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忠 《集邮博览》2014,(5):54-55
正金卡极限片,顾名思义就是以企业金卡为载体制作的极限片。从1992年底开始,邮政部门以贺年有奖明信片为载体,为企事业单位印制广告邮资片,美其名曰"企业金卡"。这项业务一直延续至今,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金卡问世。如今,企业金卡已不只是面向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也可以申印(最少印数是100),名称也改为"邮政拜年卡"等等。但是,集邮爱好者还是习惯地称之为"企业金卡"。企业金卡一经问世,就引来无数集邮者争相收集研究。1993年  相似文献   

2.
企业广告拜年卡可以用来制作新邮极限片,据不完全统计已达60多种。例如用’95东风汽车公司广告拜年卡制作的96-16-2邮票极限片,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广告拜年卡制作的96-9邮票极限片,都是规范片。 不少人认为用企业广告拜年卡制作的极限片较之用同期无邮资图画明信片更佳,原因是企业广告拜年卡属于邮资明信片。但是,从极限集邮的要求出发,片上是否印有邮资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片源必须符合《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的相关规  相似文献   

3.
李忠 《集邮博览》2011,(2):80-81
笔者是个极限集邮爱好者,特别喜欢收集用企业金卡制作的极限片(也就是俗称的“金卡极限片”)。在收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澳门邮政在澳门回归祖国后发行的许多邮票,也可以用内地的企业金卡来制作极限片。特别是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重大事件题材的邮票,常常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企业金卡。下面笔者分类介绍几枚用企业金卡自制的澳门邮票极限片。  相似文献   

4.
企业拜年卡设计精美,题材广泛,专题信息丰富,图案可谓五花八门,部分企业拜年卡是制作极限片的好素材,只要在《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便可以灵活地以片源图文情况确定邮戳,制成极限明信片。一、“以片定戳”。如果企业拜年卡上的图案,有相应邮票(有时纯属巧合),盖上相应的邮政日戳或纪念邮戳,一枚企业拜年卡极限片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5.
附图是用1994年发行的’95贺年(有奖)山西五台山邮电宾馆广告邮资明信片(俗称“企业金卡”),贴1997-11T-1,用相关风景日戳于首日制作的极限片。企业金卡是名正言顺的邮资明信片,剪去兑奖副券后,能达到F1P评审规则所要求的明信片尺寸。在这张金卡上,一段颇具画龙点睛味道的《五台圣境》写景短文,连同宾馆本身的名称,都与摄影主图中高耸的白  相似文献   

6.
企业拜年卡(以下简称“金卡”)背面印有广告图案,如果单独展示背面图画,也可以算作“图画明信片类”展品。在2004年北京市第二届现代集邮展览会上,已有3部此类展品亮相。王晋枫的《纸——化传承的载体》82分,获日坛奖加特别奖,孙儒的《企业金卡上的名人手迹》78分、董国平的《民警的风采》76分,都获月坛奖,成为大众化集邮的一个新亮点,新看点。  相似文献   

7.
1992年企业拜年卡面世,它是在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专门为企业作“拜年”之用的一种明信片,同时可以宣传企业形象,介绍产品,集邮界称之为“企业金卡”。当年仅发行41种,239万多枚。经过10年,到2001年金卡发行量达到13000多万枚。为什么金卡发展得如此快?因为金卡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被誉为“永久性广告”的金卡收费低廉,为其发展铺平了道路。有人埋怨金卡发行过于膨胀,增长太快,希望缩小发行量。我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不了解金卡的发展历史。作为沟通企业与用户之  相似文献   

8.
乐在集卡中     
到2003年,企业拜年卡发行整整十周年了,对于收集企业拜年卡的邮友来说,是该好好庆贺一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邮市几次走入低谷,打折票铺天盖地,某日我收到一邮刊,内容就是企业拜年卡(当时叫“企业金卡”),我当时不知此为何物?就去函向其请教,经其介绍和启发,我开始走进了企业金卡的收集行列。因“金卡”的发行刚刚开始,且发行品种又不很多,很快就集齐全。因当时的“金卡”印量都很大,往往一种卡占了好几个组号,收集组号又成了我收集的目标。随着同各地邮友的交流,组号也集得差不多。为便于收集交流,我出了一份交流刊物《青岛邮苑》,是用电脑打字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企业金卡是正宗邮品。自1993年问世以来,发展迅猛,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在全国出现了不少金卡集邮联谊会的组织。由于金卡的发行品种多,必然会出现一定数量的“超前片”。这样,缓解了自制极限片片源的不足,为自制极限片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在1996年发行的金卡中,豫编1号为南阳花岗岩厂的恐龙蛋卡,而中非共和国于1996年4月26日,发行了一枚《中国南阳恐龙蛋化石》小全  相似文献   

