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志文 《中国教师》2009,(10):22-22
<正>课堂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和共创的生命空间,构建一个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化学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书本知识尽快、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化学课堂"呼唤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对话,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如何构建这样一  相似文献   

2.
崔文芳 《考试周刊》2009,(42):225-226
从2008年开始,“90后”已成为大学新生的主体。从2009年开始.金融学课堂也开始进入“90后”时代。“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思想状态,决定了金融学课堂必须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的。和谐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高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追求,思维对话是实现课堂和谐高效的主要途径。金融学课堂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师、学生、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3.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的分析。由此可见。思维活动是数学教学的中心。《数学课程标准》也同时指出,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白”。而是学生、数学文本、教师之间“对话”,即不同的思维之间的对话.从而构建轻松、活泼、智慧、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一种非常实用非常现实的课堂教学形态.而《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收藏了大量教学法宝的教学宝典.它不仅重视教学过程中各教学要素的和谐,而且,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并倡导积极优化学生的思维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全符合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就是在教学过程诸要素配置的基础上,依托教师、学生、课堂间具有思维含量的对话方式来实现教学高效的理想课堂形式,是一种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理想境界。教师的素质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前提;学生的素质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基础;家长的素质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达成“精神敞开”、“彼此互纳”。才能在真情对话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有效教学”不仅是教学活动,更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师生合作探究学习过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学生思维与老师思维相互合作,相互推进的过程。只有做到师生思维的和谐合作,才能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  相似文献   

9.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在全市大力推进“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的背景下,我校从2007年开始着重研究信息反馈这一环节,把有效反馈作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使其成为高效课堂建设的一个重要杠杆——教师教的抓手和学生学的纽带,运用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烟台市教科院于2007年初首次提出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它是近年来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智慧结晶。目前,“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的重心已由理论建构转向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效地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与广度的对话。在课堂上,教师可运用对比性思维导图、放射式思维导图、质疑式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想象阅读、思辨阅读,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自从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然而,从教学现状看,课堂“对话”中出现几种不良的倾向:为求生成,淡化文本价值;追求形式,弱化文本内容;盲目拓展,虚化文本意蕴。很多对话是空对空的无效对话,就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试就课堂“有效对话”要立足文本作些探讨。一、对话前提:深味文本文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中介。课堂要达到有效对话,教师首先要加强与文本的对话,亲身体验,然后才能依据文本,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如何做到…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教学课堂中,进行对话教学是学生充分展示思维、形成主动探究的好载体。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心灵对话、情境对话、幽默对话,体现了师生两种生命体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使学生在和谐、自由、温馨的课堂氛围中,不断地体验学习的价值与乐趣,感受小数课堂的无穷魅力,实现生命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从“独自”走向“对话”.正是给了学生广阔的阅读发现、研究、探索的舞台。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智慧的阅读对话中深入感悟文本。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建构“对话”型的课堂教学,促进对话的有效性,提升对话的质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染和熏陶,使阅读教学充满个体的价值。“对话”型的课堂模型为: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教师施展才能最理想的舞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以此为契机,深入钻研课堂教学理论,积极投身教学实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孜孜不倦地追寻着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张晓波 《小学生》2013,(2):65-6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对师生观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反映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日趋和谐。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批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的对话,是学生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17.
对话课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对话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对话课教学应构建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真实交流,促成课堂从教师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师生间、师本间、生生间、生本间多维度对话方式的转变。对话教学中,运用“乐学”课堂的理念,合理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落实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语文教学不是学生独立的行为,也不是教师向学生讲解文本的单向信息传递过程,而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要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进行充满智慧的多元对话。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因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可使得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使得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同时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也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庙后镇中学的实践探讨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构建实践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宋平 《四川教育》2010,(4):36-36
数学教学是师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在小学数学的复习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对话”呢?以《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整理复习教学的片断为例,谈谈畅通复习课“对话”渠道,获取课堂高效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