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文经典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在经典诵读中如何提高学生诵读效果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诵经典、塑人格"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任务,古文经典诵读是学校语文教学中严肃而又生动的重要一环,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感以及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诵读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淮滨县实验小学坐落于美丽的淮河之畔,建校20年来秉承"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校训,一直行走在语文课改探索之路上,逐渐寻得"读"的真谛。经典诵读,走进课堂学校深谙经典文化的强大教育力量,高度重视经典诵读,一直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诵读经典。2008年暑假,学校成立经典诵读课程研究小组,通过两年的实践,编成了校本教材《我爱诵读》。2010年秋季,诵读课正式进入学校课程表。每  相似文献   

3.
璀璨的中华古经典诗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结晶。近年来,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学校以"精耕传统沃土,让校园诗飘词舞"的校本活动为依托,扎实开展了"诵古经典诗文,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熏陶。主要做法是:一、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首先,激发学生诵读古经典诗文的兴趣,以能吟诵千古诗文为荣。为此,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古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4.
诵读,引领着学生们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在成长的旅程中"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本文从学校角度提出十大途径,以提高经典诵读的效果。即:建诵读档案,记诵读轨迹;做诗集锦本,展兴趣爱好;推课间诵读,行路队诵读;制诗宣传栏,强班级阵地;绘诗文卡报,丰学习生活;评诵读明星,激学习动机;设诵读长廊,创诵读氛围;融艺术元素,提综合素质;举办赛诗会,延诵读深度;培校园诗人,拓诵读广度。  相似文献   

5.
<正>金寨县梅山一小开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在全省是比较早的。2007年1月学校被六安市教育局确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验学校。学校制定了《梅山一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56所试点学校推广。2008年该校被县教育局命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验基地。学校在开展经典导读活动中,做到"五落实"。(一)落实诵读教材2009年暑期,该校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骨干教师选编了《经典诵读读本》(一)、(二)  相似文献   

6.
诵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方法。要做到诵读而致精,在诗歌教学中,应当突出"诗眼"与"秀句",启发学生的审美关注与诵读兴趣;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中收获语言美感;加强语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诵读记忆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临近期末,学校要求任课老师写一份诵读课总结。回首一学期来,我带领孩子们在诵读课上尝试了各种方法,可谓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切"为我所用"。孩子们享受着经典诗文的乐趣,背诵了不少诗文。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正欲下笔,忽又计上心来:何不让孩子们来写呢?从学生的角度来总结诵读课怎么学的?学到了些什么?看看学生眼里的诵读课究竟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8.
<正>开发主题诵读课程的缘起在国家教育部与文化部的大力倡导、推动下,经典诵读受到更多学校的重视。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组织学校的语文老师开展了七年的经典诵读实验,编写了12册《经典诵读读本》,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让学生"快乐诵读"的操作策略,使学生在小学六年内达到轻松背诵十万字的目标。尽管如此,我们没有满足,始  相似文献   

9.
《辽宁教育》2013,(7X):56-57
<正>为贯彻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有关精神,积极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根据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结合我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实际,我校在各年级中广泛开展了"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学校自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抓好这项工作。现将活动具体情况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0.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经典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很早就被命名为"中华经典文化诵读试验学校",同时我校每年都有"读书节"。依托这样的平台,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我们班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展了诵读儒家经典书籍《论语》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诵读、书写及讲解经典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教育部对于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要求。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很多学校开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从设立校本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方面,来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和美文化"的校园背景下,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实现学生自身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的提升,同时可以进一步促进和美校园的构建。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设置校本课程、分段编写教材、举办多种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经典诵读能力,从而使和美校园更加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为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升华智慧,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点,开发系统化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在抄、绘、悟、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读、悟、习、展水平,用才艺展示、写字教育、班级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与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4.
吴桂仙 《教育》2014,(9):52
正开展儿童经典诵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掘学生的智慧、滋养学生的心灵。为了将学习经典推向高潮,笔者所在学校围绕阅读打造出独特的教学品牌"打造书韵校园,书香浸润成长"。制定阅读计划,提高晨诵质量"打造书韵校园,书香浸润成长"已经成为笔者所在学校的独特教学品牌,在开展活动之前,就应该形成一系列系统而完整的方案。教师、学生根据目标进行评价和奖励,晨诵旨在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在宽松的氛围中诵读经典,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正>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如何结合学校主题活动,从语文的小课堂迈向校园生活的大课堂,调动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1.捕捉契机,训练读。学校举办"经典诗文诵读"主题系列活动,六年级学生进行美文诵读比赛。作为毕业班的语文老师,我不认为开展活动会耽误学生的语文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学习古诗,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多样诵读可以使小学古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花式诵读"注重诵读的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情境式诵读"注重诵读的情境性,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更好地体会诗词的意蕴。"个性化诵读"则强调张扬学生的诵读个性,这些诵读方法在小学古诗词课堂中得到实践,是学生喜闻乐见,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诵读是真正的文化遗产,现代语文工作者要重视诵读,传承经典,教会学生理解运用"因声而见情"和"传情发于声"的诵读方法。诵读教学法的宗旨在于让学生声情统一,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释放文韵快感,品味作品情趣,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走进文理,拓展情怀;改变观念,重拾诵读;声情并茂,情发育声。  相似文献   

18.
正儿童启蒙阶段的诵读教育,是一种意义深远、合乎人性的素质教育,可以让孩子明白许多做事和做人的道理,同时也能增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学生"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积极参加学校经典诵读活动,以下是我在低年段经典诵读活动中的做法和感悟。  相似文献   

19.
徐斌 《甘肃教育》2020,(4):49-49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之魂,内容广博,意蕴深刻。现代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是"快餐文化",更需要国学经典的浸润感染,以提高道德文化素养,完善人格教育。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定型时期,诵读国学经典,领会文化精髓有利于学生"向美向善"发展,让学生借古人的学习之道增强学习效果,借经典智慧调适心理减轻压力。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学校要组织老师根据本校实际编写适合学生诵读的校本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营造诵读气氛,在践行中传承国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有这样一所学校,每逢大型活动的压轴项目,孩子们都会紧握着右拳,稚气而坚定地诵读着《阅读宣言》:"我是周水子小学学生,我读好书,崇尚开卷有益;我会读书,拜结良师益友;我勤读书,享受无穷乐趣。为人生幸福、为未来启航、为振兴中华,我爱读书";还是这所学校,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义为:"个个优秀、未来幸福的乐读之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