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我国经济迅速繁荣发展,版权贸易实践不断丰富,版权纠纷问题也日益尖锐。在这挑战和机遇的十字路口,我国根据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契合《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及时修订已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国际版权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发展的需要,出版社必须加强版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论期刊版权保护的发展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版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在《著作权法》实施前后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期刊出版者———通常作为版权传播使用者,在版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怎样依照《著作权法》尊重作者版权,同时也维护自身权益,避免版权纠纷,减少意外损失,是期刊出版者共同关注的课题。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出版界唯一的一本纪年体实录——《中国出版年鉴》1995年刊近日出版。1995年刊年鉴约160万字。它以《出版界权威人士谈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开篇,对出版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更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具有指导意义。“专文”,刊载了新闻出版署于友先署长的《总结经验 深化改革 促进图书发行事业健康发展》一文,对现阶段我国发行体制的改革提出了重要意见。刊物介绍了1994年我国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版权及发行  相似文献   

4.
《著作权法》颁布实施八年来,我国在著作权的法制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这种转轨是初步的,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著作权纠纷的数量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其症结在于全社会版权意识的淡薄,公众对我国著作权法的精神实质及条...  相似文献   

5.
今年 9月 7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 1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共同来回顾和总结我国版权保护已经走过的 10年历程。   10年前的 9月 7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经过立法机关、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我国颁布了第一部著作权法,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著作权法颁布 10年来,我国的版权保护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著作权法颁布并实施后不久,我国就先后加入了《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及《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录制其…  相似文献   

6.
回顾10年来我国版权著作出版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颁布是一座分水岭。《著作权法》颁布以前,我国版权理论研究只能依据国外的版权法规进行一些纯学术性研究,因此,也使得版权著作的出版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著作权法》颁布后,我国版权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版权著作的出版开创了新局面。显著的标志是,以阐述《著作权法》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明显增多,而且出版势头方兴未艾,大有形成新的“热点书”的趋势。然而从整体看,我国目前版权著作的水平还不高,主要反映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生成物出现在版权市场,引发了权利归属纠纷。在我国《著作权法》视野下,文章通过辨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独创性、可复制性、作品属性以及表达形式4个方面进行是否具有“可版权性”的判定,提出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版权归属应建立一般性和特殊性归属原则。  相似文献   

8.
版权贸易是沟通中外出版界合作的重要桥梁,如今,版权贸易已是国际经济贸易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广泛而持续发展的领域之一。版权贸易已经成为出版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的版权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79—1990年的11年间为最初的阶段,也可称作合作出版阶段。当时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很多出版单位积极与海外出版单位合作,也进行一些版权贸易,但数量较少。1991—2000年版权贸易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1991年6月份,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关于实施国际著作权公约的规定》,并相继加入了《…  相似文献   

9.
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九届政协二次会议上,修改《著作权法》的议题成为代表和委员关注的一个热点。围绕《著作权法》的修改和其他有关加强法治管理的议题,出版界和文化界代表及委员踊跃提案。不少代表、委员在发言或提案中对《著作权法》第43条提出意见。这一条款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非营业性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制作者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这一规定与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大相径庭,在我国已经加入国际  相似文献   

10.
书业内外     
数字出版乱象:版权归属不清引发侵权纠纷近日,淘花网等网站涉及的盗版争议引起出版界强烈喊打。《北京晨报》为此报道:在网络盗版引发的种种纠纷中,图书电子版权管理上的不清晰等诸多乱象也已显现。  相似文献   

11.
刘永红 《中国出版》2012,(19):67-68
为纪念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20周年,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20年来我国版权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绩,国家版权局组织编写了《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1990~2010)。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分别为该书  相似文献   

12.
权贸易,是中国书业走出去的最主要方式.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出版界开始尝试与国际出版界包括版权贸易在内的多种合作方式.1990年9月和199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颁布与实施,为版权贸易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引言当时针指向1992年10月15日和10月30日的时候,世界版权史已掀开了历史性的一页。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管理的保护文学、艺术与科学作品的《伯尔尼公约》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管理的《世界版权公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效。的确,对于绝大多数公民来说,著作权是一个十分陌生的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实施和国际公约的生效,已在中国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图书馆  相似文献   

14.
3D打印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打印技术的成熟,其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推广,并且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3D打印技术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版权纠纷问题,给《著作权法》的落实与执行带来较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3D打印技术版权的特点,剖析3D打印技术的版权障碍,对3D打印技术立法进行研究,以便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如何使用外国作品的著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0月15日、30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我国根据这两个国际著作权公约保护公约成员国作品的著作权。换言之,我国再也不能随便地、无偿地使用公约成员国的作品了。那么,我们使用和公约有关的外国作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我国著作权法与两个国际薯作权公约我国的著作权法是根据我国实情,吸取世界各国著作权立法经验,按照体现于《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著作权保护普通原则制订的。所以,从总体看,我国著作权法与《伯尔尼公约》  相似文献   

16.
第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据说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不仅积极推销自己的出版物,而且大量买进海外的版权。张天明同志刊于《中国出版》的文章中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出版界的成熟”。他说: “买版权,表明中国出版界著作权意识的强化,和对知识产权的充分尊重。这是作为一个成熟的出版大国应具有的思想和法律基础。今年中国著作权法的公布。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修改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著作权贸易获得了空前发展,尤其是版权引进进行得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8.
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两岸三地的合作出版,随着各方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程度的不断提高,成就日益显著。世界华文出版问题的提出,是顺时应势,水到渠成。我国出版界作为世界华文出版事业中一支重要力量,近20年来的发展引人注目。特别在国际贸易业已成为新的生长点,从北京第五届国际书展开始,我国大陆买进版权首次超出卖出版权数量,去年购进版权约在3000项以上,一些眼光独到的出版社,在购进国外版权方面屡有大手笔,版权代理机构也日趋活跃,已开始走上国际版权贸易舞台进行商业运作。随着国外优秀读物和畅销书在我国大陆迅速翻译出版,使出版界捕捉国际同行最新动向更为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出版界和有关部门对版权和版权保护问题有所了解,对此引起重视和开展研究,以便逐步形成我国自己的版权保护体系(包括制订版权法律和建立版权管理机构),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从去年四月开始抽调人员成立专门班子,收集资料研究版权问题,并着手草拟版权法(草案)。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已收集和整理了一批资料,其中有《世  相似文献   

20.
正《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颁布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反响。6月5日,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司长王自强、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汤兆志,中国期刊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