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战争影片从来都是电影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表现题材。通过对战争中残酷、血腥场景的再现来达到对战争的斥责是战争影片中惯用的模式。但一部出自女性导演之手的小成本战争影片《拆弹部队》却打破了这种常规模式:她大胆的突破传统观影习惯,突出战争丰富深刻的意义,凸显独特的纪实手法,将一部别样的战争影片展现在我们眼前。也让我们对战争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集结号》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可战争只作为了一个背景出现,弱化消解了战争中“敌我”、“胜利”、“正义”的概念。反叛正统观念,以战争为题材却消解了战争的原有的意义和价值,这是这部影片后现代意义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战争影片内容丰富,观众众多,值得深入研究。战争影片与攻击原欲、英雄情结、悲剧意识、哲学升华、人道主义的关系,错综复杂。本文通过对这些关系的探索,以便更好地研究战争影片  相似文献   

4.
电影《敦刻尔克》是导演诺兰首次指导的战争题材影片,影片沿用了胶片的拍摄方式、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利用海、陆、空三条时间和空间线索,建构起敦刻尔克的战争场景。电影采用简约的镜头风格、克制的情感表达方式,着意营造真实的战争氛围,彰显小人物在“大历史”中的个体生命体验。电影虽然是战争类型的影片,但并未表现宏大的战争场景,也不以评价历史、反思战争为目的,而是力求借助敦刻尔克行动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呈现在战争这样的极端状态下,人性被激发出的种种可能。  相似文献   

5.
论战争影片     
探讨战争影片与攻击原欲、英雄情结、悲剧意识、哲学升华、人道主义之间的关系 ,意在引发人们对战争影片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拯救大兵瑞恩》《鬼子来了》两部二战题材的影片都涉及到战俘的处置问题。对比两部影片,会发现导演对战争,对战争中战俘问题的不同思考。《拯》片中对战俘问题的思考侧重战争状态下人性的思考,借由西方价值观的坐标;而《鬼》更多的是对民族性、国民性的思考,借由的是东方的伦理道德观坐标。两部影片折射出东西方不同的战争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7.
姚舜扬 《新读写》2010,(11):15-15
前几天观看了德国影片《决战斯大林格勒》,看完以后感受非常深,受益匪浅。这部影片是从德团人的角度描述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让我们十分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至“文革”前国产战争题材影片之所以受到一代又一代观众的青睐,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影片遵循了艺术创作规律,契合了大众审美心理。相比之下,新时期以来国产战争影片则存在着一些见“技术”而不见“艺术”、感官刺激多而审美效应少等弊端,应引起电影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河西学院学报》2015,(4):81-86
"战争与和平"是艺术永恒的主题。冯小宁的"战争三部曲"既充满了激情与浪漫,又具有高度的责任与忧患,不管是从思想内容上,还是从影视效果上,都可称为难得的佳作。冯小宁战争影片通过鲜明的意象、唯美的画面和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了中华民族及同盟者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故事内容,表现了各族人民忠贞团结、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本文以冯小宁"战争三部曲"为例,对其战争影片中色彩意象及和平主题的升华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0.
194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龙种》,是一部由西方人拍摄、主要角色由西方人饰演,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影片。宣传和鼓舞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精神、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行径,是该片的首要主题。透视中国文化的底色,呈现中国农村传统与进步的激烈碰撞,是影片的又一主题。批判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体现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安宁、善良的复归,是影片所要表达的核心主旨。文章通过对片中人物性格、命运的分析,来揭示影片所欲表达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意义     
木槿 《师道》2013,(1):54-54
影片一开始,麦希穆斯凝视着一触即发的战场陷入幻想之中,他想象着他的指尖轻抚过麦芒.麦浪翻滚,大地馥郁芳香!是的。这场战争结束.他就可以回家了,回到他深爱的土地上.回到他深爱的妻子和儿子身边、就像我们平常深陷困境或面对困难时那样.总想着.  相似文献   

12.
似乎战场上的人永远只有两类:我方是神,敌方是机器。这是儿时对战争题材影片的记忆。《集结号》使我一改往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陈剑 《中学教学参考》2012,(18):125-126
当今的教育思想论认为,在班级的建设中,班主任是总指挥者、是总司令员、是导演,而学生则充当战争的主角、影片的主角。战争能否胜利,影片的受欢迎程度如何都与班主任和学生各自充当的角色有重要的关系,如果班主任领导不得法,学生就不能发挥主动性和创造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从解放战争的硝烟中走出,受苏联战争电影的影响以及朝鲜战争等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拍“描写重大题材”的电影成为大家的共识,《南征北战》正是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影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史诗大片”.奠定了新中国初期电影的雏形,也为后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影的发展确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6.
付强 《文教资料》2014,(11):58-60
电影《拆弹部队》讲述了美军拆弹小分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执行一系列任务过程中的经历。影片以人性反思战争,以真实的情景和情感触及灵魂,获得奥斯卡六项大奖。本文拟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入手,反思电影中这场战争的意义及对恐怖分子的界定,并反驳西方社会所理解的这场战争是“文明的冲突”的看法,通过对其伦理和政治意义的解读重新审视这部影片。  相似文献   

17.
2009年8月25日,一部以反映人民群众对战争的奉献和牺牲、诠释女性与战争关系的电影《沂蒙六姐妹》在全国上映,拉开了庆祝建国6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全国展映的序幕。这部由山东电影厂、临沂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推出的山东省唯一一部建国60周年献礼重点影片,一经亮相,便以巨大魅力征服了观众,征服了专家,一时成为文化焦点,被誉为“中国版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辨析"绝妙""绝密"的细微差别。学习概括提炼文章内容的方法,并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看视频,知背景师: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生观看视频)师:这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段影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二战"的相关资料,谁来交流一下?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全球性战争。生:战争从1939年一直打到1945年,一共打了6年。生:这场战争共造成7000多万人伤亡,损失惨重,老百姓饱受磨难。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为今天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值得称赞。下面我们将开始本节课的学  相似文献   

19.
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是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一大力作,创下了票房的神话,观看电影的人数以及票房纪录甚至超过了备受全球专家好评的《千与千寻》。本部影片由英国的儿童小说改编而成,时代背景源于十九世纪欧洲战争的前夜,动画的场景取值法国与德国的小城镇。电影主要讲述了哈尔与苏菲为了捍卫和平,停止战争而不懈努力着。最终,苏菲凭借着爱的力量救活了因战争负伤而奄奄一息的哈尔,并成功地化解了两国的激烈战争。影片充分体现出了宫崎骏的反战思想以及对人世间大爱的憧憬与追求。  相似文献   

20.
看电影     
《黑板》导演/编剧: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国家:伊朗虽然涉及两伊战争,却没有任何表现战争的场景,又无时无刻不让人感觉到战争的存在。影片开头是一群背着黑板的人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这是一群传授知识的教师,他们为了生存到处寻找学生。在一个分叉口,两位老师走到了一起,其中一人决定往山上走,另一人决定往山下走,从此他们有了不同的际遇。电影《黑板》传这了很多东西,包括战争,生命、婚姻、家庭、贫困、教育,还有爱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