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庆荣 《师道》2021,(4):39-39
2021年2月25日,天津市的一位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说:“你爸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这位教师的言语背后流露出满满的歧视与轻蔑。作为老师应该怎样教育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有教育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很多老师听了这话脑海中或许会浮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屡教不改”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2.
其一,“反客为主”。让学生走上讲台常规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板书,学生做笔记。长期如此,不但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连老师也会觉得疲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妨“反客为主”,让学生走上讲台,在讲授过程中得到学习和锻炼。课前,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定“主讲人”.并指导其备课,其中包括讨论方案、设计思路、整理操作步骤等。课堂上,老师应放下“师道尊严”,走下讲台,以学习者、服务者的身份耐心听取学生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当然老师也不能做“甩手掌柜”,  相似文献   

3.
沈丹 《班主任之友》2022,(Z1):103-104
<正>在教育工作中谈起“推一把”,每个老师都会觉得自己有心得。就像故事中的竞选,在学生犹豫的当口,老师“推一把”,帮助这个孩子勇敢竞选,参与了这次活动。从老师的角度,或是家长的角度,都会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因为老师与家长都认为,抓住机会,展示锻炼,这才是身为学生应该的。有时,“推一把”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成长或是有收获,因为能够被老师关注,想要去“推一把”的孩子本身也一定是有优势的,是老师关注的对象。但是,仅从老师个人的角度出发,一味地“推”是不是合适呢?  相似文献   

4.
学完魏巍《我的老师》,我让学生也说说“我的老师”。学生一听来了精神,顿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并且把话题集中到我的身上。“老师,我觉得你是一个有些孩子气的老师!”一位同学率先发言,其他同学竞相应和。“哦,何以见得?你从哪里看出了我的孩子气,能再说详细一些吗?”我一脸微笑。  相似文献   

5.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次,小学低年级教学研讨课上,做课老师在开课后对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在下面想,学生能答出来吗?这可是二年级的学生呀!事实也确实如我想,学生读完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都说不出来,确切地是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再三问,才有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老师大喜过望,“你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女孩画了幅画,不小心弄脏了,她在上面画了一只小狗。”“你说得真好!”老师又接着问:“结果怎么样呢?”“获得了一等奖。”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  相似文献   

6.
于漪老师在《引导学生打开认识的窗口》讲座中讲到:“把学生的无意知觉引导到有意知觉轨道,这是发展学生观察力的首要方面。”从老师来说,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时,也应变“无意”为“有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无疑是很重要的。要老师对指导观察训练变“无意”为“有意”,首先要对这项工作提高认识。于老师说:“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  相似文献   

7.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一位哲人望着月亮,如痴如醉。他的学生不解地问:“老师,您怎么那么高兴?”老师平静地回答:“我在赏花。”学生很是吃惊:“老师,哪儿有花啊?”“心中有花,眼里自然也就有花了。”  相似文献   

8.
王艳 《语文天地》2015,(5):28-29
“我能读懂文章,做题却无从下手”,“赏析类题目,老师好像讲过,隐约有印象”,“老师讲过的题我会做,一变样就不会了”。学生如是说。究其原因是学生只知表象不知内涵,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讲解,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记忆。可谓是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鉴于此,语文课堂主动权应该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只有让学生亲身实践,才能  相似文献   

9.
尽管做教师的总是哀叹学生见识肤浅,思维僵化,没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却很难接受或承认学生对事物的见解,对问题的看法,甚至习惯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从课本上寻章摘句,按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前几天,去听一个老师的历史课,内容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正当老师讲兴正浓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什么是事变?”老师的回答倒也干脆明了:“事变是指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那日本帝国主义侵我河山,占我国土,杀我军民,这也叫事变?”“那应该叫什么?”“应该叫战争!‘九·一八’事变应该叫‘九·一八’战争。”学生的回…  相似文献   

10.
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学生,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那样会省去很多烦恼。对于那些敢“顶嘴”的“小刁民”往往头痛不已。我却认为,学生“顶嘴”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2007,(7):49-49
心理课上,一位老师端起一杯水,问在座的学生:“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有的学生说40克,有的说500克不等。 老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端住它多久?”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老师们都能积极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让学生读中感知,读申晤情。“有感情地读一读”,成了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本无可厚非,但许多老师让“有感情地读一读”只是停留在布置任务式的表面要求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指导,其结果是学生的朗读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读不到课文的语境里面去,读不出“情”,读不出“美”,更读不出“味”。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小学特级教师霍懋征,虽已80高龄,还要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特地去西部传授教学经验。在课堂上,霍老师问学生们:“你们想做聪明的孩子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霍老师说:“聪明的孩子有四件宝。”随即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聪”字。孩子们睁大眼睛,大惑不解。霍老师指着“聪”字说:你们看,它左边是“耳”代表一对耳朵;右边上面是“”,这表示一双眼睛,右边的中间是一张“口”,右边的下面是一颗“心”。学生恍然大悟,发出会心的微笑。在孩子们的笑声中,霍老师又写下“明”字,说:聪明的孩子单有这四件宝还不够,还要“明”。你们…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学生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统计结果显示,不少学生将关注焦点放在了老师的语言上。“老师,请你表扬多一点”“老师。请你蹲下来和我们说话”是很多学生的共同心声。语言既是表达者的一种心理投射,也会让受众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一次,一位教师正在讲课文《忘我的人》。突然,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站起来问:“老师,什么叫忘我的人?”老师按课文的意思作了回答。这个学生又问:“老师,我是不是忘我的人?”话音刚落,引起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老师调整了一下课堂秩序,认真地  相似文献   

16.
王青 《陕西教育》2010,(6):59-59
一年级新生刚刚入学还不到两周的时间,小朋便成了全校的知名人物。“老师,小朋打我”、“老师,小朋钻栏杆”、“老师,小朋攀双杠”……几天来,每当我走在去教室的路上,总有一些学生纷纷向我告状,好心的老师们也纷纷给我善意的提醒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眼里有世界     
学校请从事学生心理研究工作的卢老师来给大家作《心中有他人,眼里有世界》的报告。报告的地点定在阶梯教室,时间是14点。离约定的时间还有20分钟的时候,卢老师就赶到了阶梯教室。我不安地说:“还要让您在这里等学生们,我们真是太失礼了。”卢老师微微一笑说:“我提前些到是有意图的啊,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8.
谭建明 《广东教育》2011,(12):65-65
我们很多老师都在埋怨学生不讲礼貌。比如,课堂上。有学生在下面小声说话影响其他人,也影响老师上课;课间休息时,有的学生狂追猛跑,撞了路过的老师后。连声“对不起”都没有:迟到的学生径直走进教室.连一声“报告”都没有,等等。  相似文献   

19.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一个中学生认为: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用不着大惊小怪。针对有些老师激烈反对“早恋”,一发现男女同学交往密切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这个学生说,该不该谈恋爱是感情问题,与道德无关。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信学生能处理好他们的感情,不要过多干涉。一位中学的团委书记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  相似文献   

20.
近日,我参加了县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听评课活动,参赛的16名教师都是各镇层层选拔的优秀选手。课堂上,老师们都能积极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悟情。“有感情地读一读”成了赛课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本无可厚非,但许多老师让“有感情地读一读”只是停留在布置任务式的表面要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