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库切的自传体小说《夏日》采用了新奇的表达方式:将自我揉碎在多个人物的视域内加以评价,从而展现出多个侧面的自我主体形象。这样的写作方式是和作者的自传观相吻合的,是对传统自传观的解构与重建。借助于各个受访者独立视角的描述,虽有虚构的成分在其中,但却是力求达到真实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该作品如同一部多声部的陈述,最后形成作家库切对于自我的多元剖析及认识。  相似文献   

2.
凌叔华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崭露头角的女性作家,她在与布鲁姆斯伯里团体尤其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交往过程中,体现了其自身拥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英文自传体小说《古韵》的书写,是其中西跨文化交流的重大成果。《古韵》通过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串联起清末民初旧式大家族的生活图景,在跨文化的写作语境中想象和虚构了中国形象,为西方读者展现了中国的独特气韵。同时,对于如何在西方话语系统主导下求得东方话语的表述权,凌叔华的《古韵》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凌叔华是一位创作数量不多,却明智地依凭自己的阅历、特长进行创作的小说家。她的小说明显具有中国画的特质,因此,分析这种小说创作特点与中国传统美术创作技法的渊源和联系,对于更深一层地把握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精髓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凌叔华的小说以温婉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旧式女性和新式女性,向世人展示了世态的一角和高门巨族的精魂.  相似文献   

5.
对于母亲的赞颂、母爱的歌咏是五四女作家笔下极为重要的内容。凌叔华小说中直接描写母亲形象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她审视的角度与其它女性作家不同。她写出了世俗母亲的焦虑与期盼,可以说母亲角色走下神坛是从凌叔华开始。她的母爱观体现了女性作家对生命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本世纪初中国文学的启蒙故事中,启蒙者的素质问题像是一个圈套一样-启蒙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启蒙者并不具备启蒙的条件,它作为一种基本判断模式解决着文化(文学)上的许多问题,笔者以《吃茶》为例想要说明的是,受众的素质问题可能是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带来了启蒙的偶然性,引起了启蒙的畸变,在这种说明性方面,《吃茶》不是一个孤立的文本,它的隐喻意义有一批文本来延续它。  相似文献   

7.
凌叔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坛涌现出的众多女性作家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凌叔华创作的高峰期与成熟期,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以描写女性形象与儿童形象见长。她的小说既受到西方小说创作技巧的影响,又完美地融入了自身的才情、生活经验与审美取向,使作品既得西方小说技法之妙,又具有浓郁的本土化风格。其代表作《酒后》鲜明地体现了她的这一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8.
《现代评论》于1925年创刊,随后成为凌叔华发表其创作的重要阵地。在为《现代评论》杂志撰稿期间,凌叔华小说的创作题材、艺术风格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尤其在女性问题的探索上,逐渐从早期大胆的控诉转变为理性的自省,最终成就其"闺秀派"的文风。  相似文献   

9.
凌叔华的小说采用最能显现女性日常生活底蕴的戏剧式和对比式叙事结构,以女性命运为着眼点,在女人们的闲谈中,在女人们的幻想和无情现实的对比中展开情节,使传统腐朽的生活方式对中国女性心灵的侵蚀暴露无遗,小说叙事也因此获得了更为自由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母女关系是女性认识自我的前提,对女性建构身份有着重要意义。在自传体小说《暴力的孩子们》中,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莱辛,突破了单一的性别角度,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呈现独特的母女关系,探索更深、更广意义上的种族和性别政治。  相似文献   

11.
凌叔华大多数小说的主人公是各式家庭中的女性。她们虽身份有别,形象各异,但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千百年来父权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心理的强制性规定,却使她们难以抹去婉顺的共性。而生动地描绘“五四”这一特定时期婉顺女性不同类型人物的面影,揭示出她们的生存处境和心理真实,赋予“婉顺”这一东方女性传统性格的表现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正是凌叔华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2.
《男孩》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M库切的童年自传体小说.本文对《男孩》中的叙事给予修辞性解读,分析其中的人称语法、声音的多重性以及叙事距离在叙事进程中对于读者判断的影响.笔者认为,库切以第三人称他者面目取代经验自我,保持声音的多重,同时控制读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目的是为了突显出文本的意义始终处于德里达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教育(上)》2010,(23):158-159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日前透露,作家张辛欣自传体小说《我》已由该社出版。该书是张辛欣淡出国内文坛多年后,倾十年之力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力作。小说以第一人称为视角,以个人成长为线索,写出了一代人的青春激情、成长历史。《我》一书展现了作者“集中国大历史线索与个人传奇于一身”的个人经历:她成长在军干大院;  相似文献   

14.
自传体小说诞生于18世纪初,是小说和自传结合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目前,对自传体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较少涉及后现代的部分。本文以后现代自传体小说《曾经沧海》为例,从叙事视角、叙事身份、叙事时间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其在叙事艺术上的承继与革新,以期凸显后现代自传体小说迥异于传统和现代自传体小说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5.
凌叔华用流观的方式观照女性和儿童,洞察历史的复杂性和悖谬处,把握历史本身、历史与人的复杂关系。以现代意识重铸古典艺术精神令其作逸出时代主潮成为有意味的独特存在。  相似文献   

16.
凌叔华小说以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在“五四”女作家中卓尔不群,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与审美追求是别具一格的。本文将凌叔华的小说与同时代女作家的小说加以比较,从取材角度、人物塑造、艺术表现三个方面分析了凌叔华小说艺术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7.
维克多·谢阁兰是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汉学家,因其长期生活在东方的缘故,故他对中国古老的文明特别着迷。其主要作品包括小说《勒内·莱斯》,及对中国文化研究的专著《古今碑录》,《历代图画》,《华中探胜》等。他的异国情调理论与法国历史上具有东方色彩或主要描写东方的法国作家所提倡者不同,强调对不可探测的他者的想象与虚构,表现为对自身缺憾的补偿和抗议,  相似文献   

18.
《金色笔记》作为莱辛的代表作,奠定了莱辛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与声望,也隐含了莱辛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从整个文本结构来看,莱辛应用了有效的文本策略,从而模糊了小说和自传的界限。碎片化的时间描述手法,情节上现实与虚构的融合,赋予小说新的形式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裔女性小说大多以自传体式文本表达她们的诉求和心声。她们的小说强调族裔历史和经历变迁,具有极强的自传性。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主要探讨女性主义的文学传统,关注女性被分裂的身份。女性主义批评以历史穿线和自传的方式来观照女性的种族、阶级、性别与身份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凌叔华与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的比较研究由来已久,从20世纪初期的沈从文、苏雪林、徐志摩到当代文学史家杨义,都曾明确肯定两人的创作存在相似性。以两位女作家都擅长的儿童题材作品为切入点,分析了她们或温馨可人或孤独幻灭的童年书写,在共性中凸显差异,显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