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习惯上把教师上课说成“讲课”。而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身份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对象。于是,在这新形式下,对教师“讲课”的问题就有了争议。  相似文献   

2.
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转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严权 《教育探索》2005,(2):120-122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对教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不得不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由教材的执行转变为课程的开发、研究和评价;由“知识权威”转变为学习型教师;由教学的孤立转变为教学的合作;由应试教育的执行转变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由“学校”型教师转变为“社区”型教师。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课程改革已进入新的实施阶段,但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仍多以“语法为纲”,依赖教师的权威作用,惯用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和考试威迫等手段。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对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要求入手,阐释了英语教学应该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由教师“灌输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师生“探究、互动和合作式”教学,由学生“盲目、被动式的学”转变为“计划、自主式的学”,和由“单一化教学”转变为“多元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代网络教育对传统教师角色的严峻挑战,要求现代教师实现教师角色的现代转化,由“一元权威”到“多元权威”,由“教书匠”到“专家型教师”;由“师倨生恭”到“师生平等”;由“单重身份”的教育者到“多重身份”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教学思想的对话教学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张教师和学生具有对话心态,坚持对话原则,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知识也是探究生成的,课堂上没有绝对的服从和权威的主宰,教师角色从原来的“知识的源泉”“伦理的化身”转变为“教学的对话者”。所以,对话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对教师传统权威的消解,教师角色在对  相似文献   

6.
袁永谦 《文教资料》2006,(18):30-31
自2005年秋季起,江苏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传统的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和谐关系转变,由教师传递和接受的过程向课程研制、教材开发和创造的过程转变,尤其是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推行新课改的基础和关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习惯养成得越…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发展从概念内涵、研究视角、理论形态和价值取向等不同维度来理解“角色规定”与“身份认同”之间的不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本文阐述了构建“自主探索学习”式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以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价值多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面临一元与多元指导思想的冲突、教师权威角色消解和传统道德教育方法无效等方面的挑战。提出价值多元化与价值导向的统一、教师角色由“道德执法官”向道德促进者转变、价值澄清方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教育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和变化以及在这种新的变化大背景下高职高专教师所要做的各种角色调整。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师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培养“双师型”教师素质;高职教育理念的变化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权威形象向合作者的身份转变;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改革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要由考核结果的反馈者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转变;教师应由学习纪律的维护者向情感的凝聚者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者转变。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在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对话中重建师生关系,开放性和互动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反对权威和去中心化是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理念。后现代课程观催化传统教师角色由“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后现代课程观拓展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试论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化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变化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以往不同,要求发生较大的变化。 1.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习的平等参与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政”,教师成为知识的权威。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旧观念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在一个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中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视野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  相似文献   

13.
李淑萍 《考试周刊》2010,(4):216-217
自主学习理论以其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发现性”、“探索性”学习能力的特性而备受国内外众多教育学家和理论学者的关注,然而,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讨论较多的是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理论来源,中西方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自主学习的适宜性,以及教师角色转变等问题。本文从课堂模式下的自主学习的角度。着力探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转换.希望能为教师在课堂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角色换位提供借鉴,以期实现自主学习在课堂模式下的最大学习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辨析教师的角色规定与身份认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自我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实际运用理论的价值,并关注其作为生命性存在的生存方式。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分别,才能帮助教师实现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一、新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教师要转变其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的单向传授模式 ,已被公认为是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桎梏。笔者认为执教者如果采用“对话”的课堂教学策略 ,就可以很好地避免和杜绝单向的传授模式。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仅供同行借鉴或参考。1 由教学的“权威”转变为学习的伙伴要使传统的传授教学变为现代的对话教学 ,执教者首先必须变换传统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地位以及专业知识的相对富有 ,往往在学生心目中就成为知识“权威”和课堂教学的“权威” ,而这一印象的形成恰恰成了师生进行对话的障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改…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的到来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这些新理念的核心是:由教育的“物化”转向“人化”,提倡“人本教育”。而“人本教育”的真谛是“开发人”。教师是开发人的人,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随着教师角色的全方位转变,也带来了教师权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变革时代呼唤新型的教师教育,新型教师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角色的转换。当代中国教师角色转化的四大趋势是:从“传授”向“促进”转变;从“权威”向“合作”转变;从“复述”向“研究”转变;从“技术操作范式”向“人性化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价值引导并不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应转变角色,变“教学”为“导学”,在学生无法理解文本内涵时、对文本内涵理解不深或多元解读出现偏差时、品味关键词句时,充分发挥教师“导学”的作用;教师还应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教师还要指导学法,让学生变“死学”为“活学”,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而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面对新课程,教师要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转变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