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和日本是一海相隔的邻邦,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都广泛地存在着中日两国同字同文的看法,其实,中国和日本的文字差异还是很大的。日本汉字既有在字形上完全照搬中国汉字的,又有模仿中国汉字自创的,既有在含义上没做任何改变的,又有含义大相径庭的,既有模仿中国古代汉字发音的音读,又有日本固有的训读发音。通过对中日两国汉字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分析日语汉字。  相似文献   

2.
汉魏六朝碑刻双形符字、双声符字既有历时传承字,又有共时新造字,是汉字意音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比较研究表明,双形符字是汉字形声字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双形符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是形声字形义优先的反映;双声符字是汉字表音化的体现和文字讹变的结果。研究这两类文字现象对于丰富汉字结构理论,探讨汉字形体结构理据,考释古文字与隶变之后异体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汉字小议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年代最久的一种文字,考古发掘表明,从早期的象形文字到现在已经有6000多年了。汉字是世界上最稳定的一种文字,楷书出现于东汉末年,至今仍然是日常应用的正式书体,这就为后人阅读古代典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形字。这种字形能够传达丰富的信息,既有猜读的可能性,利于阅读;又有联想以至想像的余地,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汉字还是世界上最简明的文字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段,汉字基础构形元素的分布情况是不一样的。作为文字系统的基本构形材料,其自殷商时期开始已经发生内部调整。睡虎地秦简文字继承了旧传统的正体,其大部分的基础构形元素承袭西周金文而来,并在其文字系统内部扮演着重要角色,保持了汉字的传承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该文字的基础构形元素也发生着一些变化,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5.
汉字性质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汉字的性质,至今仍有许多歧见。根据汉字的表音性和表意性,证明“语素文字说”和“语素一音节文字说”并没有指明汉字性质问题。实际上,文字类型可以分为标音文字和标意文字,标意文字又分表意、意音、纯粹的标意三种类型。汉字在甲骨文、金文阶段以表意为主,篆书阶段以意音为主,隶变后逐渐向比较纯粹的标意文字发展,现代汉字可以视为带有少量标音成分的标意文字。  相似文献   

6.
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是当代存在的两大不同的文字体系。承认这个事实,就应该承认研究汉字的科学与研究西方拼音文字的科学具有不同的内容、地位、学术价值。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人对文字的重视程度超过语言,所以,研究汉字的学问发生很早,历史悠久,典籍众多,而且把属于语言范畴的音韵和兼具文字、声音的训诂都归入文字学。  相似文献   

7.
日文汉字对中国人来讲,既有方便快捷的一面,也有扑朔迷离、误导思路的一面。我国人民创造的文字,陆续传入日本后,是怎样为异族消化、吸收、利用的?失真程度如何?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化?如何发展至今?日文汉字与中文汉字到底是不是一会事儿?文章探讨了日文汉字的历史渊源、发音演化、我们学日文汉字时怎样理解日本人的思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水文”中的数目字与干支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文是贵州省水族人民用来书写他们的经典“水书”的一种民族古文字。水文对普通文字学研究有着极大的认识价值,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既有本民族自造字又有从汉字借用的字的“拼盘文字”。水文的数目字与干支字既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个性,从对这二者的现察、分析与研究可知:一、水文的自源字早于借源字发生;二、文字的传播往往经历了被改造之路;三、借源文字往往多异体字;四、某些借源文字如水文往往有“自源字”与“借源字”两个系列的文字。  相似文献   

9.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在社会的构筑和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汉字以其优美的形体和精深的内涵独立于世界文字之林。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真草隶篆行、印刷美术等多种形体,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美学观赏价值,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有识之士断言:21世纪汉字汉语将大兴于世,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现象就是有力的佐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人类文字中唯一的老寿星 ,在世界上 ,曾形成了“汉字文化圈”。然而 ,它曾一度缩小了 ,但现在又出现了扩大的趋势。今天刊登的这篇文章 ,以翔实的材料 ,介绍了汉字在世界上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规范汉字书写课中要渗透汉字字源学的相关理论。就字形和偏旁关系,以字源学理论进行渗透,举例说明了五种关系:同字源、同位置;同字源、异位置;同字源、异字形;异字源、同偏旁;异字源,同简化。  相似文献   

12.
《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汉字节目的热播,激发了更多民众汉字学习的热情,也引发对汉字教学的一些反思。现立足汉字教学的现状,结合汉字节目中一些汉字书写现象,主张汉字教学要有层级目标,并提出将汉语教学与汉字教学相联系、字形教学与字理教学相联系、个体教学与系统教学相联系的统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由政协委员的一份提案引发了简繁汉字的又一次争论,这次争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汉字简繁的第二次比较激烈的讨论。分析这次简繁之争的背景,梳理近年来“挺简”、“挺繁”主要观点,可以明确:目前,在中国大陆,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尊重文字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简化字为国家规范汉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伟凡 《培训与研究》2008,25(11):27-28
汉字是单音节文字,但在中国的民间流行一些人们创造的多音节汉字。本文从多音节的视角探讨了“酪”、“蛊”、“铨”和“闹”这几个字。这些字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节省了信息储存的空间,增强了汉字的表现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汉字研究存在的缺失出发,探讨关于汉字美学方面的一些问题,试图为汉字教学与未来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参考汉字学、心理学等学科核心期刊或报纸的有关研究成果,讨论了近三十年的汉字认知方面的研究情况。这些成果大致分为汉字本体与汉字认知研究、汉字教学与汉字认知研究、汉字认知生理因素研究、汉字认知心理特点研究、汉字认知与信息处理研究等。其中研究汉字结构认知和研究认知心理因素的论文偏多,特别是汉字认知的大脑效应研究,这些大多是通过提出假说、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的,得出的结论比较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从汉字教学的角度来看,楚简新字有字理初显,字理益显,字理另显三类,通过分类例说,可以为汉字的教与学提供一批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汉字图形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基于汉字的外在结构形式美感和象形文字独特的视觉语意特征,以汉字图形化设计为主体元素的平面设计具有形简、意美、表现丰富的特点。由汉字的视知图形提升到汉字的感知图形,使汉字不再是单纯的叙述符号,它成为情感依附的载体,强化人为的精神传达,以图形构成的表现力强调、夸张某种情感,从而更完美的为表现设计主题服务,给读者带来强烈而难忘的视觉印象和心理印象。  相似文献   

19.
独体字在汉字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本身形体简单,多为常用字,且大多可参与合体字的组合,因此,对外汉字教学中的独体字应该得到充分重视。文章对《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中的独体字进行了封闭性统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独体字的类型、作为意符、音符、记号时的构字情况等,同时也提出了有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汉字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汉字落后论的批判之后,迎来了“汉字优越论”的曙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让 我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计算机汉字输入对标志中华民族文化的汉 字及其发展产生的冲击呢?本文以历史的眼光,纵观汉字发展史,对计算机汉字输入将会给汉字发展产生的影响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