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专德育课程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德育教师应该有着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方向,能够及时理解和把握时代脉搏,做到与“势”俱进,才能让德育课程成为与时俱进,乐于为学生所接受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德育唯有回归生活,“贴地而行”,才能焕发活力,取得实效。具体表现为:德育课程生活化,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综合相关课程,开辟一条通向学生生活的渠道;德育方式多样化,包括说理教育、榜样示范、陶冶教育、道德操练、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方式;德育评价多元化,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指向学生生活的动态综合、多元开放型德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生本德育”的实质1.“生本德育”的定义。生本德育”是指“以生为本”的现代德育观和方法论、是指以学生为教育本体的学校德育 ,“生”指学生 ,“本”为人本、本体。“生本德育”是指学校德育理念、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均以学生为本体、为根本的出发点。以教育对象为本体 ,围绕学生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主体精神实质特点、行为实际表现而展开和实施。它既是德育理念、又是德育实践 ,且区别于传统的“师本德育”。就大德育观而言 ,学校德育其范畴 ,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及法制、纪律教育等。无论…  相似文献   

4.
张志敏 《教育导刊》2004,(11):36-36
德育的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非常之强。德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化和培养,这种教化和培养不应当是外在的说教和灌输,而应通过受教育的自觉接纳来实现。传统德育的方式多为课内的言语灌输。现代德育改革必须改变这种“书里来、书里去”的德育模式,变单纯的“言语德育”为“行动德育”。  相似文献   

5.
陈桂生 《中国德育》2007,2(1):96-96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思想道德课程是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处于频繁的社会变动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思想道德课程的价值取向不同。这一课程总的演变趋势是:第一,从原先自初中三年级开始开设,到仅在中学开设,再到今天中小学各年级普遍开设;第二,从以政治教育为主,到兼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其中道德成分逐渐增加;第三,从无视学生需要与能力,到适当关注学生的积极需要。这种频繁变动证明我们对现时代的“德育”与“德育课程”缺少专业理论支撑,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德育”一味追求短期效应,“德育课程”只是追求时髦,那么“德育”与“德育课程”的频繁变动便不可避免,甚至也很难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德育经验”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德育渗透说”之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人认为,德育渗透于智育、体育、美育之中,智育中含有德育,体育中含有德育,美育中含有德育,简称德育渗透说。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本文就此略陈浅见。一、德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体育、美育分别具有各自的质的规定性。智育是授予学生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真”;体育是改善学生身体机能,增强体质,形成保健观的教育,其核心是“体”;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美”。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高职数学课程“智育”与“德育”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作者从更新教育理念、挖掘高职数学在相关专业中“智育”与“德育”因子、构建“智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更新、改进和拓展)进行教改探究。从而促进“立德树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深入落实,形成既可以有效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成长需要,又能影响学生职业道德、学科素养、人格品行、社会价值观的“双育”数学课程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王文琳 《贵州教育》2010,(21):42-43
案例背景 我在进行初二级美术教学时,某班一男同学姜某在上课时,不是和其他同学说话,就是打闹,要么就是“老师。你说什么,我没有听到。”要么就唱反调如此等等。就是不听课、不做作业。我理解初中学生好动、好出风头的特点。这也是他们容易违反纪律、个人表现的根源,但又不能放之任之。于是我根据姜同学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充分掌握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堂美术知识与德育相兼容的课程。  相似文献   

