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辞书编纂出版中的“名不副实”陈福季十多年来我国辞书编纂出版事业有很大发展,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不少批评文章指出,某些辞书内容错误严重、抄袭厉害、重复率高,等等。我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有些辞书名不副实。如一本有名的“大辞典”,仅几十万字,内容也较单薄,...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第十《规箴》:“郗太尉晚节好谈,既雅非所经,而甚矜之。后朝觐,以王丞相末年多可恨,每见,必欲苦相规诫。王公知其意,每引它言。临还镇,故命驾诣丞相。丞相翘须厉色,上坐便言:‘方当乖别,必欲言其所见。’意满口重,辞殊不流。王公摄其次曰:‘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勿复谈。’郗遂大,冰衿而出,不得一言。”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注曰:“‘冰衿’不可解,余初疑‘冰’为‘’字之误。乃观唐写本,则作‘冰矜’,点画分明,其疑始解。盖郗公不善言辞,故瞑怒之余,惟觉其颜色冷若冰霜…  相似文献   

3.
一本人有一篇古典文学论文在某学术刊物发表,寄来该期刊物后,始知拙文被改动了数处.这本是编辑一片好心,但却改错了.例如拙文谈到唐代元稹的《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可能因铭文一般作《墓志铭》的缘故吧,编辑将稿中的‘墓系铭’全改作‘墓志铭’.如果编辑能尊重作者原文或为慎重起见,稍一查阅有关资料,便不会出此错了. 又如,拙文论及唐代一诗人一首诗时说,‘诗中言“河北”平仄亦合律’.编辑加了‘河东’一词,成了‘诗中言“河北”“河东”平仄亦合律’.按‘北’字为仄声,而‘东’字为平声,依格律,原诗是不能作‘河东’的,怎么能说‘河东’也合律呢?  相似文献   

4.
科技类辞书属于专科辞书,和大多语言类辞书有所不同,它更加强调所录内容的科学性、新颖性,辞目及辞目下各项目设置的齐备性,其编写体例、编辑技巧等均有特定的规律和技巧性。书稿的编辑加工大多采用从头到尾,或者说从前言到后记的那种纵向推进式。如一本科技学术专著书稿,由于内容在结构方面有其前后严格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编辑工作就只能采用纵向推进式的方法。对于一本大中型的科技类辞书而言,纵向推进式的编辑加工也是主要方式,但除此之外,横向排比式的编辑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或者是一种必备的方式,在科技类辞书编辑中也十分重要。通过纵…  相似文献   

5.
声音     
《网络传播》2007,(12):93-93
“很多新媒体内容提供者喜欢贴一个‘杂志’的标签。他们没有印刷版,只是弄一个网站,时不时更新内容,然后管自己叫‘杂志’,你能怎么办?说它不是杂志吗?它的进入门槛如此之低,几乎人人都可以建一个网站,然后管自己叫‘杂志’。比如Blog,是杂志吗?我不知道,我不是排外的人,我会说,OK,这是一个没有出版周期的杂志。”  相似文献   

6.
名词选释     
凡例:亦称‘发凡’、‘例言’。系说明著作的内容、要旨和编纂体例的文字。语出杜预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今人著述前多有凡例若  相似文献   

7.
辞书忧思录     
1995年7月26日《光明日报》刊载《不敢读“辞书”》一文,这标题就令人吃惊.赶快拜读,一上来就看到:“‘查辞书,千万别用90年代出的……’有搞出版的先生这样劝说.”90年代出的辞书不能用,而且还加上“千万”以示强调.话说得这么重,人们听了不禁愕然.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六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日周,一次在大同市演讲,内容为“官以民为天,以法治为天”。某报发了新闻,报道中将“法治”改成了“法制”。一字之差,吕先生很不满意,专门给编辑部打电话,次日报纸作了更正。新闻理论家、复旦大学教授林帆也提到:“我在一篇文稿中两处提到‘法治’问题,见报时一律被改为‘法制’,不知是为何改动的。反正时下的媒体常常把两者混淆起来,也不足为怪了。然而,‘法治’与‘法制’,其间有联系但又有其截然不同的界定,不容混淆。”  相似文献   

9.
刊林漫步     
郭梅尼谈人物通讯的采写怎样使人物通讯更有可读性呢? 郭梅尼说:“人物通讯写作要讲究细节、意境、语言、人物性格刻画等等,都对,但这仅仅是可读性的一方面,也就是仅仅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可读性应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并且首先是‘写什么’,仅仅看成‘怎么写’是不够全面的。如果你写的内容读者不关心,文采再好也没人看。如果你抓住了时代的‘兴奋点’,时代就会对你的报道产生强烈的反响,就有了可读性。我采写人物,首先考虑这个人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我感到,无论作为一个记者,还是通讯员,都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心中要有一杆时代的秤。要把你所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我经常阅读《中国记者》,我认为这本刊物不失为新闻工作者的好帮手。但最近读了贵刊今年第3期后,对其中出现的一些差错不得不直言。如“顾问快语”一栏中刊登的几篇“再论编校质量”的文章,内容很好,但“纠正‘无错不成报’的现象”误印成了“纠正‘无错不成根’的现象”;“差错”误印成“差钷”。窃以为,一个国家通讯社主办的业务刊物出现差错理不应该。在这样的文章中出现差错就更  相似文献   

