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究竟如何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有的同志主张读写结合,要以写为主,读书是为了写作。我认为阅读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如果读只是为了写,那有些东西就可以不要读了,鲁迅的许多文章、课本中分量较重的论说文,就都可以不要读,因为我们的学生很少有写这类文章的需要与可能。所以我们应该承认读有它相对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知道,阅读和写作各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和写作必须紧密结合起来。读写能力是学生能力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中有写"中的"写"不是目的,而是辅助迁移;"写中有读"中的"读"也不是最终目的。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也形象的揭示了的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该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促写,读写联姻,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3.
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老话题。多年来,我们习惯了边读边写,读后学写。这背后当然有它的学理依据,那就是在模仿中习得,在模仿中创造。读后写,我实践了十几年,我认为其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学理上来分析一下。读后写,就是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体悟文本的表达范式后,再仿着课文的表达范式,结合自己的生活,仿照着写,抑或依据文本的空白,进行想象的写作训练。如学习《詹天佑》一文,体悟其总分的写作范式,学习  相似文献   

4.
关于“读”和“写”的关系问题,古人早有言及。杜甫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讲多读才能写好的道理,是杜甫写诗的经验之谈。但仔细揣摩,又出了问题。杜甫读万卷书,下笔就篇篇皆成章,一篇败笔也没有么?也许对天才的诗人是这样,但其中的艰辛,杜甫没有明说,那就是在“读书破万卷”后还要加上“勤奋练习之”一句。虽不成诗,但道理固然。语文教育学家张志公先生在《掌握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一文中说过:“我们一向重视写。为了写而重视读,读是为了写。”张志公先生对“读”和“写”的关系强调得十分清楚。而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在处理这…  相似文献   

5.
现行语文教材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这些文章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谋篇布局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教学中注意读写结合,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边读边写的方法,不失为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将读作为打开小学生认识作文的突破口,让学生从读作文中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并灵活运用于写作中,这样能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从关注文本"写什么"到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华丽转身,为我们的习作教学提供了极佳的教学契机,找到切入点,充分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地练笔实践,对专项习作训练进行补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写结合,随文练笔就是承载着这样的重任进入了我们的教学,它以其短小、易操作、针对性强、见效快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教材中习作训练的"技术层面"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读写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渗透语文习作实践活动,充分挖掘教材的现实资源,通过加强读写联系的途径,以"读中悟写,以写促读"的形式,减缓习作训练的坡度,以逐步实现学生"自能习作"的目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良好情感。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从关注文本"写什么"到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华丽转身,为我们的习作教学提供了极佳的教学契机,找到切入点,充分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地练笔实践,对专项习作训练进行补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写结合,随文练笔就是承载着这样的重任进入了我们的教学,它以其短小、易操作、针对性强、见效快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教材中习作训练的"技术层面"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读写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渗透语文习作实践活动,充分挖掘教材的现实资源,通过加强读写联系的途径,以"读中悟写,以写促读"的形式,减缓习作训练的坡度,以逐步实现学生"自能习作"的目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良好情感.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语文教学精彩纷呈,但无论怎样演变,语文课堂始终是教师的主要阵地,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把读、听、说、写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呢?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以读带写”与“以写带读”张庆棣(广丰县第二中学)读和写是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两大内容。读是写的必要条件,写是读的重要目的,二者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带有启蒙性贡,以“识字、积累词汇、学习句子”为主要任务,因此侧重点在于“读...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97):49-5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重点以及难点部分。为了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应该采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利用阅读与写作的相关性,增强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然而目前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存在教学策略单一、教学指导具有盲目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小学语文以读促写的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林云艳 《教师》2015,(6):76-7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能够将阅读教学和写作巧妙地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一定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我在读写结合方面的做法有:拟小标题、课文集美、多向假设、课中批注、仿写学用、改写续写等.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很多专家都有过深入的研究。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有必要、也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遵循"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念,主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以写促读"教学法的实施,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合作和探究精神。这样可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思勇 《现代语文》2005,(1):123-124
这里说读就是为了写,必须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语文教学的价值目标或终极目标是创造.而要达到这个目标路径只能是写而不是读,读不是与写平起平坐的,读只是写的附带动作.语文教学理应强调写而不是读.我们说人是会使用工具劳动的动物,而不说人是会吃饭的动物.吃饭只是劳动的附带动作而已.你要劳动自然要吃饭,甚至有人不劳动也要吃饭,就如有人不写作也要阅读一样.显然作为人需要强调的是劳动实践而不是吃饭喝水.前者是创造的辛苦的,后者是本能的享受的.  相似文献   

15.
读和写是学习语文过程中辩证统一的两个阶段,是积累和运用的关系。读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写是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因而读和写之间必然存在着种种对应关系:①读中解释课题——写中练习审题;②读中理解词语——作中练造句;③读中理解句群——作中练句序;④读中学构段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引导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领悟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张志公、叶圣陶等专家早就倡导的事。   因此,在“六段主动式”教学结构中,我们设置了“围绕重点,学习表达”这一环节,体现了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从读中悟“写”的哪些方面,怎样“悟写”,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要体现不同年级段的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 )要求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把握好不同年级听说读写的教学要求。中年级领悟表达的重点是进行段的训练,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准确用词、…  相似文献   

17.
读写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读"与"写"不可分割,只有让两者真正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进步。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加强读写教学的结合,进而达到提升语文读写教学效果以及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从以"写"为引、以"读"为范、以"写"为练三个方面对读写融合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8.
浅谈读与写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一种方式,写,则是把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读,是写的基础,而写,又能更好地促进读。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大量阅读,勤写勤练,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实践中,也有不少学生读了好多文章仍写不好作文,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好读和写的关系,将这两个环节人为地分开了,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正确地加以引导。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谈点自己的看法。首先是从读入手,以读促写。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大量阅读即多读,既指读的篇章多,也指读的遍数多,以至熟读成颂。但应该强调一点,这样的阅读不是指机械的“死读”。阅读课文或别的优秀文…  相似文献   

20.
董红林 《课外阅读》2011,(11):318-318
以课文为范文,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我在教学中,以读带写,以读促写,写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