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科幻小说的鼻祖,很多人都会想到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但实际上,最早的科幻小说,却出自一位英国著名女小说家之手,她就是玛丽·雪莱。其因1818年创作了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或译《科学怪人》),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也许这位女作家对大多人来说并不是太熟悉,但是,提起她的丈夫——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就可能耳熟能详了,玛丽是雪莱的第二任妻子。或许是志同道合,他们走到了一起,这也是文化界  相似文献   

2.
周凤梅 《科教文汇》2008,(6):164-165
亦舒小说的内涵是极具现代意义的,它表达了现代人精神上的荒芜和爱情的缺失,但在形式上亦舒小说却继承了中国小说传统的“讲故事”模式和言情题材。  相似文献   

3.
抉择     
南希·富尔达是火卫一奖及维拉·欣克利·梅休奖的获得者。上述两个奖项,前者为科幻小说新手专门设立,后者则是美国杨百翰大学为鼓励其在校生进行文学及艺术创新而设立的奖项。在校期间,富尔达修学了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量子计算在内的研究生课程。近年,她全心照看自己3个年幼的孩子。下面这篇作品,是她结合新近感悟写就的。  相似文献   

4.
智能家庭     
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很多幻想成为现实,科幻小说里的很多事物已经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曾经让我们眼花缭乱的未来居住环境会慢慢实现。怎么利用这些服务大众,那就从我们的生活起居开始,我们的家,组建智能家庭。  相似文献   

5.
科幻小说作为我国文学发展史上较晚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其创作受到“文以载道”传统文学价值观念的影响“,工具论”在相当长的时期成为我国科幻小说的主要创作观,滞后了我国科幻小说的发展。随着由工具论向人性化、社会化等创作观念的转变,我国科幻小说创作向文学本体回归,呈现出日益丰富多彩的创作格局。  相似文献   

6.
把人冷冻起来,期待未来某一天将其再次唤醒,利用更新的技术赋予他们新生,这种思想在科幻小说里十分常见不过,冷冻法真的能保证人们在未来的某一天重获新生吗?将人体冷冻起来以备日后重生,这听起来真不像现实世界里的产物,或许它更像科幻小说里的内容。但事实上,人体冷冻很久之前就已经跳出了"幻想界",活生生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了。  相似文献   

7.
袁慧 《科教文汇》2008,(28):250-251
作为科幻经典,爱伦·坡的《汉斯·普法尔历险记》不落以往同类小说的窠臼,具有开创科幻小说之先河的意义。它将科学性与瑰丽的想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以其创新性为之后的科幻小说创作提供了崭新的模式。本文通过探讨小说中情节的跌宕起伏、科学与想象的完美融合、以及它对西方科幻小说的深远影响等方面来彰显坡的这篇科幻小说的永恒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一件所谓的时空斗篷,通过删除时间通道就能掩盖或篡改历史真实事件?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的情节,但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两院院士潘家铮的科幻小说通过引进工程运演,提升了科技想象的细节仿真性;通过向志怪小说寻求借鉴,建构了中国风格;他在坚持面向少儿进行科普的同时,还坚持科幻小说要关照现实,因而在科幻文学领域站稳了脚跟。潘家铮的科幻小说无论在科普方面还是在文学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谁能有一天测透这深渊的最深处呢?”在法国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跟随脾气古怪的尼摩船长在海底旅行的阿龙纳斯博士有此一问。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超级强大的人工肌肉,或能将科幻小说中的技术变为现实,将人类打造成超人。据这项技术的发明者称,这种人工肌肉的潜在用途之一便是应用到超级强壮的机器人身上,它能在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选择便宜的飞行方式,并利用火星上的资源维生,我们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可以成为生活在两个星球上的物种。宇航员翠茜悲痛地注视着残损的飞船,同伴的尸体,以及月球死寂的大地,她知道,救援飞船要在30天后才能赶到,而如果听任夜幕降临,随身的维生系统将失去太阳能源,自己便会命殒他乡。生存的欲望鼓动着翠茜的生命之帆,她不停地绕月而奔。阳光是她的目标,也是她活下去的惟一希望(科幻小说《追赶太阳》)。  相似文献   

13.
等待永生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希望能长生不老的人就签下了协议,在自己死后将尸体冷冻起来,希望在未来人类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能被复活并获得永生,这种科幻小说中的情节能变成现实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去大连,我问四岁的孙女想要什么,她说要一个电话,是拨号的,拿起来能说话。可是,我走了几家大小玩具也没有孙女要的那种电话。售货员问:“是她看过,还是她想象的。”  相似文献   

15.
珲珂 《百科知识》2000,(11):26-27
繁华的大街上,一位女士掏出化妆盒,边化妆边对着里面说话,时而又开怀大笑,你别以为她是神经失常,那是她在通过化妆盒型的上网手机与朋友聊天和看情景喜剧;凛烈的寒风中,一个男人对着手套喃喃自语,口若悬河,你也不用大惊小怪,那不过是他在用手套式移动电话与人交谈。所有这些,都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目前已在实验室中诞生的无线上网产品的真实写照。那么,无线上网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相似文献   

16.
2006首届健康与信息论坛上指出,近日研发而成的“床垫检测器”,能让人在睡梦中完成长时间健康状态监测,这种科幻小说中才会出现的床垫,即将在现实中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常常会出现对人类很有帮助的机器人。现在美国宇航局要把科幻小说和电影中这些神奇的机器人小伙伴变成现实,并且让它们在国际空间站替代人类完成一些任务。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过程中,有人提出用人形机器人帮助空间站中的宇航员。这听起来或许有些不现实,因为国际空间站的工作区域是根据人类的活动而设计的,所以,在地球上能发挥很大作用的各类机器人到了这里可能反而非常累赘,甚至会阻碍宇航员的活动。但是如果真能制造出人形机器人,那么在太空执  相似文献   

18.
时下,科普创作界普遍陷入一种困惑,科普作家们呕心沥血地创作出许多科幻小说、科幻小品文却无人问津。想当年,作家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等挺出名的科幻小说,让人们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文字,领略到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19.
猛犸 《科学生活》2011,(2):40-41
过去被用于工业设计领域的打印机器可以打印很多东西,甚至制作出各种定制的物品,但是现在还能打印出可供移植、只为某人定制、而且绝对不会产生排异反应的器官?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曾经是科幻小说里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但不久就能在商店有售,看得见摸得着。  相似文献   

20.
追梦人     
<正>暴雪白月的鞋子早已不知去向,她只好光着脚往前走。明明身处冰天雪地,她却并不觉得寒冷。她不记得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只听见自己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找到了就能出去……”可到底要找什么呢?她不知道。她好想回到温暖明媚的家。这时,白月的心口隐隐作痛,她猛然想起,自己要找的是孪生姐姐——冬阳。白月大声呼唤:“冬阳,你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