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38页~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感知锐角、钝角的特征,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角、剪角、画角、作角、评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对简单图形认识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及长方形、圆形、五角星等形状的纸片一套。过程实录:一、导入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老朋友,你们想见…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一、认识锐角和钝角,并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在认识锐角和钝角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集体讨论等手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和全面看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2.认识平角、周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3.通过观察、分析、判断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探究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各种角的概念。教学难点: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相似文献   

4.
角的分类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41页例2、例3.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一些物体图案.如:北京天安门、上海东方明珠塔、树枝、塔吊、折叠扇、圆形钟面等. 学生一一指出这些物体图案上的角,然后课件隐去物体,屏幕上只显示学生已指出的角的图形,如2个直角、3个锐角、3个钝角等,并标上序号. 同学们指出的都是角,回忆一下,分别叫什么角?(直角、锐角、钝角)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一、认识锐角和钝角,并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二、在认识锐角和钝角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集体讨论等手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和全面看问题的意识。三、通过对锐角和钝角所组成的图案、图形和图画的观察与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基本图形的美丽和广泛的应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王荣森 《辽宁教育》2009,(7):120-122
教学内窖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上册第二单元第24~25页"旋转与角".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并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对话与交流,因此生成性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学过程由师生及多种因素共同把握和推进,过程远比预设和计划的要生动、丰富,也必将会发生更多的意外情况,因而教师的把握和调控就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一、胸有成竹促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的预设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对课堂,教师要有充分的预设;对结果,教师要了然于心;对过程,教师要周密考虑.课例一: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设想:教师想通过射线旋转的演示活动,让学生在认识锐角、直角、钝角的同时,认识平角和周角,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师:角可以看作是同一个顶点的两条射线,其中一条绕着另一条旋转形成的.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旋转,说出这时的角是什么角.教师演示,学生依次报出锐角、直角、钝角.这时一生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疑问:那如果继续转下去,又会是什么角呢?有好几个学生附和:是呀!此时,学生用急切的目光望着老师,老师也一愣——这可是超出了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增加知识点学生能掌握吗?不过,尊重学生就得先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师继续旋转,到两条射线成一直线时,问:...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材简析:通过上一节"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并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节课,旨在使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够根据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并利用直角判断一个角是哪种类型的角.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使用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进行数学交流.另外,学生对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你认识了哪三种角?(直角、锐角和钝角)你能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和钝角吗?(学生画,上投影展示)2.师:在认识这三种角时,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研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使学生学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形成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集合思想和认真细致主动探求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具准备: 投影器、投影片、小黑板、学具卡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形及三角形框架连结处用皮筋捆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投影片1)提问: 1.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  相似文献   

11.
《认识角》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单元教学内容,本册单元是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情境而安排的初步认识角的教学活动。内容包括对照实物上的角;直观认识角的图形,知道角的边和顶点;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角和直角;通过操作活动体会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用不同的直观方法比较角的大小;通过与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和辨认锐角和钝角。整个单元的内容和形式编排更突出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的规律。以下笔者谈谈对本单元的教学感悟:一、看一看,活跃氛围,由生活原型到表象的建立。现…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利用生活情境认识锐角和钝角。2.通过找角、分角、量角、变角、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时如何在“拼角”中凸显“有理、有序地思考”呢,可以通过以下活动设计,加深学生对直角、锐角、钝角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活动前,有效地提问,让学生理清思路观察:观察三角尺,你能介绍一副三角尺吗?都有哪些角?什么是“拼角”。理解:学生回顾三角尺中的各个角,理解“拼角”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2页例6和"做一做"。知识与技能:能用三角尺拼角,在拼角活动中能进一步感知钝角的特点并加深对角的认识。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三角尺拼角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小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拼角活动,进一步认识钝角的特点。教学难点:用两副三角尺拼角。教具准备:投影仪,彩色软磁片制作的三角尺。学具准备:一副三角尺。一、复习旧知,铺垫引领出示一副三角尺,让学生说出每个三角尺各有哪些角。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角的分类”教学既要求学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还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培养能力和空间观念的目的。教学任务较重,要求也较高。为此,必须采用下列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一、在“比”中认识锐角、钝角因为锐角、钝角的定义都是在与90°(直角)相比  相似文献   

16.
[老教案]目标导向:1.在主题图中抽象出角,让学生能正确辨认锐角和钝角,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特征。2.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画一画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角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3.采取不同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一、创设情境,沟通旧知1.用课件出示上海黄浦大桥。师:这座大桥上有好多根拉索,与桥面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角,你们能找出来吗?2.随着学生的回答,在图中用课件动态演示并抽象出各种不同的角。3.复习回顾,沟通角的有关知识。师:从刚才抽象出的各种角中,…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143~14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应用。2.能够按三角形内角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3.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4.感受“美”的数学,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诱发体验师:这是什么角?(活动角分别演示锐角、直角和钝角)生:锐角、直角、钝角。师:在活动角两边各取一点,两点间搭上一根木棒,就得到什么图形?生:三角形。师:粗心的“小马虎”想找出周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瞧!他…  相似文献   

18.
一、困惑——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教材上给出的是描述性概念:锐角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比直角大。这样的概念是不够严密的,尤其是钝角的概念.当学生如果提出大于或等于180度的角时,我们该如何解释,比较困惑...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9—7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出直角的图形的过程,并能标示直角符号,借助直角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能正确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平角和周角。(2)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3)能根据角的度数大小将角分类。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平角、周角的概念形成和对角进行分类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培养空间观念。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