9.
德育使学生铭记的应该是什么?怎样的德育过程能给学生心灵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江苏省南通中学“难忘教育”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在下面一组文章中,缪建新校长结合多年实践对“难忘教育”作出了理论阐释;该校坚持十余年的初一新生“向国旗宣誓”仪式和高中某班级“责任感,你有吗”主题班会,为我们的德育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活·实践”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新模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新视界。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凸显以生活为中心,倡导学生在具身生活实践中全面发展。分析“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校本德育课程的内涵;透析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原则,建构“立足三个岗位、弘扬四种精神、争做五好学生”为宗旨的校本德育课程,并设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主题活动。通过创设生活实践教育场馆,在学生获得多元生活实践体验中,推动“生活·实践”教育与校本德育课程内容的双向对象化,在互为转化中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精神发展和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1.
樊学艺 《中国德育》2006,1(12):86-86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课堂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德育课程是德育课堂的核心。调查显示,当前德育课程缺乏实效,德育课程开设情况不佳,学生对德育课和德育教师的认可度不高,德育课在生活中的作用不够理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1.“权威性、约束性、强制性,被动性、他教性”和“成人化、形式化、违心化”是人们对传统德育弊端的概括。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政治性、目的性、功利性太强,教学过程中“完成任务”、“走过场”、“照本宣  相似文献   

12.
德育生活化理论认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于生活的孤立的道德。小学德育课程要使学生在品德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因此,建构“生活德育”课堂,非常重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去建构“生活德育”课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家校社联合的建设原则,结合德育课程的共性和特性、学生的当下需要与长远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指向,新时代培智学校开展“我的10+N”德育校本课程研发,涵盖智障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和职高阶段的德育内容,激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认同、自我肯定,推动培智学校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景观文化课”已有25年的历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内容和可行的实施策略。该课程以“景观”为载体,充分发挥“景观”独有的全息性与整体性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以“文化”为基础,将课程的各项功能牢牢建立在文化传递的基础之上;以德育为核心,借助“景观文化课”开展生动的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马兰霞 《上海教育》2005,(2A):47-49
唯有发生在学生层面的、并且与之内心产生真实互动的德育,才是真实的德育:而真实的德育其实是一种“静悄悄”的过程。教育是人的外部世界与人的内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真实的德育可以概括为三种互动过程和两种心理通道。  相似文献   

16.
将“阿伦特”困境问题移入“德育课程”研究领域,从“阿伦特”困境的“传统”“权威”两大视角出发,重点探讨作为专门学科的“德育课程”传统的可能性争论问题,梳理“结构—功能”论者、“现象—解释”学者及社会批判论者围绕“正规德育课程”的权威与“祛魅”的争论,指出当前德育课程改革的“帕累托改进”路径——德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从“育知德育”转向“育行德育”;德育课程的生成逻辑:从静态建构转向动态生成;德育课程的主体角色:从“有利于教师教”转向“有利于学生学”;德育课程的现实功能:从“专注甄选”转向“关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德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校周边有利的德育资源,开展有特色的德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思想品德教育。我校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和深圳市情,准确把握和分析“生活德育”,“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在体验中学会交流、合作、关心、帮助他人,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8.
高中思想政治是专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学科,它是对高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本文将从德育对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等角度简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精准德育。  相似文献   

19.
魏福伍 《江苏教育》2023,(34):60-62
南京市龙江小学在班华先生生态德育思想的影响下,引入“乐活”作为办学理念,以“师生健康、快乐、力学、永续成长”作为“乐活”教育的发展目标,进行生态德育思想的校本实践。具体实践内容包括:设计生态校园文化符号,发挥隐性课程作用;建设生态校园环境,为学生发展服务;建设生态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生态人格。  相似文献   

20.
曾妮 《学科教育》2014,(1):121-127
研究聚焦于一所普通初中教师的德育观念,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教师的德育观念可以概括为“看”(kān),其现实形态主要表现为看着学生“不出事”、“不犯错”.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教师们进行了“全天候”“零死角”的监管,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动员了部分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此种“看”的德育观念,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性的德育立场.教师对于德育责任的推卸,对于德育本质认识的偏差和对于德育过程的简单把握皆源于一种“在场却缺席”的德育立场,即教师们以看似在场的德育姿态使真正的德育缺席于现实的教育生活之中.其后果不仅是淹没了学生的主体性,更是从根本上消解了教师德育的自觉性和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