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人类世界的深度科学化,技术化,人类发现自身也正面临着环境,生态等诸多危机。如果这些危机最终不能得到解决,整个人类文明将要面临灭顶之灾,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关系的普遍关注。在我们看来,局部性环境,生态等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全球性的环境,生态等危机只是特定经济,社会条件的产物。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是一个包含诸多环节或中介因素的复杂问题,价值取向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其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因此,就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索,揭示出价值取向的作用机制,以引导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迫切而意义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论价值取向评价与价值认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价值评价问题 ,国内学者多主张价值评价就是认识 ,欧美学者则主张价值评价主要是态度情感的表达。文章依据系统价值本体论和认识论 ,论证了两类不同的价值评价 :一类是存在于价值本体关系中的价值取向评价 ,另一类则是存在于价值认识关系中的价值认知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及其相互矛盾客观存在。对此必须进行认真分析,正确评价,作出合理的价值选择。自觉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坚决反对实用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认识的主体一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其认识能力是由社会赋予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社会环境对认识活动的诸种作用,是认识论的一大课题。遗憾的是:当人们热衷于研究认识的主体性时,却忽视了社会环境对认识的作用,这既不利于完整地揭示认识活动及其结果,也不利于推进认识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作为社会环境重要构成要素的文化因素作用于认识的途径、基本方面以及考察此问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从而影响到编辑的价值观及其价值取向。编辑是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劳动者。编辑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关系着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关系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编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认识论哲学中的承认世界可知、突出认识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特征、丰富认识论哲学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性阐述,并论证叔本华哲学在西方认识论理论发展中的承前启后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可见实践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中起了决定作用。实践在价值本质:价值形成的基础源自于主体需要、价值形成的条件是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价值形成的实质是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需要关系的不断生成中,三个方面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对于以幼儿园为单位的科学教育,大多数人都有些束手无策,看似是简单的事,但在实际操作中,总会有无形的碰壁感,诚然,即便是父母本身具有极高的学历和科学研究经验,也需有一定的教育经验,才能准确把握,在这一阶段,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对科学有探索心理,同时将其引为对书本的科学理论知识的探索。而价值观的确定,对于其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前进,人们的价值观也在进行慢慢的修正,大学生群体尤为如此。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入手,论述了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现状,并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在新时期高等教育中如何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档案价值观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价值取向问题是高校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高校档案工作者价值取向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档案工作者应有的价值观,并提出了构建高校档案工作者新的价值取向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愿望在认识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三种作用:愿望是认识活动的内在动力;愿望制约着人对对象的理解;愿望决定着认识对象的选择。愿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愿望的变化与其所处的外部社会化环境的变化并非绝对同步,主体愿望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单独拓展对主体愿望在认识中的作用的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逻辑是人的全部意识活动的必要条件。逻辑在认识中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四种作用:逻辑使人的认识具有秩序性、本质性、严密性和预见性。逻辑在认识中的作用来源于实践。  相似文献   

13.
价值·评价·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主客体关系,评价则是主体对价值的认识活动;评价揭示价值,价值决定评价;评价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认识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评价是一种价值认识,要真正理解价值认识,必须把它放在与事实认识的比较中来研究。价值认识和事实认识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价值认识具有更强的主体性,更大的相对性;事实认识为价值认识提供前提,价值认识制约着事实认识。  相似文献   

14.
欲望和需要是主体认识结构中的非理性要素,也是人类认识的动因或起点。在认识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去设立认识目标的。没有主体的欲望和需要,就没有认识的必要,因此,我们说欲望和需要是认识的前提。欲望和需要在认识活动中具有驱动性、选择性及评价和决策性等诸种功能,很值得我们深入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隐喻的认知功能已为越来越多的学科研究所证实,它构成人类认知的概念系统,而隐喻认知又具有创新价值。因而在极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关注并深入探究隐喻认知的创新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Nevanlinna理论研究了具有3个公共值的亚纯函数的唯一性问题,得到两个定理,改进并推广了仪洪勋、邱淦悌等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知识在实践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两种作用:知识增强实践的主动性;知识是实践的有力武器。知识在实践中的这两种基本作用是内在地交织和渗透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综合发挥作用的。任何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都具有社会历史性,都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研究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实践的主体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积极的实践的主体性的活力,防止和避免消极的实践的主体性的发生,把实践的主体性建构在科学的基础上,以保证积极的实践的主体性获得充分地发挥。对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的分析与研究,需要大量的新成果、新事实来丰富和发展。随着对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整个人类的实践的主体性水平将大大地深化。  相似文献   

18.
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人的利益。利益在实践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三种作用:利益是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对实践活动具有导向性,决定着实践对象的选择。实际上这些基本作用是内在地交织和渗透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综合发挥作用的。而且任何利益在实践中的作用都具有社会历史性,都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主体利益的变化与其所处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并非绝对同步的。主体利益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单独拓展对主体利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为此,就要研究利益在实践中的作用,并通过研究而确立有利于人类实践的合理的利益。这样,才能维护人类的整体的现实利益。  相似文献   

19.
论认识     
从认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来看,认识的对象是个别存在物及其全体,目标是所有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方式,认识的方法主要有归纳、推广、演绎、假设及其验证等,其中,假设是认识的关键环节,验证是认识的最终决定因素。借助假设及其验证,认识得以跨越经验的、有限的直接对象和超验的、无限的目标之间的双重鸿沟而成为可能,同时也将自身限定在对所有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方式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论道德认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精神"的认知形式是道德认知过程区别于其他认知过程所特有的最高认知形式,也是保证道德能够成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环节。从对伦理思想史的考察中有可能大体上理解和把握以"实践—精神"为方式的道德认知机制。道德认知的功能在于,以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方式为中介,将社会道德应然性及时、恰当、有效地转化为认知—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实现德心与德行的结合,塑造和养成人类的德性,从而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