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德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道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我”的存在,最终过上美好的生活。具体而言,让学生关注生活,即“我”看到这样做;反思生活,在生活中主动体悟“我”为什么这样做;建构生活,深刻认同“我”应该这样做。  相似文献   

2.
●coffee豆:从小到大都是 “三好学生”、“乖乖女”。后来长大了,突然间觉得,自己或许已经不再算是个“好学生”了,因为我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才叫“好学生”。:)●孔令文:我来告诉你,所谓好学生就得成绩好,其次才是品德好。因为没有高分就不是“好学生”。:)●夏本:有高分就行吗?恐怕不是这样吧。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应该是这样:无拘无束,性格豁达,但绝不是不守规矩。成绩不一定很棒很棒,聪明而不是精明。关键是对人处事不虚伪,也许应该是一种沉默派。也许外表应该很“酷”,但却不是一味玩深沉。:)●coffee豆:这倒…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让学生听写“渺小”,并给“渺”字注音。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普遍是这样:渺miao小。当我在“miao”上画圈时(代表错误),有学生拿着本子上来找我了,说:“老师,你不是念‘miaoxiao’吗?我这样注音,怎么是错的呀?”我一听,原来,学生没弄明白“渺小”是两个上声的字相连,“渺”应念阳平,而在注音时,还是应该写“miao”才对。我一解释,学生点点头,拿本子去订正了。  相似文献   

4.
学生造句为何冲不出围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造句为何冲不出围城江苏王时福前不久,我到一所学校听课。课间,在办公室里随手翻阅小学高年级学生练习册,有一组“造句练习”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一组用关联词“既然……就,哪怕……也”的造句练习,第一本上,学生这样写道:“既然老师交给了学习任务,我就应该...  相似文献   

5.
圆圆的黄瓜     
有这样一道考试题:出示“黄瓜、荷叶、绿绿的、圆圆的”,让学生连一连。学生连成了“绿绿的荷叶、圆圆的黄瓜”,结果“圆圆的黄瓜”后面被打上了“×”,理由是现实生活中没有“圆圆的黄瓜”,应该是“绿绿的黄瓜”。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蔬菜水果课时所发生的事情。有一次,一位老师上黄瓜课,由于课堂上老师准备的黄瓜太少了,学生每人只分到一小段。当时,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想法:“老师,我多想我手中的黄瓜长得胖点,长成像西瓜那么大就好了,这样我就能吃过瘾了。”学生认为手中的黄瓜长短已无法改…  相似文献   

6.
记得我在区骨干教师高层论坛上曾经为了说明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用“我们应该牵着蜗牛去散步”做比喻,引起了与会教师的热烈反应。省语文特级教师教研室赵主任说:“我认为这样还慢不下来,应该是蜗牛牵着我们去散步”。在大家的笑声中,市名师储校长接口:“我认为这样还缺乏情调,应该是我们与蜗牛手牵手地散步”。  相似文献   

7.
一、“学科教学活动化”的提出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幅横标:“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它深刻地概括了西方的教学思想,这种“开放式”、“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提倡“活动课”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直接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强调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参与中、在能动活动中,自己探索知识、交流体验和进行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培养。素质教育的特点、原则、方法综合为人的发展应该是这样一条途径:从个性发展出发→形成探讨兴趣→自主参与→问题解决→发…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183;长沙》时,我正充满感情满怀自信地范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时,突然一个学生打断了我的诵读:“老师,‘橘子洲头’的停顿似乎应该在‘洲’字上,而不应在‘子’上,因为‘橘子洲’是一地名,不应拆开来读。”我当时怔住了。这个问题很突然,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读的,并认为在“子”上停顿理所当然。经这么一问,我倒认为学生是对的。是啊,专有名词怎么能分开来读呢?我肯定了学生的质疑,并纠正了自己的读法,尽管读起来感觉很别扭。  相似文献   

