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摄制的8集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应该说,从拍摄到传播的整个过程,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收效,其影响力深远,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
在2009年12月澳门回归十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这部八集纪录片用影像记录澳门自回归十年以来的风雨历程,用人物故事见证澳门回归十年来发展中的"变与不变",向世人昭示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成功实践,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澳门.  相似文献   

3.
4.
2009年12月20日,正值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两年前,我们这个团队曾成功地创作过纪录片<香港十年>,这对于我们此次拍摄<澳门十年>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又带来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中央电视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摄制了8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在中央电视台、澳门电视台以大覆盖、高频率、多语种向全球强势推出后,在全社会及海外观众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2010年1月底,《澳门十年》即在人文中国纪录片论坛暨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颁奖盛典上荣获系列片十佳称号。本刊特约请该片主创以及部分纪录片研究专家撰文,集结成本期个案,以誌纪念。  相似文献   

6.
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中央电视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摄制了8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在中央电视台、澳门电视台以大覆盖、高频率、多语种向全球强势推出后,在全社会及海外观众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2010年1月,<澳门十年>即在云南腾冲举办的"人文中国"纪录片论坛暨中国电视纪录片盛典上荣获"系列片十佳"称号.  相似文献   

7.
8.
纪录片是把光投到黑暗的地方.黑暗的地方是什么?不是别的,是历史.把历史中黑暗的地方照亮,让隐藏的历史和生活的秘密成为‘敞开'和‘豁亮',使其有价值的东西不被时间所沉沦."2009年,澳门回归祖国已经整整十年,十年沧桑岁月,澳门经历了风云变幻.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弹指一挥间,但澳门十年却蕴含着太多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9.
<澳门十年>讲述了十年来澳门的故事,那些事儿、那些人儿……我们聆听着娓娓道来的讲述,仿佛徜徉在音配画的长卷中……记忆像涓涓细流一样流淌,溢满了爱国的情怀;细节像春日的甘霖一样飘洒,浸润着我们的心田.许多琐事、凡人连接成一串串煜煜闪光的珍珠,折射出澳门回归十年战略与政策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是时代的表情档案,甚至是构成时代表情的一部分.记录重大事件、参与重大活动是中国纪录片意识形态功能的体现方式,从1950年的<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开始,纪录片成为重要节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同<诗经>的"颂"一样,宏大叙事与庄严风格沉淀为一种独特的"颂体",这与它所承担的功能正相契合.  相似文献   

11.
何晓君 《视听》2021,(7):127-129
近年来,纪录片的创作不断向私人叙事转变,私纪录片以私密性、自我化的特点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纪录片.在媒体泛化的语境下,纪实影像被过度消费,于是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关于私纪录片真实性的讨论.《四个春天》用镜头捕捉个体生命的生动气韵,凝视故乡的人与景,在探讨私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来回游走,为观者带来了一场真实、富有诗意的视觉...  相似文献   

12.
主题类纪录片的创作,历来是电视创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类纪录片如何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如何将重大时政题材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本文以反映老英雄张富清先进事迹的纪录片《本色》为例,探讨了主题类纪录片国际化表达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而本文研究的是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从1958年至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后,业界对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展开了全新的思考和实践,其中就包含了对其解说词的应用、作用和特点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下面笔者就纪录片《台北故宫》中的解说词来分析新时期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刘琳 《视听》2023,(5):73-77
乡村记忆是乡村文化的根脉,农民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受益者和传承者。创作农民口述历史纪录片,可抢救性保存我国当代乡村“活历史”,拓展口述历史纪录片创作题材,提供乡村振兴路径借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目前,我国农民口述历史纪录片处于萌芽阶段,在学术水准、艺术表现力和市场影响力方面存在瓶颈。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坚持业内学者的“在场”,提升创作者的口述历史理论与实践水平,创新节目内容和制作方式,强化市场意识,拓宽作品传播渠道,提升作品的话题热度。  相似文献   

15.
"踏踏实实做学问,平平淡淡做人。"这是欧阳宏生教授喜爱的自勉语。2011年6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21世纪中国电视文化建构》,一如其人其志,欧阳教授以谨严平实的行文,整理十年研究所得,系统探讨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的建构问题。《21世纪中国电视文化建构》一书,统编有节、分合井然,从电视本体与电视文化的探索,电视批评的开拓与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这句话在全世界广为流传。2010年10底,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针对我国国产纪录片发展而提出的一项专门文化政策,明确了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方向。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正式开播,这是中国首个国家级专业纪录片频道。纪录片的春天来了,这是纪录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中国电视界出现了一个似乎未曾为社会大众所瞩目的重要传播现象:以纪念和庆祝新中国诞生60周年为契机,为反映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全国许多省、市的电视机构悄然兴起了一股电视航拍热.在2009年底,以"电视航拍"为关键词组,通过百度与谷歌两大搜索引擎进行检索,人们可以发现,因特网上报道中国各地电视航拍消息的中文新闻网页分别达到约396,000篇(百度)和约192,000条(谷歌) 之多.这表明,随着中国各地经济、技术实力的提升,随着航空器、陀螺稳像系统、自动跟踪系统、摄像机制作技术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等方面的进步,航拍作为一种新兴的表现手段被运用到重大题材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中,已经蔚然成一时风气.  相似文献   

18.
李羽 《传媒》2019,(15):67-69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地位上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通过大众传媒塑造国家形象、获得国际认可和文化认同,是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纪录片作为一种能够展现本国文化、传播意识形态、增强国家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长篇电视纪录片<追寻郁达夫>,跟踪纪录了在郁达夫诞辰110周年之际,日本郁达夫研究学者铃木正夫教授陪同郁达夫后人,追寻他的足迹、寻找他的遗骸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