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伟人毛泽东也是一位诗坛巨匠,其诗词篇篇都是振聋发聩之作。主席笔下喜用“万”字:“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粪土当年万户侯”,一首词中就用了三个“万”字(《沁园春·长沙》),“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中的精髓。作为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师应该着力的课题。如何优化教材策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之美,从而发自内心的热爱古诗词,迷恋古诗词,从而激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呢?笔者以为,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巧于引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真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古诗词之美。  相似文献   

3.
诗词,是最高的语言的艺术。阅读诗词作品,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平平常常的文字,到了高明的诗人词家手里,就会化俗为雅,变幻无穷,意义向外延展,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下列一些诗作词章对“乱”字的驱遣,就收到了很好的美学效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教学的研究历来仁智互见,各有千秋,诸如有借鉴价值的“品读法”“美读法”“改写法”等。教法虽有万千,但有一点却始终未变,即诗词是一门经典的语言艺术,它注重用词炼句,讲究反复推敲,绵里藏针;它对语言简洁、准确和传神等方面的要求,可谓近乎苛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古人斟字酌句的典型写照。反而思之,若将如此“一字千金”的诗词语言进行替换、增减和变更,再与原诗词进行比较,其艺术效果必将得不到凸现。下面,笔者就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词语言来感其情,晓其义,体其境,悟其旨,从而使学生真正领略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正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深情诵读、推敲词句、捋清思路并链接生活,从而体悟诗词中蕴含的美。笔者将从体验音韵美、感悟语言美、强化意境美和升华情感美这四个方面入手,谈一些有关如何进行诗词鉴赏的教学感想。一、深情诵读,体验音韵美高中教材中有很多的诗词鉴赏,要求学生不  相似文献   

6.
只错一个字     
<正>小明对同学说:“我在作文里只写错一个错别字,就被我爸爸揍了一顿。”同学惊讶地问:“是什么字啊?”小明说:“就是把‘列祖列宗’的‘列’写成了‘劣’。”  相似文献   

7.
只错一个字     
对同学说:“我在作文里只写错一个错别字,就被我爸爸揍了一顿。”  相似文献   

8.
只批一个字     
《小读者》2005,(4)
王小宝经常抄别人的作文,被老师批评过几次。这天,他又抄了别人的作文,但在文章的下面加了一个说明:“老师,我向您保证,这次的作文确实是我自己写的。”老师阅后,什么批语也没写,只在那个说明的“写”字前面批了一个“抄”字。只批一个字  相似文献   

9.
说一个字     
<正> 从前,有一个人非常聪明滑稽,喜欢开玩笑。一天,他到城里东游西荡,不料闯入了官府禁地,被巡逻的官兵捉住了,要惩罚他,他连忙跪地求饶。官兵说:“听说你善于说笑话,现在限你只说一个字,若能够使我发笑,我就放你。”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同志在《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答<民间文学>编辑部问》(载1958年4月21日《人民日报》)一文中指出:“诗,硬是可以点铁成金的嘛!改一个字,诗就活了。”的确,凡是涉猎过我国古典诗歌的人,对这种“诗以一字为工”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而且在许多诗话词话中,都提到了这个现象,并作了某些说明。他们把一句诗中能使诗活起来  相似文献   

11.
人对从说:你们还没去做连体分离手术吗?夫对天说:我总算盼到了出头之日。冤对兔说:我总算找到了一个窝。下对卞说:出头的椽子先烂。1对7说:站直了,别见人就点头哈腰!郁对有说: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几对风说:谁那么缺德,在你身上打叉?口对回说:你什么时候怀孕的,肚子里多一口?真对慎说:哥们,你的心怎么跑到外面来了?凡对几说:胸无点墨!者对都说:别以为长了只耳朵就什么都会了!云对去说:叫你别强出头,现在回不来了吧!太对犬说:低调一点做当家夫人,张扬一点成异类畜生。日对旧说:丢了拐杖,我比你帅多了!煎对剪说:火海刀山一样都不好受啊!“字”说…  相似文献   

12.
说“字”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写郭橐驼由种树而生发的联想:“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续,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其中“字而幼孩”是“养育你们的小孩”之意。可是,在现代汉语里,“字”之意一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二是“根据人名的意义,另取的别号”,这和“养育小孩”没有丝毫关系。但再仔细想,“字”的结构不就是“山”和“子”吗?  相似文献   

13.
说“字”     
按汉字的发展规律讲,先有‘文’而后才有‘字’,‘字’与‘文’不是同一概念。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曾说:‘苍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解字·叙》一这就是说苍颉当初造字,大概是把象形字作为一类,如‘虫、马、水、鱼、月、火、鸟、木’等,因为它们依物象形,如同图画,所以称之为‘文’。随着汉字的  相似文献   

14.
初中刊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全词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基调乐观,富于哲理,咏物、写景和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互为表里,缠绵之情,让人玩味不尽。上下两片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为转折,过渡自然,尤其是该句中的“弄”字,匠心独运,是该词意韵幽深的“诗眼”。起舞,本应是一个欢快愉悦的活动,多为人们开怀时的一种陶醉之态,而清影则是一种凄凉的意绪,一种清冷的寂寞,二者通过一个“弄”字,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时,“弄”字处于二…  相似文献   

15.
古人注重炼字,诗歌创作中尤其如此。文坛上既有一字师推敲的趣事,亦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话。无数文人呕心沥血的妙语丰富着我们的精神,陶冶着我们的情趣。这些极具人文价值和审美趣味的词语也极受高考诗歌命题者的青睐,为了帮助中学生快速切入试题,准确回答问题,笔者就高考炼字试题作一分析,以期有益读者。  相似文献   

16.
陆琦 《语文天地》2010,(5):16-18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诗词鉴赏是历年高考的“宠儿”。在诗词鉴赏所涉及的题型当中。有一种“炼字”题,它考察学生对诗词的意境创造、炼字炼句、语言表达技巧的分析能力和对思想内容的掌握能力。下面我谈一谈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型的应对方法.希望能给同学们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浅字”例说———江苏/谭大运文言字词的训诂,其难点不在于所谓“难字”,而在于所谓“浅字”。这是因为某些字词,我们觉得按照今义,似乎也能讲通,因而以之为“浅”;其实,这些字词,古今意义是不同的,忽略了这种细微变化(有的变化并不细微),便曲解了原...  相似文献   

18.
杜生绝艺①[金]元好问杜生绝艺两弦弹②,穆护沙词不等闲③。莫怪曲终双泪落,数声全似古阳关④。  相似文献   

19.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中国古代诗词意象繁多复杂,意蕴丰富深厚,对意象进行分类研究,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和象征意蕴,准确地理解古代诗词文本的艺术和文化内涵,并根据意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0.
普通动词“卷”在毛泽东诗词中出现十余处,它们无一不是凸现意象、构成动态画面的生动一笔。一、化静为动。毛泽东笔下的山写得何等神采飞扬:“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在所向披靡的红军战士眼中,那峥嵘万状、绵延无际的莽莽群山恰如奔腾的江海,由“倒”而“翻”乃至“巨澜”急卷,波涛汹涌.惊心动魄。一个“卷”字写尽群山腾跃不息翻飞伸展的动态,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