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题目 2007年南通市中考试题: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0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2.
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但是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却没有明显现象,本文分别从反应前后装置内压强的变化、反应后气体是否存在、反应后生成物的性质等角度,使“无”现象的反应转化成“有”现象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本身无明显反应现象,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要努力将现象可视化。将压强变化和反应产物验证结合起来,可以观察到倒吸入塑料瓶中的溶液量存在明显差别,并且第一次无沉淀产生,第二次产生了沉淀,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4.
将CO_2通入NaOH溶液中,既没有气体产生,也没有沉淀生成,又没有颜色变化,从外观上看不出实验现象。为了证明CO_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我们常采用以下两种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既适合于教师演示,又适合于学生分组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一、问题的提出苏教版(2019年版)必修上册“离子反应”内容中的导电性问题,教材未呈现化学反应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变化的相关实验,教师在讲解化学反应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问题时主要是依托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理论分析,缺少真实的情境。特别是像氨水与醋酸这样的反应,本身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再加上课堂上缺少实验,学生的积极性很难激发,不利于学生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导电性的问题。至于氨水与醋酸、盐酸的混酸反应导电性问题,还涉及反应的先后顺序,学生更是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如果教师没有设置真实的实验情境,不仅影响学生对于化学反应过程中导电性的理解,而且降低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因此,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化学体系可能发生多个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可以同时发生,也可能先后进行,反应的顺序直接影响着反应的最终结果.为研究问题的方便,先限定体系内只有A、B、C 3种物质,A与B发生反应①,A与C能发生反应②,B与C之间相安无事.这就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反应①和反应②同时发生,如浓NaOH溶液滴入铝铵矾溶液中,在生成白色沉淀的同时又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是反应①和反应②先后发生,如氯水滴入FeBr2溶液中,开始时只有Fe2+被氧化成Fe3+,当Fe2+完全被氧化后,氯水才氧化Br-.以下重点讨论第2种情况——反应的顺序问题.  相似文献   

7.
题:在盛有硫化钾水溶液的两个试管中分别滴入氯化锌溶液和稀硝酸,各有什么现象发生?分别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得知:硫化钾溶液可以和氯化锌溶液和稀硝酸发生反应。但是,化学反应有两大类,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哪类  相似文献   

8.
改进了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当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可使瓶中压强减小,导致水的沸点降低,从而使接近沸腾温度的热水沸腾起来,现象生动有趣,有力地说明了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9.
<正>一、实验目的1.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学生在学习这个性质时认识模糊,很容易出错,并且这个性质往往成为各种考试的热点,增补一个现象明显让人印象深刻的实验是很有必要的。2.增补后的实验能达到以下要求:现象明显、操作简便、药品节约、没有污染。3.要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溶剂水对此反应的干扰,同时通过控制变量做了水与二氧化碳作用的对照实验。4.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碳酸钠生成,通过滴加稀盐酸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化学里,讲到的化学反应类型一般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所有化学反应都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这里,主要是从化学平衡的观点谈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溶液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盐是电解质,它们在水中会发生电离.强电解质会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只是部分电离.电解质电离的结果产生阳离子和阴离子.所以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都是离子间的反应.例如,把银盐溶液和氯化物溶液相混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中不少实验如氢氧化钠与盐酸,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钠反应等无明显现象,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认知困难.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设置对比实验,使现象从"无"到"有",具体包括: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性、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检测反应物减少和生成物产生等,让学生利用间接的实验现象或手段感知反应的发生及其微观过程,深刻理解"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正>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探究内容之一,是酸碱盐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纽带,同时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下面将该实验常考查的类型题归纳如下。题型1: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3.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很多,如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归一法等,但对于有些特殊的化学反应,如中和反应、铵盐与碱溶液的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我们理解了其化学反应实质,配平起来会更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4.
对化学研究性实验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学研究性实验就是运用一定的实验方法 ,创设不同的实验情景 ,引导学生对一些化学反应从多方位、多层面进行分析 ,研究某一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规律 ,从而有力地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本文就几个具体实验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性实验进行探讨。1 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研究性实验相同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与硫化钠溶液反应 ,可能发生什么现象 ?生成哪些物质 ?实验时可设计采用将硫化钠溶液滴入三氯化铁溶液中 ,和将三氯化铁溶液滴入硫化钠溶液中两种不同的滴加方式。若将硫化钠溶液滴入三氯化铁溶液中 ,局部产生黑色沉淀。振荡后黑色沉淀消失 ,…  相似文献   

15.
对初中学生来说,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有验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和总结,如图1所示。一定难度,尤其是溶液中涉及多个化学反应时,由于酸碱盐之间物质多、反应多、现象多、规律多等特点,使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难上加难。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在学习酸碱盐后,认识了一类重要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即复分解反应,《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复分解反应”的教学要求是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并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1]。  相似文献   

16.
一、铜与浓硫酸的化学反应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现象。新教材关于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是这样叙述的: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说明铜与浓硫酸反应时被氧化为Cu2+。  相似文献   

17.
1 化学反应与空气浮力的融合这类试题主要依据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产生了气体物质 ,造成整个装置的体积增大 ,从而导致其在空气中所受浮力的增大 ,整个装置的质量就会减小来讨论问题 .图 1例 1 .(2 0 0 3年黑龙江省 )如图 1所示 ,反应前天平平衡 ,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将其倾斜 ,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 ,待充分反应后 ,气球膨胀 ,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 ,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为什么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 :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 ,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产生了CO2 气体 (CaCO3 2HCl =CaCl2 H2 O CO2↑ ) ,生成CO2 气体使气球内气压增大 ,气球膨胀 ,气体所受向上的浮力增大 ,对天平左盘的压力减少 ,所以天平指针偏右 .这一现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化学反应与液体浮力的融合这类试题主要依据溶液中因加入其它物质而发生置换反应 ,使溶质 (或溶质的量 )发生改变 ,从而引起溶液密度的变化 (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最终引起浮力的变化来讨论问题 .图 2例 2 .(2 0 0 3年哈尔滨市 )如图 2所示 ,将...  相似文献   

18.
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类复分解反应,其中又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最具代表性。但是他们之间的反应和一般的化学反应不同,没有明显的现象。如何确定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发生了反应,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在各种考试中也常常出现。现将实验方法及典型习题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多种离子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平行反应”,又可能发生“竞争反应”两种情况,“平行反应”主要指多个反应相互间没有影响可同时进行;而“竞争反应”是指由于反应能力不同,多个反应按一定的先后顺序逐步进行.化学反应的先后规律一般是按“先中和、后氧化、再其它”的顺序进行,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由于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引起化学工作者的无边遐想,设计了许多美妙的实验来探究这个反应的发生,有应用对比法的,有通过生成物的检验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