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开播以来,通过一系列的节目创新实践“公共新闻”理念,开创了从“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的方向。“公共新闻”因其公共的属性深得政府的支持和百姓的拥护,《1860新闻眼》在南京地区AC尼尔森的最高收视率冲高到6.8,平均收视率均稳定在2.5以上,是原来同时段的4倍,刷新了全国省级卫视媒体同时段收视率的多项纪录。  相似文献   

2.
董清 《视听界》2014,(6):102-103
一、传播力就是生命力:做"好看、有用"的新闻当下的媒体竞争,其实是收视率、收听率、发行量表征之下的传播力的竞争,没有传播力,媒体就没有生命力。传播力何在?12年的电视采编、3年的报纸和新媒体融合采编实践,笔者体会到:电视、广播、报纸,好看(听)、有用必不可少。好看(听)体现在形式上。电视画面有表现力、富有逻辑性和层次感,同期声采访真实、生动、准确,能表现人物的身份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磊 《视听》2012,(5):27-28
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下,时政新闻主要的功能是唱响主旋律,引导舆论,自然宣传的"味道"较重。从媒体影响力的角度看,收视率是衡量一个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指标,现在,各地时政新闻与社会新闻相比,收视率普遍偏低,这令肩负着"重任"的时政新闻处在了尴尬的境地。然而,笔者认为时政新闻是一个待开掘的"富矿",它所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旦得以开发,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下面,笔者结合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民生类新闻在我国各级电视媒体特别是省、市级电视台中异军突起,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它以贴近性强,服务百姓生活等特色而广受电视观众的宠爱,收视率飙升。而对于电视媒体来说,进一步办好民生类新闻节目,已经成为提高收视率及知名度的一个重要举措。新一轮新闻改革也因“民生新闻”大战导致竞争趋于白热化.  相似文献   

5.
新闻栏目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反映在新闻内容上,有优秀的高水平的单条新闻是基础,至为关键。但栏目编排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收视率和该栏目的影响力。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受众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必须把提高栏目整体的质量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本的目的就是通过探讨有关新闻栏目的板块设置问题,来研究如何提高新闻栏目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魏佳 《东南传播》2011,(11):159-161
在电视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收视率成了考量一个栏目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哪些因素影响收视率的表现,如何提升收视率,成了各大电视媒体的功课。本文通过对《新闻启示录》栏目2010年上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收视率的分析,总结该栏目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7.
如今,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都无一例外地把办好民生新闻作为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的一个法宝。一时间民生新闻成了许多媒体谈论的一个焦点热门话题,许多城市电视台更是把办好民生新闻作为与其他媒体竞争的手段,办好民生新闻的重要性、必要性自然也就不言而喻。如此说来,是不是办民生新闻就一定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呢?其实不然,办民生新闻也要讲原则、讲规矩、讲策略、讲实效,真正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树立正确的民生新闻理念,惟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民生新闻办成观众想看、爱看、有品位、收视率高、社会经济效益俱佳的节目…  相似文献   

