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于一般哲学意义上的关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知与行的范畴定义不同。王阳明从道德哲学的层面上对“知”和“行”进行重新界说。王阳明认为在表象的道德生活世界之上,存在一个道德的知行本体,正是这个道德的知行本体决定了现实的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能否合乎天理的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关键在于能否与知行本体一致。而知行本体的关键在于“知的本体”。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渐增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不断上升,这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中华民族历来强调以“和”为贵,强调处理天人关系应追求“天人合一”为目标。传统思想对现代是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天人合一”的朴素观念仍然对解决当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义。天人应最终走向“理性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由于对目的所包含的各种矛盾关系的不同的理解和把握,便有了外在目的与内在目的之分。黑格尔批判、克服前人在目的观念上的外在、“应当”之僵硬和虚幻,抓住人类行为活动的目的性这一根本特性,深刻揭示、呈现出目的的内在环节,并对目的与工具的辩证矛盾加以精辟论述,从而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客体的客观制约性的矛盾统一于“目的理性”,为后人切实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矛盾关系奠定了厚实的理论基础。对黑格尔“目的理性”的发掘及其运用,有助于批判、冰释现当代西方哲学中价值学说与工具主义所人为设置的目的与工具的对立僵局  相似文献   

4.
儒家道德本体论从世界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独特的民族理性形式。它使中国封建社会“礼义之邦”的明特征凸现,使儒学具有一种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精神价值,其内在矛盾最终导致走向儒学道德本体理论的反面,使中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始终保持一种和谐与中和的状态。这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道义、公正的时候,儒学道德本体论作为一种历史化遗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旅游意识是人们生存和休闲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与理性思考,是我国传统文化系统的精要之一。主要表现为:生命为根本的生态旅游伦理意识、“天地人合一“的生态旅游审美观、自然美为审美最高准则的审美观、“取之有度,用之以时“的生态旅游开发意识以及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旅游观念等。探究传统文化的生态旅游意识,对于充分挖掘生态旅游意识的功能,厘定生态旅游发展原则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走出道德教育的观念误区──让大学德育回到本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出道德教育的观念误区──让大学德育回到本位杨移贻,张祥云大学在应付市场化社会压力的同时,对自己的社会使命──“精神重建、制度创新、社会改造”──应有空前自觉,只有自觉才能觉他。大学之塔必须责无旁贷地擎起理性之灯。基于这种认识,大学的道德教育便不只是...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但却备遭疏失的重要问题,即“理性的颠倒”。它不仅关系到黑格尔何以将逻辑普遍性作为世界的本体和万物的本质、根据之缘由,也关系到如何评判黑格尔理性观念之合理与失误,同样还是我们批判研究唯心论的重要线索。本文指出,通过语言化意谓为共相(普遍性:Algemeinheit)的颠倒,由反思将语言、逻辑普遍性颠倒为客观的本体、本质和实体,是黑格尔完成理性的逻辑本体化之关键。其实,这也代表了唯心论最根本的原理,只是黑格尔是以其完备的逻辑推演的范畴体系表达的  相似文献   

8.
在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中,读者可以看到:自然、人、人与自然,在令人震惊的“树上世界”上演了一幕幕神奇的活剧。作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人类的关怀之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之情巧妙而和谐地糅舍在一起,由此启迪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弄清“我们将如何生活”。  相似文献   

9.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域下考察先秦儒家与马克思思想体系,比较分析两者的特点,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先秦儒家与马克思均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前者基于我国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侧重于人对自然的顺应,道德色彩浓厚;后者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侧重于人自身价值的实现,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先秦儒家“天人合一”“中和”“尚俭节用”等思想与马克思视“人与自然之关系”为“人与人之关系”的思想,均被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所继承。此外,这两种生态思想还蕴含丰富的美学、伦理学内容,这或可为我们进一步沟通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危机的背后是一种价值危机,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误置。生态伦理学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种拓展意义上的伦理关系。生态伦理学思想在价值诉求上,从二元对峙到共生共荣,达到一种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生存状态;在价值基点上,将道德关怀从人际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强调对一切自然存在物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在教育活动中关注生态伦理价值信念的养成,一方面要遵循自然,防止理性的“滥用”;另一方面要敬畏生命,警惕盲目的“崇高”。  相似文献   