11.
王瑄 《青年记者》2007,(12):38-40
商务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是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对报道的内容、形式进行有意识的谋划、设计和包装,它是对新闻价值再发掘、再认识的过程。一位办报者曾言,“在今天,‘独家新闻’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独家新闻’已不仅仅意味着抢到了‘第一落点’和‘第一时间’,它还意味着独家观念、独家视角、独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人为文是很讲究修词炼字的. 南宋文学家洪迈的《容斋随笔》卷八,记载了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修改《泊船瓜州》一诗的故事“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王安石真是做到了一字千改始心安,“语不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封读黄来信,上面写道:“‘编辑同志,不少老师给我们上新闻课时,都讲到写消息要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认为这是消息写作的‘金科玉律’.但我们平时写消息时,‘倒金字塔’结构却采用得很少,为此我感到很困惑,是‘倒金字塔’结构不适合军报的新闻文体呢,还是消息写作有更好的结构斤式?希望您能给予回答。”’接到这封读者来信后,我也困惑了一段时间。不可否认,‘“倒金字塔”结构确实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很好的结构方式,它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生动、最有趣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能紧紧抓住读者,吸引读者把文章看下…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六日。俺村老通讯员王立业找到我说:‘你爱看书报杂志,这本《新闻爱好者》内容很丰富,栏目很多,订价也很便宜,订一本吧,’我一看很好,说订一年。坐在旁边的洪仔弟说:‘唉,你这么大年纪学那弄啥,有那几元钱,不如割块肉吃吃。’我说:‘我的看法与你的看法不一样。不错,肉味是香的,但你不知道书中之味比肉味更深长。你没见过这么一副对联吗?——  相似文献   

15.
在李汝珍所著的《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古人言,司书之仙名‘长恩’,到了除夕,呼名祭之,蠹鱼不生,鼠亦不蔷。妹子每每用之有效。但遇梅雨时也要勤晒,着听其朽烂,大约这位书仙也不管了。”  相似文献   

16.
淇县苏堆乡裴海峰来信说:“我很喜欢写稿,常常以写稿为荣,以写稿为乐,但却常遭到别人的非议,家里人为这事跟我吵嘴,邻居们说我‘不务正业’,好心的朋友也说我不是这块料’,劝我‘丢掉幻想’。请问编辑,我该怎么办?”夏邑县罗庄乡蔡伟来信说:“我因为爱写稿被人讥笑为‘瞎逞能’、‘不够料’,我父亲也埋怨我干这事‘丟人’。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个烧窑专业户。那个专业户见了我‘嘿嘿’冷笑,说:‘你是咱村唯一的新闻家,恭敬你光临寒舍.’我问烧窑情况,专业户说:‘对不起,我有事,以后再谈吧! ’我吃了闭门羹。二次又去采访他时,他说:  相似文献   

17.
书价的暴涨,“无错不成书”的盛行,这使我买书越来越谨慎了。尤其是买辞书,我更是要一看出版社是否权威,二看内容是否可靠可信。家中已有数十种各类工具书,但当我在上海科技书店一看到《物源百科辞书》时便又产生了购买欲,这是因为:①就此书包容的信息量之大而言(共有近3000个词条,100余万字),确实可称之为国内第一部物源百科辞书;  相似文献   

18.
切忌说绝话     
前不久,一名基层的通讯员找到我,让我给她改一篇稿子;内容是一位电报投递员在母亲去世的情况下,化悲痛为力量不去参加吊唁,而整天骑上摩托车送电报。当然她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表彰一个党员的模范作用. 我看完之后,马上担心地问:‘这个投递员出事没有?’继而我又风趣地说:‘你这篇稿子把我感动得有泪不敢流’。接着,我让她深入  相似文献   

19.
《新闻爱好者》第十期刊登了《‘末婚妻’与‘法’及其它》一文,看后使我实在不明白:这么大的一个错字,怎让它逃过去了。本文有“未婚妻”的“未”字十来处,均无错处,偏偏在题目中出错,实为不妥。“未婚妻”说法不对,但“末婚妻”能通过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君子不夺人之美’。可是,总有一些战友‘明目张胆’地常和我争抢我的‘老师’——《新闻知识》。因为我是靠《新闻知识》‘起家’的,初学写作时,我怎么也摸不着门道,有时因写一篇小稿‘山穷水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