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代的科举考试到今天名同繁多的各式各样的考试。它们的目的虽然有所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存在。那就是作弊。科举考试时。许多考生除了夹带写有密密麻麻小字的小抄外,还采取了诸如相关内容写在衣服衬里上、甚至于写在胳膊、大腿上。时至今日的考试,可以采取的手段更是多种多样了,除了沿用老祖宗的方法外,更是利用现代手段对作弊方式进行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2.
陈雪芬 《中国考试》2007,(11):42-47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教育和封建统治者选拔官吏的一种重要制度,但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考试过程中枪替、夹带、贿买、通关节等种种作弊行为也随之产生,为了防止科举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封建统治者采取了立法、行政、司法等种种措施,实行了锁院、弥封、誊录、别头试,以及严厉的法律制裁等制度和措施。现代国家教育考试与古代科举考试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国家教育考试中的各种作弊现象与古代科举考试作弊现象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通过对古代科举考试防弊措施的探讨,对现代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开键  吴琼 《中国考试》2006,(12):40-45
本文旨在从现代心理测量学角度评估科举考试系统。大部分证据表明科举信度较高,但这种高信度由于阅卷人数不足以及时间紧张受到影响。在初级(如童试)考试阶段,普遍的作弊行为会降低结果的信度。效度方面的证据是正负两方面并存的,综合证据表明,科举考试的效度只是部分被印证。  相似文献   

4.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以打击科场舞弊,但其效果并不理想。事实上,对于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明清政府相应采取了一系列防弊措施,这些对解决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历史上,各朝代为了达到"选贤取士"的目的,将科举考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科举考试的反复举行,涉及考试管理的内容逐渐丰富、完备,各项规章条款逐步走向成熟、规范,考试的管理实践也促进了成文法规的形成。为了规范考试行为,防止徇私舞弊,历代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建立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使得立法的操作性和针对性日益增强,有关考试条例呈现出完善、详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明清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来打击日益精致的科场舞弊手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舞弊形式、明清政府采取的防弊措施以及其实施效果,并就其对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明清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来打击日益精致的科场舞弊手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舞弊形式、明清政府采取的防弊措施以及其实施效果,并就其对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明清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来打击日益精致的科场舞弊手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分析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舞弊形式、明清政府采取的防弊措施以及其实施效果,为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34):3-4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越来越严重,作弊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和先进。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学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先进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防止作弊,可是收效并不明显。本文主要就高职监考中学生常见的作弊手段和工具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究,从而在技术和管理层面上最大限度地降低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河边 《中国考试》2006,(9):57-60
人类自有考试以来就有了舞弊。作弊在历代科举考试中都有发生,随着科举制度发展,舞弊手段不断翻新,可谓层出不穷,贯穿科举制度始终。科举时代,最常见的作弊有三种:贿买;夹带考试经文;请人代考。也有学者从作弊主体的角度,将作弊分为四种情况:应试者的作弊;主考者的作弊;阅卷者的作弊;录取者的作弊。  相似文献   

11.
金旺 《教师博览》2006,(8):42-43
作弊奇书成国宝 有考试必有舞弊。明清科举考试必考“四书五经”,内容极其庞杂,计有30余万字。考官出题更怪.经常是从某一篇文章中抽出几个字或两篇文章首尾相连的一句话(古书竖排版)做试题,考生大脑再发达.也难应付近似刁难的科举考试。作弊风由此渐起.晚清大盛,各种作弊工具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考试制度虽然有弊端,但是仍然是目前运用的最为广泛同时也被认为是相对最为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模式。而它之所以是相对公平公正是因为由此出现的作弊现象会降低考试的效力和功能,影响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从科举考试作弊与反作弊的博弈角度来看考试公平问题,以及如何防止考试作为人才选拔工具功能的异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选取作弊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作弊手段以及反作弊措施加以对比研究,国考考试反作弊必须从预防开始,完善立法逐步建立起新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真正回归考试选才本质,实现考试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自学考试中,作弊现象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考务人员执法不严,更重要的是考生心理因素影响所致。为改变自学考试中的不良风气,除了加强考试管理和提高考务人员的素质外,考生应从“提高认识摆正心态,从我做起正人正己和提高自信,赢得成功”等几个方面对待考试。  相似文献   

14.
成人学员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导致成人考生作弊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考试焦虑心理、侥幸心理、对待作弊的不正确态度等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只有认识成人作弊心理,才能有效地采取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博弈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关于高校学生考试作弊与教师监管行为的博弈均衡模型,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因素之一:教师监管方面的博弈现象进行了探讨,并引出高校在教学、考试监管等方面应该考虑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提及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下简称公选考试),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科举考试(下简称科举考试),甚至将他们相提并论,混为一谈。但真正把两者作深入分析对比研究者鲜见。这种异常现象本身就值得关注和反思。它说明在对待两种考试的关系问题上,人们已从直觉、直观上意识和发现了两者的“历史联系”,但还难从理性、  相似文献   

17.
杨燕 《考试周刊》2011,(21):6-7
1.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近几年,我校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出现了考试作弊现象,学校对此给予了严厉的处理,但不少学生仍在考试时冒着被开除的风险继续作弊。我们通过对学生的大量访谈,了解考试作弊行为及相关要素,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一些依据。2.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调查、访谈等方式研究考试作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博弈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关于高校学生考试作弊与教师监管行为的博弈均衡模型,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因素之一:教师监管方面的博弈现象进行了探讨,并引出高校在教学、考试监管等方面应该考虑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1作弊数量扩大化大学生作弊数量逐年提升,男生女生都有参与,男生数量高于女生。每个专业、每个年级、每门考试都有作弊,无论是校级考试,还是省级、国家级考试,无论考场采取了何种严格措施,都无法完全杜绝考试作弊。2作弊方式多样化大学生作弊主要采取夹带纸条、提前书写在课桌上,手机作弊,写到餐巾纸或者身体某部位,有单人作弊,有两人甚至多人团体作弊,有交头接耳,有互换试卷,有找人替考,作弊方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只停留在考风考纪的分析上,而更应该从中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的角度加以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对策,以减少、乃至根治中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