8.
新闻热线是电视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一个重要渠道,一个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成败,与新闻热线的质与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做好电视新闻热线的分类及处理,对民生新闻栏目提高节目质量、提升收视率来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江苏卫视自2003年10月28日开播的《1860新闻眼》,由于注意了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与趣味性,报道形式生动活泼,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取得了收视率佳绩。作为一个新出现的新闻栏目,在同类节目众多、竞争高度激烈的南京达到这样的收视率很不容易。这首先得益于栏目的一系列竞争策略,使《1860新闻眼》脱颖而出,但同时也伴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及产生一些负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媒体要想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新闻娱乐化是必然会想到的一种竞争方式。将原本生硬的新闻内容用轻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一转变固然可喜。然而在过度追求收视率与发行量的情况下,有些媒体走向了极端,一味地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将娱乐在新闻报道中的比例人为地加大,将新闻过度地娱乐化,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1.
卫视新闻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尴尬,就是重要性与收视率不成正比之间的尴尬。造成这种局面是卫视新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需要大力宣传省委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喉舌功能。这一功能的突出在现阶段使得卫视新闻中大量播出会议新闻,并在新闻中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视点。“台上台下,会标高挂,群众鼓掌,领导讲话”,这是一般受众对电视会议新闻的印象。长期以来,会议报道充斥新闻媒体,过多过滥,成为一个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由于电视媒体的特殊性,电视新闻中的“会海”,比之报纸上的“会海”更为严重,更引人注目。而在节目形态、节目内容充分发挥的今天,这样的卫视新闻在冲击力强的综艺节目、贴近性好的地方新闻面前不占优势,收视率不高也是显而易见。因此改革会议新闻,提高新闻节目质量,是卫视新闻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张英溪 《新闻窗》2007,(4):55-56
在传媒市场化运作之中,新闻的可读性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诸如报纸的发行量,广播的收听率,电视的收视率都与之密切相关。文摘报作为纸质媒体的一种类型,要想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可读性是唯一的办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收视率是检测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量化指标,在中国电视媒体发展进程中,它扮演着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角色。在眼球经济风靡的时代,收视率成为商业逻辑下的一个重要指标,以"点"论价的交易模式使收视率成为电视市场的"通用货币"。然而,收视率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电视媒体机构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因引发的种种负面影响饱受诟病。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收视率至上的商业逻辑使电视媒体产生泛娱乐化和低俗之风的倾向,不少学者和业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假新闻不断产生是新闻业内不健康的新闻文化熏染所致,激烈的媒体竞争催生了以市场、销售、收视率为关键词的"新闻编辑室文化",这种不健康的文化不只存在于一个国家,在世界各地,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早有所见.长期以来,西方媒体的广告经营部门与编辑部互不干涉,编辑按照自己的新闻价值观和判断来制定编辑方针,创造和发展着自己的编辑室文化并形成独特的报道风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报纸,靠什么吸引和留住读者呢?越来越多的报人把版面语言作为新闻表现的一个重要载体,想方设法调动版面语言,制作出好看的、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以吸引和引导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16.
赵剑云  肖山 《新闻传播》2009,(8):137-137
2008年,《新闻快车》开播九年了,再创省城太原新闻节目收视率新高。很多人说,《新闻快车》好看,“导视”是这个节目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新闻眼即新闻作品的主题、红线、灵魂,是整篇新闻报道思路文脉交织的重要枢纽,是新闻作品最具闪光点的部分,新闻眼所达到的效果直接决定着新闻作品本身的成败得失。新闻眼是通过采访形成的,需要记者在大量繁杂的新闻素材中精心提炼。在新闻作品中,新闻眼可以表达为一个简单的词组、一句简单的话,也可以不声不响地潜伏在消息的导语中,它是整篇新闻的串珠红线,有画龙点睛之  相似文献   

18.
借《1860新闻眼》看"公共新闻"的本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传智 《现代传播》2006,(5):149-151
2003年11月28日晚6时,总时长60分钟的《1860新闻眼》在江苏卫视频道播出。《1860新闻眼》的初衷在于开发晚6时至7时的收视“空白”时段,以拉升整个频道的收视份额,增强创收能力。开办之初,栏目主创者采取了“矫枉过正的办法”①以博取收视率:新闻题材选取“越过道德底线的,用杀人、放火,用离奇,甚至用低俗”来吸引观众;以12万元的汽车作为观众参与奖品,而抽奖环节的主持人则是聘请了因拍摄人体写真而闻名一时的汤加丽。结果是“立竿见影”:收视率2·0。然而这样的收视率表现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就被广电总局的监看制止,由于广电总局的叫停,…  相似文献   

19.
2014年韩剧《匹诺曹》收视率持续增长,围绕"新闻记者"这一角色播出的偶像剧,给受众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媒体世界"。虽是一部言情偶像剧,但不得不感叹韩剧"专业性",剧中媒体存在的"事实偏差"、"新闻交易"、"制造轰动"等问题在当今的新闻界确实普遍存在着。虽然这些别有用心的报道短期内收获了较高的收视率,但谎言一旦被揭穿,势必会损害媒体的公信力。由此,在市场经济下,如何塑造与维护媒体公信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新闻价值包含的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五因素为基点,以最新的新闻事件为线索,论述了财经报道新闻价值的评价标准。作者认为,财经报道的新闻价值五因素有主次之分,广电财经媒体目前通行的以收听收视率为价值的评判标准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