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郑伟 《文教资料》2014,(21):89-90
文章从当前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属性存在的不同认知和盲目的排斥入手,结合当前教师实际处境分析了不同时期教师被赋予蜡烛、春蚕、园丁、导游等角色的利弊。指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和需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完成"园丁+导游"的"进化",向教师专业化不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教育中.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描绘通常有以下几种。园丁角色、春蚕角色、蜡烛角色、一桶水角色。那么,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相似文献   

3.
睢瑞星 《考试周刊》2011,(20):213-21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自古以来,罩在教师头上的光环就有数不胜数,一方面表现出人们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期待值有多大。《蜘蛛侠》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你的能力越大,你的责任就越大。”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有着许多令人动心的形象比喻,例如把教师比作默默耕耘的园丁、无私奉献的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在新课改的今天,这些传统的角色能否适应教育现状?我就此分别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张桂凤 《教师》2008,(20):32-32
在以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教师冠以诸多称号,如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对教育观的提升,这些称号逐渐褪色。新课程需要历史教师尽快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以适应新课程的深入开展。重新反思历史教师的角色将成为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当好新时期新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人们常常把教师隐喻为“蜡烛”,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的,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有的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为它的光太微弱了。蜡烛一味燃烧,会越烧越短,不能加能,终有熄灭的一天。还有人把教师隐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教育质量观看,工程师论似乎暗示了一种固定的、统一的质量标准。教育被作为一个大工厂,  相似文献   

7.
历古以来,教师的角色总有众多的定位,表达了人们对为师者的尊重和期待,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所有这些都表达了世人对教师工作的认知—奉献和塑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待教师的职责和角色有了新的期待,教师除了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道德指引功能,除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启明灯的作用外,还被赋予了更多的角色期待。特别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兴起,中职和高职学生的特性,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又有了更多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中高职院校的一线英语教育工作者,对其更是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教师"园丁"角色、"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和"蜡烛"角色的寓意及行为表现进行了简要描述和分析,认为传统教师角色强调教师社会责任,忽视教师个体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教师权威性,忽视教师与学生合作关系;强调教师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强调教师知识传递性,忽视教与学过程中的知识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由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支持者"。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以其在教学中的角色行为和角色观念来体现的。反思是教师成功转变角色的前提条件。教师既要对角色行为进行反思,更要对制约行为的角色观念进行反思,同时还要对角色转变本身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邵冰 《成才之路》2011,(12):63-63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也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视为经验的观点进行重新审视,从传统的课堂传授者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在过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已经给教师冠以诸多美名,如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观的提升,让这些美名逐渐褪色。新课程在给教师带来严峻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被普遍接受,尽管人们日益认识到了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作用,并且不遗余力地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角色没有引起普遍的重视,对教师本身没有加以充分的关注。教师认知和教师发展是教师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的发展是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自觉,是对专业教育改革的挑战和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大学教师角色的繁杂定位和讨论中,需要理性把握大学教师的"本真"角色。大学教师首先是"人师",其次是"经师"、"文化师"、"事师"和社会发展推动者。高职院校的教师与传统大学教师存在细微的角色差异,但角色的基本内核与传统大学教师一致。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充当好技艺传授和训练的技师角色外,更应该履行好"人师"职责,把育人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根本追求。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是具有人文素质的学者,更应该能成为大师。  相似文献   

13.
梁维倩 《教师》2014,(32):102-104
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传道、授业、解惑"的社会角色,为文化的传播与知识的创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教书育人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普遍认识。这一认识既肯定了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指明了教师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传道者。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新的教师角色应运而生,教师角色混乱。然而,这些新提出的教师角色最终也是服务于教师"传道者"这一根本角色的,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教师本质角色中的应有之义。但教师的本质并没改变,教师仍然是传道者。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教师角色的总体性观照及其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教师角色及其变迁的研究主要存在四种视角和背景:教学观变迁及其实践、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等时代要求、知识状况的变化。这些看似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背景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的联系,那就是知识观及其转型。随着西方学术中传统的"超个人取向的并缺乏个性和主体性的"角色概念转向"个人取向的并以主动性和能动性为行为动力的"角色概念,本文将教师角色界定为"基于对知识观的理解和解释基础上教师的自我行动"。探讨当前的教师角色变迁最重要的是转变定位教师角色的方法论立场,即由集体主义方法论向个体主义方法论转变。因为只有站在教师个体的立场上认识教师,文中所提出的诸多教师角色变迁的取向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6.
教师形象之变迁—从教师的隐喻性陈述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炜 《教书育人》2001,(23):32-34
按照著名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的见解,人们往往使用三类语言讨论教育问题,即定义性陈述,口号性陈述与隐喻性陈述。对于学校教育活动积极参与者的教师,人们同样以隐喻的方式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注。“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园丁”“教师是导航者”等等,都是其中较为著名和典型的陈述。这些隐喻性陈述背后隐藏着怎样深刻的含义,本文尝试着对此作一番剖析。一、古代社会教师形象隐喻———蜡烛论蜡烛论这个隐喻由来已久,古人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那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蜡烛,燃…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角色一直是人们热心研究的问题.从“蜡烛”角色,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到“园丁”角色等等.一方面,对教师的劳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传统教师角色的局限性.鉴于此,笔者在课程改革的数学教学观的指导下,从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出发,对本次数学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师角色转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受到了新的挑战。试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及实施的阶段进行探讨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教师角色进行新的定位,旨在推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发展,并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人们都对教师怀着无比崇敬之情,并用“蜡烛”、“园丁”、“伯乐”、“工程师”等称谓比拟教师,这反映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教师的不同认识。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看似恰当的隐喻性称谓非但不能再对教师形象做出科学解释和准确定位,反而使人们对教师形象产生了心理定势和错误判断,这对教师本身素质提高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当前有必要对教师形象进行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在大众传媒中基本上是一种正面、阳光、崇高的形象,为广大社会成员高度认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等隐喻都在诠释着教师形象的伟大,这种具有"圣化"色彩的教师形象往往使我们对教师产生一种片面的理解,"高""大""全"成为他们的标签。然而,近年来,我们开始怀疑、质问、迷茫,关于教育行业的负面报道逐渐增多:教师强奸学生、校长桃色事件、乱收费、乱摊派、招生黑幕、教师殴打学生……以至于一旦长时间没有这样的报道,我都怀疑新闻工作者们是否有渎职的嫌疑。教师的形象已经从神坛走到了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