又是天使,让人胆战心惊又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托尔全的奇幻巨薯《魔戒》巧妙而显明地运用了源自《圣经》的U型叙事模式。小说的情节铺陈(主要人物的命运起伏和与之相关的地域兴衰)充分地彰显了U型模式。而圣经叙事模式则在深层次上映衬并传达了《魔戒》中富含基督教意蕴的主题寓意:善恶冲突观、信念以及希望的价值。这也给长久以来关于《魔戒》的宗教属性争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食指的《海洋三部曲》和《鱼儿三部曲》借用了很多红卫兵诗歌的常用意象,它们一方面保持了在红卫兵诗歌中的基本含义,同时又被诗人重新组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化情感,从而成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象。  相似文献   

12.
善与恶的斗争是托尔金《魔戒》系列幻想作品的主题。《魔戒》中体现的善恶观与奥古斯丁关于善恶问题的论述有相似性,具有一元论的特点。《魔戒》中的善恶观基本上是基督教的,强调善恶的不对等性和自由意志的影响,但也带某些古希腊色彩。  相似文献   

13.
《魔戒》与《西游记》分别为西方和中国的文学巨著,前人已从不同角度分别对这两部作品进行过大量研究,如宗教、接受美学、翻译、交际以及主人翁分析等;也有论者从哲学和文化角度将两部作品一起分析。但至今未有作品从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视角来比较这两部作品,因此,本文从霍夫斯泰德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维度,比较分析《魔戒》和《西游记》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探讨其中的文化差异与差异根源。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与《魔戒》同属于神话魔幻体裁的小说,两部作品虽创作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但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围绕着"拯救"的主题展开。两部巨著的形式是魔幻的,但内涵是现实的,真正需要拯救的其实是那个时代。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拯救观。拯救观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两部巨著具有不同的拯救目的、方式和结局。  相似文献   

15.
程晓雪 《文教资料》2013,(34):19-21
本文旨在通过文体学和叙事学的跨学科研究分析小说的艺术形式,即通过文细度从小说的文体技巧和叙述技巧这两个不同层面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从叙事者、故事、人物三方面加以分析,从新的角度说明这两个学科的相互依存性。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三部曲》是茅盾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本文从乡土文学创作的角度入手,较详细地考察了茅盾的乡土文学观,并分析《农村三部曲》独特的乡土文学品格,探讨作品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有个新西兰人的结婚戒指掉进了首都惠灵顿浑浊的港口水域,他向妻子保证一定要找回戒指,16个月后,他成功了。这个人就是生态学家埃勒基·陶墨皮奥。去年三月间他在惠灵顿港检查入侵的植物种群时,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结婚戒指掉进了10英尺深的水里。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阅读》2007,(3):8-9
1300年4月8日耶稣复活节前夕,35岁的诗人在一个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黎明时来到一个小山脚下,忽然前面出现三头猛兽——豹、狮、狼拦住了去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赛珍珠小说《大地三部曲》的评论与研究中,很少有文章集中评析与解剖作品的系列男子形象。对其中的三个男主角进行较系统而深入的解读,可以填补赛氏研究中的一些空白。用“土”、“石”、“壤”来比喻和象征作品中的三个男主角,突出的是中国大地的那种浓郁的土气。王龙的土气自不待言。他的儿子王虎由于其性格刚硬、行踪不定,把他比作较坚硬、流动的石块较为合适。王源如爷爷一样,见到土地格外心爽,中和了社会其他阶层的特点,故而用“壤”来概括他的形象与性格特征。以王龙、王虎、王源为主人公所构成的“大地三部曲”,使人联想到人们概括过的人生的三个阶段或三个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他们的整体形象象征着人类生存与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黑人家庭中父亲的缺席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这在约翰.埃德加.韦德曼的作品《霍姆伍德三部曲》中得到深刻的反映。通过探究书中的黑人父亲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文章试图分析黑人父亲缺席的深层原因以及严重危机,关注并思考黑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