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规定: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本文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进行了探讨,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2.
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与实行依法治国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两者有机统一于人民的利益、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理解和执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新时期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既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也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实现依法治国不能脱离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依法办事和党的领导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但在依法治国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依法治国为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途径,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在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中,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一致的,但来自"左"、右两方面的人怀疑甚至否定这一论断。他们表面上各执一端,但实际上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是否符合西方宪政为判断标准。判断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否一致的唯一标准,不是西方宪政模式,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党的领导是否取得了双赢。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最根本的保证,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以来,许多理论工作者对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但是,也有不少理论工作者不能全面、正确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割裂开来研究问题,用西方法治理论来裁剪中国的依法治国,存在用法律权威代替党的领导权威、淡化党的领导的思想倾向。这有背于依法治国的实质和目的,不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其实,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共同统一于人民利益,并不存在谁统治谁的问题。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必须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首先要改善党的领导,转变党的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司法独立是依法治国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三位一体地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党的领导是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是目标,依法治国是保障。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实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才有前提,党的领导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依法治国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辩证关系 ,探讨将党的领导纳入依法治国轨道之中的根本方法 ,以便更好地理解党在新时期的治国方略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优良传统。主要包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作用的理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目标、主导内容、主导方法等内容。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主要特点是:在主导目标上强调统一性和长远性,在主导内容上具有思想批判性和民族性,在主导方法上重视继承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新时期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论断和要求,形成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邓小平文选》中汇集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大量论述,以《邓小平文选》为线索,回顾我党几十年制度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重温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重新贯彻基本制度、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建设思想,对于我党在新形势下重视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应付风险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他们分别所处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作为党的领导人为此还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观点.认真学习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请示报告制度。请示报告制度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党与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在新时期,它仍然存在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它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有利于推广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完善党的干部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6.
列宁晚年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党的建设提出了“适应群众”、划分党和苏维埃的职责”、“加强集体领导和监督”等原则,反映了共产党从领导人民革命到领导国家建设的地位变化所产生的调整党同领导对象关系,以及加强党的民主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它启示我们,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关系,把巩固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思路逐步转变到强化执政意识的轨道上来,形成作为领导党的主体性与作为执政党的客体性相统一,以及承担改造社会的无限责任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有限责任相统一的意识;同时要正确处理党的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思路集中到加强党的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来。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迎接加入WTO带来的挑战、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的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定位,找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要以工会组织为有效载体,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从1956年9月党的八大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社会主义建设前期,中国共产党在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正确发展趋向和错误发展趋向交织与共存的现象。其中,在党的八大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党的教育指导思想曾表现出一个正确趋向的良好开端。可是,自反右派斗争之后,错误趋向开始抬头。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国民经济调整期间,正确趋向有所回升。但是,从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后,错误趋向再度占据主导地位,并导致在"文革"期间的严重泛滥。即便如此,党内健康力量也并未放弃恢复和发展正确趋向的努力,终于在两年徘徊时期从教育领域突破,率先展开拨乱反正,使正确指导思想获得确立,迎来了"教育的春天"。  相似文献   

19.
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将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党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不折不扣全面贯彻实施。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才能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