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在信息时代,读者阅读的多样性、复杂性。全开架借阅的服务模式,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在管理读者时,从沟通入手,通过沟通使双方彼此分享知识和快乐,强调了沟通管理,不仅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而且也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需求,同时还给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读者评说《教学与教材研究》编者按:近两年我刊的报道内容和外观设计均有较大的变化。不知这些变化读者是否满意,为此,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读者评刊。许多读者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热情的肯定,有的读者指出了我刊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十分有益的建议。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十...  相似文献   

3.
探讨高校图书馆读者违章行为的表现形式,剖析了读者违章行为的成因。重点提出减少和防范读者违章行为的设想及措施:深化对读者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读者的社会公德意识;完善和执行图书馆借阅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借阅环境;提高图书馆员的素养,改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归化与异化一直是翻译界急诊的话题,本文运用奈达的解释理论,讨论了归化与异化对立统一的关系。指出翻译工作者考虑读者的反应,根据不同读者的要求,采用有所侧重的翻译手段,达到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感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在数字化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表现出的变化特征,并以我院图书馆为例分析了数字化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实践。同时认为,建立与数字化图书馆相适应的读者服务工作体系,是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感动与困惑     
西方的接受美学认为,阅读任何文学作品,读者的心中都存在着一个“前结构”,这个“前结构”是由读者阅读时当下所处的人生境况及读者的人生素养、知识结构等等所决定的,作品的意义则产生于读者“前结构”的阅读制约之中。每个读者的人生境况、人生素养、知识结构是在不断的变动之中的,所以,每个读者对每部作品的每次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与感受,也因之使得作品的意义处在一种不断的生成之中。我在这次重读《麦琪的礼物》时,就很深切地感觉到了这一点。以前读这部作品,很是同情作品主人公因物质贫困而带来的悲惨命运,也很是佩服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互动的表现形式,探讨了图书馆如何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以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读者调查与市场开拓成常福当前,在报刊市场竞争中,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工作是,要注意开展科学的读者调查。读者调查虽然不是直接作用市场的促销手段,但却能根据读者的群体意愿,改进报刊,最大程度地实现读者对报刊社会角色的基本期望,最终使市场推销中表现的“让读者...  相似文献   

9.
根据接受美学和阐释学理论,译文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译文读者在译文的理解、接受过程中居中心地位。译文读者通过阅读实现了译作的意义,承认了译者的翻译实践。同时,译文读者对译者的翻译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译者实时的翻译实践激动中,而且也体现在其历时地对原文的的选择和译文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是读者的能动作用也存在某些局限。  相似文献   

10.
读者,既包括客观存在的读者,又包括主观想象的读者,前者的存在不依赖于后者,而后者的形成则以前者为基础。当作者发现文章的既定读者对写作有帮助时可以时时想着读者,但当作者发现读者难以应付时可以把自己当成读者,以便暂时摆脱束缚,及时捕捉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员的素质。读者是馆员最重要的工作对象,因此,馆员与读者交往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改善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高校图书馆主要读者是学生和教工。而且21世纪的学生读者大多是独生子女,与20世纪的读者群体相比。他们具有新特点,这也给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图书馆中,馆员与读者的沟通,能使馆员了解读者的基本情况,从而准确把握读者的信息需求,便于读者了解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内容和项目、借阅规则及馆员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等。双方沟通的最终目的,是馆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而读者能满意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中心工作,为读者服务是其根本任务。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探索读者的阅读规律,对于搞好读者工作,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在哪里与文本对话 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一方面读者总是从自身接受视野出发选择文本对话,另一方面文本则以意义空白与未定性的基础结构召唤读者对话。显然,一个文本适合一部分读者的视野,但未必能进入另一部分读者的视野。同样,一个文本有多个层面,也并不是所有的层面都能自动地进入读者的视野,读者往往只选择与自己接受视野相应的层面对话。  相似文献   

15.
要谈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印象,唯一的权威发言人当然是读者,而且是未来的远离本世纪的读者。我把读者分成官方读者、民间读者、专家读者三大类别。官方读者总是想要占据现时的主流地位,它可以运用新闻、颁奖等实际的手段来表达对文学的看法。民间读者一般的眼光是向下的、从俗的,但它也厉害,经得住时间检验,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也。我们这种笔谈,充其量不过是发出一丁点儿专家读者的声音,最不作数,太专门出,不免苛刻,还有一个弱点是充满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依我看,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是一种“转型的文学”。它十分地…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图书馆的文献提供服务,信息开发服务,参考咨询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服务工作是对传统读者服务工作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曹雪芹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尊重读者的阅读选择,能和读者平等相待。他重视作品的愉世功能和审美功能,体现了“著书当为读者谋”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宣传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图书馆做为一种社会文化设施,承担着重要的宣传任务.它是整个社会直传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论读者工作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的宣传工作逐渐被认识并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和提高,读者工作伴随着直传工作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没有直传工作的深入和提高,就没有今天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它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使读者医务工作向更高的水平迈进.作为今天的图书馆,意识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正确理解图书论宣传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后经典叙事学克服了把读者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的局限,吸收了读者反应批评、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成果,强调读者在阅读中对文本的建构作用,读者阅读时身份和阐释语境的作用,从而使文本的叙事分析具有了动态性与多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多元解读的“界”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多元解读” 文学解读从其本质属性上来讲,是主体间性的对话,是主体间性的一种寻求心灵交流的活动,是读者与文本双向活动的一种解读反应过程。文学解读的这种本质属性,确定了读者在解读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说明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并非单方面的对象性解释,而是读者与文本的沟通,是读者经验与文本结构的探究与再创造,它表明解读是一种主体能动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