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缘与中心之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有无科学问题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会议室举行。各学科专家与相关领域的学者、科技工作者、爱好者等70余人到会,争相发言,气氛热烈。  正在北京访问的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苏巴拉亚巴教授也莅会发言,畅谈了自己对这一领域相关问题的重要看法。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是近年来科学史学、科学哲学、中外文化交流及传播学界颇为关注的一个“热点”:有的强调近代科学的方法论特征,断言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有的坚持科学的知识性、系统性、真理性追求,侧重于客体的统一,肯定中国古代的数学、天文学、农学以及某些技术科学等等,应该列入“科学”的范畴。学者们见仁见智,专家都踊跃赐稿。本刊编辑部一贯坚持平等对话、鼓励创新、大胆探索、尊重真理的学术态度,特将座谈会主要专家发言及赐稿中的代表论点,集中刊发在这里,目的仍然是抛“玉”引“玉”,资源共享,信息共建。希望海内外专家就这一问题,继续研究,并不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伦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们对科学与伦理的关系有很多讨论,我想谈两个方面: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价值的影响,科学家的伦理责任。一、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价值的影响科学技术系统对伦理价值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就消极方面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无上的权威,这种权威动摇着传统的伦理规范。传统的伦理规范是建立在对自然的崇拜的基础上,尊敬以自然为中心的过程(人性,人的自然实在等)的系统。而科学技术活动是自然的介入、干预。以科学为基础的伦理要求直截了当地介入自然过程,应用关于支配自然的规律的知识引导行为,以根据技术方案组织起…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到:“我们不仅要从科学理论上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要把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科学奖励制度与方式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分析科学奖励制度的概念与历史演进入手,概述了国内外科学奖励制度,较为详细地研究了科学奖励的各种方式,最后探讨了科学家的行为动机,并指出建立和健全科学奖励制度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计量学与同行评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6.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础性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重大。科学素质不仅体现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体现人才所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体现人们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责任与道德: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科学的责任与道德问题受到世界科技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国际科技交流中经常提到的话题,特别是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界面上,科学的责任与道德已经被看作是科学对社会的承诺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由于涉及面广,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很多,所以,也是一个讨论和争论的议题。  相似文献   

8.
9.
科学的责任与道德—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文提出的科学的责任与道德 ,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与研讨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科学的内部标准与社会标准。从科学内部标准看 ,坚持实事求是、“三老四严”等 ,虽然有共识 ,但应该承认至少中国科学界做得很不够 ,无论在评价、评奖、立项还是在荣誉追求方面 ,不严谨、不严肃甚至“无伤大雅”的弄虚作假比比皆是。对科学的社会标准则讨论的更少 ,作为第一生产力创造者的科技专家 ,应对社会有更大的责任 ,也应有更高的水准。我们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一是物质方面 ,二是精神层面 ,特别是后者 ,科学应该成为时代文化中最活跃、最具影响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西方传统科学(以物理学为代表)以研究事物的静态本体、本质为目标,主要依靠抽象思维和实验方法,其所得结果一般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条件具备时,结果会完全重复。但是,这样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利用科学思想史与现象学科学哲学的资源,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然科学范式:对象科学与现象科学,并用现象科学来阐释中国古代科学的统一性。欧洲近代科学属于对象科学,它用"对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对象存在论的客观概念与客观逻辑来表达事物的客观知识;中国古代科学属于现象科学,它用"现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现象存在论的现象概念与现象逻辑来表达事物的现象知识。通过对元气论、天人合一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给出统一的科学阐释,本文揭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是一种具有独特理论形态的现象科学。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模式是指科学演变和进步的模式,它是关于科学进步和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内在机理的完整描述.通过对科学发展模式从"渐进积累"走向"个人知识"的演变过程的分析,试图找出科学发展模式合理重建的可能出路,以期为科研工作的有效管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科学道德建设与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存浩 《学会》2002,(10):40-43
科学道德建设是涉及科学研究的广泛而深刻的问题,是全球科技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科技界在实践公民道德规范的同时,理应着重加强科学道德建设.重视和加强科学道德建设,不仅因为它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由于它是科教兴国事业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普赖斯与科学计量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普赖斯对奠定科学讲师学学科基础及其推动科学学定量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考察了普赖斯生平和在科学计量学领域的几个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
在小科学与大科学关系的视角下,美国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以小科学为基础、以大科学项目为核心的大科学建制,是经历长期演进、历史地形成的;科研模式具有"自主推动"、"主体多元、高校主导"等特点;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地调整。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赶超中,科学目标相对明确,应发挥"中国特色",大力发展大科学,发挥其带动、提升全局的功能;与此同时,在赶超途中,尤其在接近科学前沿之时,应着力培育并完善广泛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小科学产生、发展的健康氛围,提升并扩展小科学的基础地位,为中国科学提供"涨落"、提供新的分岔点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文化的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撰写“视点”文章,想到了这样一个怪题目,实际是三个关键词的熔合。所谓熔合,是指把两种以上坚硬金属熔化成一体,这正是我此文之意。科学是什么?就是讲究事实与规律。而规律和事实之间是制约与联整的关系。科学就是事实与规律熔合,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所以实事求是构成科学的本质。我曾问李德生:您领导解放军打过上甘岭,成为百姓称颂的“最可爱的人”的集中表现;您又在十年动乱中平息了安徽两派武斗,也是其他领导人无能为力的,毛主席大大夸奖您;在林彪集团要覆灭顽抗的关键时刻,又是周总理指示您作为前线总指挥,…  相似文献   

19.
佛教既是宗教,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随着现代科学的进展,在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中体现出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佛教与科学形成了新的互补、互融的关系科学成为佛教文化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和动力,佛教文化则以人文的、异质文化的因素补偿和激励着现代科学.佛教与科学的跨文化对话,对于促进科学事业和人类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创新与求异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是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变化最烈、发展最快的世纪。发展之快,变化之剧往往使人目不暇接,使人“思难适变”。其中,科学技术在20世纪的迅猛发展,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这不仅仅是因为日日新、月月异的科技成果已大规模大力度地进入了寻常百姓生活,更是因为科学技术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各国综合实力方面所显示的巨大作用。因此,在迎接21 世纪的挑战时,“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种种号召,种种口号已日益成为神州大地、举国上下的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