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播学的方法论意义及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而今,“传播学”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然而,如何深入认识和分析传播学,仍是摆在我国新闻理论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本文试就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影响这一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兴起于美国的传播学作些分析。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启示传播学研究一开始是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首先开展起来的。然而,传播学在形成过程中,把新闻传播现象作为诸多传播现象的一种,将其纳入了传播学的研究领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新闻界》1987年第二、三期上,笔者连续发表了《也论传播学方法论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再论传播学方法论的意义及其局限性》两篇文章(以下分别简称为“也论”、“再论”),论述了笔者对传播学研究的如下认识:受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和特定的社会、政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往的传播学研究在思想和方法上都过于侧重传播现象的社会属性,而传播现象的自然属性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种思想方法使研究者们不得不避开信道等与信息传递这一自然属性关系密切的研究对  相似文献   

3.
在1986年第六期《新闻战线》上,王志兴同志撰文对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他从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影响的角度提出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的根本缺陷在于如下几个方面:一、忽视具体的社会历史而孤立静止地看待新闻传播现象;二、过份强调传播的形式以至忽视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三、忽视了新闻传播的阶级性。笔者认为,传播现象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远非新闻传播所能概括,因而仅从新闻传播这一角度来分析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根本缺陷难免不够全面,要想全面且深刻地弄清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多个角度对之进  相似文献   

4.
传播学方法论引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播学方法论引言卜卫我们通常在两种意义上讨论有关方法论的问题:一是作为体系的方法,二是作为工具的方法。本文主要在方法论的工具意义上讨论有关传播学方法论的问题。一、背景本世纪20年代前,以科学方法检视传播效果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确有许多学者撰文批评大众...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实证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证方法对传播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理论靠实证方法发现、证明、建立和检验。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实证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作者首先区分了方法论和方法,指出前者是作为体系的方法,后者是作为工具的方法。实证作为一种工具,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传播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但是,这种解释和分析有它的规则和既定的过程。为此,作者提出了“研究圈”。“研究圈”由4个要素组成:理论、假说、实证、经验概括。每一项研究可以以不同的要素为起点,但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要受到起点的限制。如果超越这些限制或违背实证的规则,就容易犯方法论方面的错误。作者通过表格进一步说明了实证方法的两大类型──定性和定量的特点,比较了观察、访问、文献研究、抽样调查、实验等实证手段的优劣。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规则和目前我国传播学研究实证方法运用的情况,提出了实证研究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6.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传播学方法论角度,将传播学研究划分为三个学派,分别对它们的形成背景和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三个方法论学派的任何一个,都难以充分阐释如此丰富和复杂的传播现象,需要在方法论上相互补充,因为组合的整体力量大于分散力量之和。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的建构及方法论深受科学主义的影响。本文简要回顾这一历史过程,重点反思科学主义对早期传播学的学科建构意义,讨论科学主义建构下的传播学方法论存在的隐患。通过辨析科学主义与唯科学主义两个相关概念,本文对当前中国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描述,并比较中西学术研究环境的差异,认为应该警惕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唯科学主义趋势。  相似文献   

8.
9.
侯凯峰 《东南传播》2020,(3):102-104
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普及,我们乐于追求简单、生动、直观、速成的事物。在选择快节奏、高效率的同时,我们被各式各样的信息轰炸着,吸引眼球的不再是索然无味的文字,而是鲜艳生动的图片,现代人已然进入读图时代。红爆网络的表情符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传递出人喜怒哀乐的感情变化,对表达自身的情感具有文字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会造成表意不明确,弱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文字的使用产生冲击,过度使用还会造成暴力、淫秽等不良信息的入侵,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因此,笔者以局限性为切入点,在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尽可能提出解决方法,从而为表情符号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传播学方法论的第一次冲突及其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播学发展史中 ,有关传播学方法论的第一次冲突发生在 2 0世纪 4 0年代左右 ,代表人物分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多诺和“行政管理研究”的创始人拉扎斯菲尔德。这一冲突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它是传播学研究中经验的方法和人文的方法的首次交锋 ,以合作及合作破裂的方式暴露了一些本质性的问题 ,并对传播学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智慧 《青年记者》2017,(11):66-67
全媒体直播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是指将现有的媒介手段有机组合成一种多维的立体式报道平台,用更高效且生动的方式进行现场直播.全媒体的信源和落点同时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能够实现传播内容、渠道和功能等多个层面融合,使用户能够从任何终端获取信息.随着“两微一网一端”的发展,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已很难满足受众的信息消费诉求.全媒体直播对多种传播技术的融合式运用,产生的集约性放大效应,能够全面满足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给受众最大限度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使新闻信息有效渗透到受众的接收终端,提升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传播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赫 《青年记者》2006,(10):82-83
功能强大的“蜘蛛”系统为互联网搜索引擎向人脑延伸提供了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3.
于丹由于在央视《百家讲坛》的表现不错,受到不少观众的追捧,因而火了;十博士因为不满于丹的治学方式,因而恼了。基于这种现象,笔者写了一篇博文,叫  相似文献   

14.
综合了互联网及电视优势的IPTV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出现的一种媒体形态.通过给予受众或用户较大的选择权、参与权和主动权,使传播主体及客体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本文从传播对象、传播特征、传播模式以及赋予传播内容平台新的契机等视角,分析了IPTV发展带来的传播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从电子红包的SOLOMO传播实质出发,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语境下的电子红包和作为社交场景入口、多屏联动中的电子红包使用情况,并运用"使用与满足"、"议程设置"、"传播的仪式观"三个经典传播理论分析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子红包使用行为,最后将电子红包置于整合营销的理论下进行考察。通过分析电子红包的场景传播实质,解读电子红包的传播学意义,并对电子红包的未来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现状,其主要的研究围绕变革与规范、总结与反思、深化与发展的主题进行的。因而,中国的传播学与新闻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从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元、深入、前瞻"的特点。其未来研究将会更多地体现出中央领导的报告的相关精神,更多关注社会现实和公众需求,创新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新闻史来看、经济新闻就贯穿了整个新闻史。报纸一诞生,就把传递商情作为其重要内容,从意大利的《威尼斯公报》到中国近代《上海新报》、《新闻报》,都体现了这一点。经济报道起初主要是经济信息,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剧、受众层次的提高、可接受信息的多样化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深度报道便成为经济新闻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深度报道最初的发展形式──分析性新闻兴起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由于“新政”期间政治、经济改革的冲击,国内各经济集团之间相互依存日益加强。这样老式的新闻处理就…  相似文献   

18.
陈坚 《网络传播》2009,(12):57-57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出现的“网友曝”冲破了媒体对新闻源的“垄断”,同时也有了民间老百姓的声音,从而在我国新闻史上开创了一个老百姓有较自由地发表言论的新时代,我认为是具有革命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十七次互联网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内地上网用户总数1.11亿。比2004年末增加了1700万,网民普及率达到8.5%,其中宽带上网网民数为6430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2150万人,增长率为50.2%。而拨号上网网民人数、专线上网网民人数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带上网计算机数首次超拨号计算机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渐渐地将注意力从电脑转移到手机上,开始步入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并产生了全新的传播模式。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可揭示出这种全新的沟通模式对传统模式的冲击以及对人们消费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