10.
对于使用企业拜年卡制作的极限片,我们不应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 虽然组编极限类展品,必须遵守FIP规则,但不要因为现行规则没有明写可用企业拜年卡,就简单地加以拒绝或否定。 企业拜年卡制作极限片是我国集邮者的一种尝试。日前,反对用企业拜年卡制作极限片的观点,主要出于对FIP规则的理解而认为(1)企业拜年卡的画面部分文字太多;(2)企业拜年卡的画面部分含有多个题材;(3)企业拜年卡的185×102毫米尺寸不符要求,若将附券剪去。则又成为规则所不允许的“裁剪出来的物品”。  相似文献   

11.
华东理工大学祖勇同学对总2873页《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极限片异议》一文提出不同意见,有些是对的,有些尚需商榷。现请许恩浩先生试撰一文,以供参酌。  相似文献   

12.
企业拜年卡从1993年发行以来,至今已逾8载。最初名为“企业金卡”,后正名为“企业拜年卡”。1993年发行的“金卡”上,每个企业都有它的强项,知名度很高。“金卡”上突出贺新春、贺新年、吉祥如意的贺辞。这是当时企业金卡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自有人发现可用“企业金卡”制作极限明信片后,不长时间就涌现出数种不同图案的此类极限片,并当作成功之作或示范样板介绍。 笔者仔细欣赏了3种金卡极限片(南阳恐龙蛋、五台山圣境、天门陆羽像),不论其票片戳三者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北京是企业金卡的诞生地,也是金卡集邮的发源地。1994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个金卡集邮组织“金卡集邮联谊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会刊《金卡集邮》至1998年12月,共出版了41期。2000年初,北京的金卡集邮爱好者重新筹建金卡集邮组织,2001年4月成立了“北京金卡集邮研究会”,会刊《金卡》现已出版13期。 1995年1月1日,“河南金卡集邮联谊会”在郑州成立,会刊初名《金卡集邮》。1997年5月18日从第6期起更名为《河南金卡集邮》,与郑州邮政广告信息公司联合主办,4开4版彩印,是印刷质量最好的金卡邮刊。  相似文献   

15.
深情话拜年     
拜年是春节的传统礼仪和民俗活动,是人们辞旧迎新、表达美好祝愿的重要方式。2015年1月10日,中国邮政发行《拜年》特种邮票。我忽然想起曾收藏过两枚带有"拜年"二字的明信片,何不做两枚拜年极限片呢?于是,我选择了两枚边纸上带有"拜年"二字的邮票分别贴在了两枚明信片上,然后加盖了"2015 1 10西安拜年"的纪念戳,从而制作成让我非常得意的两枚极限片。说起拜年,还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  相似文献   

16.
金培 《集邮博览》2014,(8):44-46
正拜读《集邮博览》2012年第11期刊登的《企业贺年有奖片不都叫金卡》(以下简称"叫金卡")之后,笔者认为,其中有关企业金卡的若干说法不太确切,现根据所见资料谈谈自己的见解。一、关于企业金卡的起源"叫金卡"称:"当年在筹印1993年贺年有奖片时,中国邮政广告公司(以下简称中邮公司)联系了15家获得国家金奖产品的企业,在贺年有奖片背面加印广告。由于这些企业的产品都获得了国家金奖,所以在广告图的下方印上一行文字—贺年(有奖)明信片企  相似文献   

17.
拜读本刊3633页《极限集邮类研究性展品之我见》一文后,想借题来谈谈当前我国极限集邮界所关注的,在极限展品中有关极限片的载体——图画明信片应研究什么的问题。当然,大家讨论这个问题的共同基础应是现行的《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及其《指导要点》。该《指导要点》第4.3条“知识和研究”指出:  相似文献   

18.
企业金卡自1992年诞生以来,北京的金卡集邮组织对历年发行的企业金卡进行了六次评选。第一次评选是1994年10月8日,《中国集邮》编辑部、《科技日报》社金卡尔广告公司和《邮政指南报》社在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召开企业金卡研讨会,对1993年和1994年的金卡进行研讨。与会人员现场评选,评出一个最佳卡,两个优秀设计卡和两个最佳广告用语卡。  相似文献   

19.
企业金卡诞生10年,有关企业金卡的集邮文献主要是历年出版的金卡目录。最早出版的《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目录》是1994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张巍巍、王泰来、林轩编。大32开66页,铜版纸彩色印刷,其中收录了1992年至1994年全部的中国邮政普通型、贺卡型明信片、保险明信片和广告明信片、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和有关资料,附有相关文件。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邮票公司和重庆市朝阳旅游公司曾联合发行’98企业金卡《重庆风光》一套5种。其中第2种为“重庆人民大礼堂”,第3种为“重庆港”。笔者分别贴1998年14-1和14-2邮票,加盖发行日的相关风景日戳,剪去兑奖副券后,即可成为很有意思的极限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