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成教育,是指少年儿童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讲,养成教育是指人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以及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仅限于人的良好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少年儿童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李秀净 《班主任》2005,(4):18-19
学校是对青少年系统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力军.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可塑性极大.因此,养成教育在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可塑性极大。因此.养成教育在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十分重要。所谓养成教育,我的理解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良好习惯。我在做低年级班主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注重其心理体验,灵活施教,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了粗浅的体会。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养成教育,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来看,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  相似文献   

5.
梁小平 《湖南教育》2002,(13):43-43
养成教育,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成教育的过程,是对孩子进行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行为训练的过程,也是学校、家庭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要从行为规范入手每一个小学教师都担负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的责任与义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依据。较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单纯停留在认识阶段而忽视了行为的养成,而…  相似文献   

6.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是教给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的东西。少年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抓住了这一黄金时期,孩子的发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儿童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在此过程中通过合理教育可以促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质。在基础教育中,如何从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出发,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促使其更好地成长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本文基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征,具体分析了养成教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搞好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王焕奇李光凤一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形成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会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中共中央在《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可见,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基础工程,核...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中,孩子教育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很多家长忽视孩子的养成教育.尤其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接触的复杂事物越来越多,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加上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促使很多孩子有着不良的习惯,面对现实问题,我校重点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和学校教育实际,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抓细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影响极大。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有缺失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孩子性格上出现缺陷。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尊重教育规律,注意把握家教的特点和方法。一、家庭教育的一般原则1.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在思品课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引入体验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物质的给予孩子只能享受一时,习惯的养成孩子却终身受影响。幼儿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除了学校、幼儿园的教育外,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环。那么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事入手,从我做起孩子一出生,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最  相似文献   

13.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就是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幸福中心学校设在黑河市内.生源既有幸福乡各村的孩子.又有外来务工者的子女。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品德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我校养成教育突出了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对个人今后发展将产生长远性影响。因此,关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重点探讨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少年儿童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形成好的习惯后,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终身受益。因此,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小学生有带领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向积极方向发展。作为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家长也应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天水市公园小学毛佩琴一个人出生后,就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获得一些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其中有教育的因素,也有自发影响的因素。而教育对人的发展则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少年儿童,他们知识的获得和思想品质的形...  相似文献   

17.
养成教育要从细微处抓起高健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经成部分。地如何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于他们的幼小心灵深处,播下养成教育的种子,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而随着人生的发展,使其终身受益,并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是值得我们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师勤养成教育的关键张焕珍张志存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所以养成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目标。其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班主任能否精于勤教。养成教育是少年儿童成才的基础。对此,我根据农村小学的特点,做了初步探索。首先是从礼仪抓起,培...  相似文献   

19.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的功夫不仅在于从细微处见精神,更在于持之以恒地实践。我校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狠抓学生养成教育,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一、建立养成教育机制我校地理位置特殊,民情复杂,有些家长常常把对儿女  相似文献   

20.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它是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学生在活动中吸取教训,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体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因素,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却缺乏理解。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