9.
刘东 《教育文汇》2014,(2):26-26
“这么简单的问题,我反反复复讲了四五遍,这几个学生还不懂,真没辙了!”“这个学生没救了,上课是虫,下课是龙,作业一塌糊涂。一个班有几个这样的学生,老师就遭罪了。”在办公室里常常听到一些同事这样抱怨。多年来,我也这样抱怨过。不久前听了一位校长关于“鱼牛”的寓言,想到自己对一些学生的抱怨,觉得有些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产生影响,人们评价各异,褒贬不一。比如,对于学生接触网络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素质教育应该提倡的,并将其视为“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而相当多的人则认为这种现象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而且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将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具体到语文教学上,我注意到这样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一些教  相似文献   

11.
现在舆论普遍倡导的赏识教育,是只能说“好”,不能说“不”。我认为赏识教育应该肯定表扬和鼓励,但也不能否定批评和惩罚。如果一味地用“精彩极了”的方式来肯定学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评价方式,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用“糟糕透了”来评价。这样一可以防止学生“甜果子吃多”产生自高自大的心态;二可以引导学生不犯或少犯错误。一句话:教育学生,鲜花要插,荆棘也不可不栽。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一些粗浅的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时,由于学生课前看了相关教材,故于课上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拜上帝教和拜上帝会是什么关系?”说实话,我在备课时没有特别关注这个细节,并认为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而就不假思索地告诉学生:“拜上帝教是一种宗教,而拜上帝会是其具体的组织机构。”当时这样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课后回想起来总觉得有些不确定,因为我本身并没有研究过拜上帝教和拜上帝会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体系中加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可谓切中要害。我个人甚至认为“情感、态度”应放在三维之首。因为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一堂课缺乏兴趣、缺乏情感,哪里谈得上学好这门学科?哪里谈得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呢?我之所以这样谈,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这也是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探索并注重实践的三个方面。一、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因为工作调转,我先后到过几个学校任教。工作中发现这些学校都有班级在任用班干部上存在不可小视的弊端:即任用学习不好甚至是倒数第一,并且又最“赖”,在班级以至全校无人敢惹的“后进生”担任班干部(多数是班级最大的干部———班长),主管纪律、卫生、劳动。班主任这样安排的目的常常是直言不讳:“有这样的班干部,工作就省心多了。”我认为这种做法极为不妥,值得商榷,现列举如下:一、不符合班干部标准“学生”一词应该是学习生活的缩写,自然应该以学为主,即使在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这一点也不应该改变。那么,班干部就应该…  相似文献   

15.
李世军 《新疆教育》2012,(14):83-83
当“真笨”、“朽木不可雕也”这样评价学生的话语又一次在我耳边响起的时候,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样的评价到底对学生有没有作用?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评价学生呢?  相似文献   

16.
我在判作业或者试卷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来应该从右上到左下的“撇”,有的学生写成了从左上到右下;本来该从左上到右下的“捺”,有的学生写成了从右上到左下。这样一来,“撇”不是“撇”了,“捺”也不是“捺”了,字就变成了“四不像”。开始时我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无法理解学生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而且这样的错误还总是出现在比较听话的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17.
班委会是班级学生自己的管理组织,它应该是“全体学生的代表”。这里包含这样几方面内容:(1)班委会队伍首先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特点”;(2)班委会的成员不应该仅仅是班级学生的“精华”部分,更不应该是“只听老师话”、“成绩最优秀”的分子;(3)班委会的成员应该来自全体学生的“每一个部分”和“每一个层次”,应该包含各种类型学生的先进分子。本着这样的认识,我们在配备班委会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年龄因素。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总存在年龄上的差异。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活跃的时期,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班学生数学作业完成情况的记载表中也有我的名字,那是我自己主动把自己“降格”为班里的一个普通学生。我认为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妥,老师本来就应该是班里能为大家做样子的最好“学生”;孩子们更觉得应该如此,用他们的话来说:你本来就是班级中的一员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关爱学生外,还应该以一种最佳的姿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人”的同时又“成才”。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达到上述目标,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是这样的姿态:  相似文献   

20.
陈加娟 《语文天地》2012,(12):57-59
记叙文是学生写作时经常选择的一种文体,可是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写什么”和“怎么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一、言之有物言之有物就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中学生写作究竟应该写什么?很多老师一直提倡“我手写我心”,这是对的。中学生应该多写“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