11.
可以说,旧哲学的出发点是实体或本体,行两极性、中心论之思维;新哲学的立足点是关系或价值,讲相关性、共生论之思维。为此,21世纪面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之离合与抑扬,作整体的、历史的与理性的反思。尤其对马克思的“为我而存在”的主体性原则再阐释更具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进而看出:人与世界关系是对象性和“为我性”的统一;实践是历史哲学的“普照之光”,是编织人与世界关系之网的纲目;马克思的实践观同时贯注着共生的思想。本文拟以人与世界关系之维为视角,阐述人与世界和谐发展的新出路:人与世界的共生。  相似文献   

12.
林丹 《中小学校长》2023,(4):7-9+50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之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践行方向。在此背景下,德育应培养人的敬畏自然之心,除了培养敬畏自然之心,还应培养敬畏他人生命之心和敬畏自我生命之心。唯有秉持“天人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人际和谐(处理好人与社会、他人的和谐关系)—自我和谐(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三位一体的生态观念,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正确的培养敬畏自然之心的德育。  相似文献   

13.
理性王国的盛衰──认识论转向与西方前期现代美学王一川本文拟从“理性”权威的盛衰历程,考察17──19世纪西方美学理论的演变线索,着重阐明美学的演变对“理性”权威的盛衰的依赖关系。“美学之父”鲍姆嘉通说过:“低级认识能力不需要用暴力强制,而需要稳妥地引...  相似文献   

14.
在哲学辩证论中,除了对立统一原理,最具哲学方法论意义和哲学价值论意蕴的莫过于否定之否定原理了。然而,长期以来,哲学“原理圈”,不仅对否定之否定原理的理解存在着种种偏差与误解,而且,在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方法论层面,也有着种种欠缺与疏漏。在拙文《论“实践-辩证理性”范式中的否定之否定》中,我们已经基于“实践-辩证理性”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崭新范式,讨论了否定之否定原理的对象、实质和主要内容等①。本文试图继续遵循“实践-辩证理性”来讨论由否定之否定原理转化而来的哲学方法论。一、否定之否定具有宏观总体性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整体、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类的今天和明天,提醒人们既要考虑到自身的生存,又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存;既要顾及眼前的发展,更要顾及长远的发展。人类只有认清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与环境和谐共处,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未来的行为,直接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幼儿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科技勃兴与理性高扬的时代,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失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的人的工艺流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照料人的心魄”乃教育之真义所在。美育以其自身的魅力统领教育,以其基本精神渗透于教育,从而促使教育意义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生态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集中体现为对“如何认识和处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的“中国式解答”,其要义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独特的生态观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哲学根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价值取向,以“建设美丽中国与清洁美丽世界”为发展目标,以“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为通达路径,形成了完整逻辑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也为后发展国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在语言本体论层面上,从人与自然本体而非人与人之间关系角度出发,把语言与人相互作用活动中的“言”视作本体之“道”。诗歌作为一种本真的语言活动乃是大道在人-言之际的双向运作,既是大道(言)向人开道成道而由无声之音向人的有声之音转换生成的运作,又是人向大道归本而对道(言)之说作出诗意应答的运作。海氏开启的本体论诗学批评在现代处境中有重大的生存论意义,同时对汉民族古典诗学批评研究极具启发性。一种本体论的诗学批评可为汉民族精神在汉语言中的生成开道铺路  相似文献   

20.
《礼记》和谐生态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礼记》从宇宙高度以“礼”作为世界万物和谐共生的基础,其基本概念是“和而不同”,它是保障生物多样性、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基本前提。《礼记》以人为基点来保证万物和谐共生的基本观念是“仁爱”,不仅“爱人”,还要“爱物”,是“合敬同爱”、普爱众生。《礼记》处于国计民生的长远利益考虑,要求人们对一切资源要“取之有度,用之以时”,适时发展农业,这是一种对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举措。《礼记》所赋有的和谐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当代人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与整体和谐观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