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悟教学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感悟也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经验。帮助学生敲出悟的火花,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知识与能力并重,把所学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这是需要学生感悟和领会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去感悟和消化知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进而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已经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怎样提高学生的感悟力?笔者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感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所学材料有真切、恰如其分的感悟,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在语法教学中运用感悟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所学材料有真切、恰如其分的感悟,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在语法教学中运用感悟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理念之一。所谓“生成”是某物从不存在到存在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生成性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预成式教学而言的。在生成性教育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在尊重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在教师、学生、文本和情境等多种因素的互动中建构一种超越于原有预设性的课程实施环境。  相似文献   

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引来生活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要与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气息想结合,有效补充语文课堂教材内容;语文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活学活用,获得真情实感;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告诉我们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感悟不会完全相同,所以语文教学中不能牵强附会地统一要求.而必须重视个体对文本的理解.更多地通过感悟去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中职语文新教材在每一篇课文后,都设置了“感悟”、“品读”、“探究”、“积累”四个题干并设计了相应的练习题,并在编写说明中指出:“重视语文感悟是本套教材的亮点……感悟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也是最隐性的能力……这里所倡导的语文感悟,是指包括语言感悟、内容感悟、意境感悟、情感感悟在内的广义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语言、生活和感受的积累,加强学生阅读的感悟,并且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从而真正能够运用语文,表达时加以综合运用,才有可能写成好文章。  相似文献   

12.
杨静 《成才之路》2009,(16):15-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其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理念指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衍生出很多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感悟式教学即为其中之一,教师可借此落实现代化教育理念和遵循汉语语言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基于此,本文针对感悟式教学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作探究,同时提出部分合理化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语教学要注重人生感悟,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意在引发学生的人生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人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本就语教学要注重人生感悟的产生前提、实施方法及其作用作了论述,认为语教学应注重悟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度集中的主题,可以有助于学生由点到面的发散思维,通过不同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小组的讨论,达到合作与交流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展开思维。问题的课堂,将学生的思维全面打开,提问开始层层深入,逐步做到善问,引导学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17.
虞春红 《考试周刊》2011,(10):65-65
一、感悟的内涵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到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语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反复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情感体验,重视对作品的感悟和品味。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评价建议”中又进一步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这些表述,集中…  相似文献   

19.
王娜 《学语文》2014,(5):73-74
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蓝图,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能否对课文进行有效的设计,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提高语文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语文教案的编写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读完《语文教坛新星获奖课例点评》和《语文教坛新星获奖说课点评》(王光龙主编,语文出版社分别于2010年7月、2012年6月出版)这两本书之后,有一些深切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新课程标准》先后多次提到感悟二字,并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是教学目标,也是教法、学法。教学改革以来,广大教师深刻感受到感悟式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