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梅贻琦,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对清华大学办学道路的研究。通过在清华大学的办学实践,梅贻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通识教育"思想"、大师论"教育思想以及"教授治校"教育思想。通过对梅贻琦  相似文献   

2.
梅贻琦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引领清华走向世界知名学府。梅贻琦1937—1940来往函电中记载了梅贻琦为招募大师而延揽人才的史实,这些资料体现了梅贻琦识才、惜才、包容、关怀、谦虚、智慧的延揽人才思想。  相似文献   

3.
梅贻琦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抗战时期,梅贻琦任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在这个时期中,树立了"行胜于言、行成于思"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大学的目的,"使个人和社会各得其所,实现共在与共长"。  相似文献   

4.
高明勇 《青年记者》2016,(7):102-102
去年8月,我看到一则新闻,首都大学生采访团“重走西南联大之路”,他们在云南走访了华罗庚、闻一多、潘光旦、梅贻琦、周培源等西南联大教授的故居。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图书馆。现为云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常设单位、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下设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部、技术部、办公室和发展规划部等7个部门。馆舍由2009年底启用的呈贡主校区图书馆(5.4万平方米)和"一二一"联大校区图书馆组成,总建筑面积合计6.2万余平方  相似文献   

6.
陈文军 《兰台世界》2013,(28):128-129
梅贻琦是海峡两岸清华学子心目中的"终身校长",在时局动荡的革命年代,正是他在清华大学井井有条的教育管理工作,保证了清华一流学术殿堂的名望。  相似文献   

7.
志愿与慈善,是永恒的时尚.早在1985年,联大就把每年的12月5日确定为"国际志愿者日",亦称"国际义工日".中国志愿者在行动:10月25日,中国援外志愿者赴埃塞俄比亚服务团回到祖国,这是我国至今一次性派出人数最多的援外志愿服务团;  相似文献   

8.
深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研究对云南向其周边辐射国家文化特性及媒介生态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强化实践经验的积累,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多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新闻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加强国外记者的中国文化的了解、沟通及培训等方面探讨云南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及路径.  相似文献   

9.
飞花拾零     
何谓“减灾十年”“减灾十年”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的简称。最早提出把本世纪最后十年作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是美国科学院院长法兰克·普勒斯博士。1987年底,美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联合向42届联大提出议案,被42届联大通过并形成169号决议案,确定把1990—2000年作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并要求秘书长组织国际科学技术团体来规划和实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活动。为此,建立了以美国科学院院长法兰克·普勒斯为组长的国际专家组。这一活动的宗旨是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以减轻由于自然灾  相似文献   

10.
冯茵  代红 《兰台世界》2007,(8):55-56
解放前清华风雨历程中,只有一个人,"他一生的业绩和清华结合在一起"(陈岱孙语),他就是老校长梅贻琦先生.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党和国家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云南省委、省政府结合云南实际,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和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的长远战略设想和奋斗目标.档案工作如何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找准切入点,这是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大好时机,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联大精神是高校学习的典范,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对联大精神的传承,然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低头拉车"却不注重效果。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为例,概述两校在文化建设中的成果和不足,并结合联大精神的传承效果,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有参考性和实践性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逝者已远去,活着的人,生活还要继续。但一场灾难并不那么容易过去。如何处理灾后的善后沟通.是政府、家属和社会各界面对的下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梅贻琦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通才、师道教育思想不仅适应于近代教育发展,对于当代教育发展,也是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这是摆在国际社会面前最迫切的任务,但在采取措施上仍未达成共识137票赞成、12票反对、17票弃权。联合国大会2月16日以压倒多数通过有关叙利亚问题的新决议。这是联大自2011年12月19日谴责叙利亚境内的暴力行为后,第二次就该国局势通过决议。新决议"全力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的一项计划。根据该计划,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要把权力移交给副总统,同时叙利亚应建立全国联合  相似文献   

16.
1931年12月2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今,这一论断经过时间的冲刷和实践的检验,愈发熠熠生辉,已经成为梅贻琦教育家身份的经典标志.  相似文献   

17.
冯茵  代红 《兰台世界》2007,(4X):55-56
解放前清华风雨历程中,只有一个人,“他一生的业绩和清华结合在一起”(陈岱孙语),他就是老校长梅贻琦先生。  相似文献   

18.
<正>浮浮沉沉沈醉与莫耶原国民党军统少将沈醉有着传奇的一生。他18岁加入复兴社特务处,28岁即升为军统局少将处长。1949年12月,他以国防部云南区专员兼保密局云南省站少将站长的身份,迫于情势加入云南省主席卢汉发动的起义。然而,当云南解放后,他又被当作"要犯"而投入监狱。以后,沈醉又被以"战犯"的身份转入重庆"白公馆"、北京"功德林"等地关押,接受改造。1960年11月,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教育学家的罗家伦,曾任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校长,在众人眼里他是雷厉风行的革新派,而在女儿眼里他慈祥善良,是一位优秀的父亲。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梅贻琦是人尽皆知的人物,其实,还有一个罗家伦,和梅贻琦并驾齐驱。随着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中带来的诸多问题,很多人开始重新认识并发掘罗家伦的价值。罗久芳作为罗家伦的女儿,同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长期在美国大学任职,20世纪70年代开始整理父亲译稿,不久前她推出了回忆录《我的父亲罗家伦》。她以亲身回忆为主线,用真挚的感情,客观地展现了罗家伦不平凡的一生:北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的报告——对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里齐奥·马吉是国际生态博物馆著名专家,意大利社会和经济研究所教授。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会议后考察了贵州、内蒙古的生态博物馆。他的考察报告已刊登在会议的论文集中。今年6月他再次来华考察了北京和云南的文化遗产和生态博物馆。这是他写给苏东海先生的考察报告,文中提出了对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议。本刊得到苏先生和马吉先生的同意,发表其中译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