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戚小冬 《考试周刊》2013,(17):90-91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运动和对抗运动为形式的中国民族体育运动。在古代,武术是为军事服务的,它是战胜对方、保护自己的有效武器。在民间,武术是人们用来锻炼身体、防身自卫、保家卫国的方法和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武术这一以技击为主的运动,逐渐演变成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并以散手和套路这两种运动形式向前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新时期武术的实用技击性逐渐削弱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社会的发展、国家体育政策向奥运战略的偏移以及武术运动本身存在的缺陷都导致了武术与实用技击渐行渐远。在后奥运时代探讨武术的实用技击本质问题,对解决现如今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两条腿走路"的中华武术该如何发展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武术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技击价值与表演价值的不同取向,探讨了武术中技击价值和观赏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二者关系的讨论,认为技击是武术的灵魂,不能离开技击谈论武术。而武术的表演价值也不能忽略。在当今社会做为武术人,把握好"击"与"艺"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武术不管如何创新,都不能脱离武术的基本特点,即要保留动作的技击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武术的本质为依据,套路、散手与功法运动为着眼点,分析当今的竞技武术。强调武术的发展要始终围绕"技击"这个本质。从竞技武术的形成及现代竞技武术的三个表现形式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入手,对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证明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的分支,其本质特征应该是技击。  相似文献   

5.
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特有的重要代表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武术套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对武术套路的本质特性——攻防技击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武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技击性由盛到衰这一变化,使得武术套路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运动技术特征,它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内涵也更加深厚。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中的技击性进行了探讨.现代竞技武术是竞技武术套路与对抗两种运动在竞技中的体现,套路主张健身、表演、欣赏,淡化了攻防技击;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作为武术的一部分,同样应具有其本质特征--技击性,但其技击性有随着竞技武术的发展而淡化的趋势.为更好地发扬光大中华武术,体现武术运动的技击性特点,就应该在它的本质特征上发展创新,遵循武术是"武",而不是"舞"的基本原则,使中华武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滁州学院学报》2018,(4):24-27
武术作为一种致力于将对方致死、致残、制服的技击文化,是如何完成养生思维转型的?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维度?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等,分析了武术"由技击到武术、由武术到健身、由健身到健身武术"的演进历程,探讨了武术养生思想中"生命保存、养护、体悟"三个方面的维度。期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武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实现与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8.
武术技击类课程是公安警察院校开展的警察技能与战术基础的重要内容,兼有提高警察职业技能和警察体育发展的双重任务。采用问卷调查法等,对全国15所公安警察院校的武术技击类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认为:公安院校武术技击类课程存在教学内容的衔接性不强,教学课时不足,教学和实践不能有效结合,过于重视动作规格,教师力量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武术技击类课程实施效果等问题;提出了立体构建武术技击类课程教学体系,教学资源系统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组合重视实践教学,增加情景实战教学环节等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心理学方面的有关概念、自我心理状态的体现、身体素质心理训练、技术训练的心理活动、实战时的心理训练以及赛前的心理准备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武术技击对抗中,只有在运动员技术、力量、体能相当的情况下,心理素质才是关键要素;加强武术搏击心理素质训练对每一个习练武术技击的人来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该文还对那些任教于搏击一线的武术教练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描写不仅承袭了中华武学文化的渊源,同时融汇了文学的审美意蕴,达到了较高的美学境界。中国武术历史悠久,门派林立,套路繁多,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而这独特的武术文化,不仅为武侠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依据,也为武侠小说家提供了极为开阔的想象空间。武侠小说家们总是竭尽心智,绞尽脑汁,开创自己的武功路数,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使武侠小说具有了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按种类划分,中国古代体育大致可分为球类、武术技击、导引、角抵、水嬉、骑射、棋戏以及民俗体育.从分支上看,各体育项目各具特点;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各时代的体育风格决定于不同时代的主流文化.另一方面,社会主流思想对中国古代体育影响重大.中国古代体育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对整个世界体育乃至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挖掘、整理、光大中国古代体育,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影响大学生武术课兴趣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武术课的认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学生学习动机以强身健体为主;武术课的教学内容项目较少;男生喜欢技击,女生喜欢动作的表现力;上课人数和场地、器材等因素对武术课学习兴趣也有影响。通过研究对提高武术课教学质量和今后我院武术课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武术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分析前人对武术定义的表述,进一步地巩固武术的认识成果,同时对武术概念的界定问题进行探讨。笔者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武术的内涵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的攻防技击技术是武术的本质特征,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了武术的外延,即学校武术、健身武术、竞技武术。  相似文献   

14.
武术技击是在打人、被人打和防人打的过程中,提高人的技能,体能、智能、意志与拼搏精神,本文从武术技击(散打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中,梳理出五大要素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该运动项目的技击水平和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武术教学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以技击动作为重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具有攻防技击含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漫长的发展史中,武术一直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它的形成,内容和方法上,都体现着中国古典的哲学理念、美学思想、伦理道德等丰富的传统文化。武术技术要求有难有易,运动风格千姿百态。笔者通过武术教学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进行探索,展开研究,为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科学成长、顺利升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角度看,武术既有形而下的存在,又有形而上的存在.形而上层面依附于形而下层面而存在.但武术存在的核心价值却是对武术形而上层面,即对道的领悟,技击是形而下层面中的关键性因素,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因此,有无技击属性才是判断是否为武术套路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武术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武术教学对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具有积极影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情感、健全人格和坚强意志力,让小学生感受中华武术的技击艺术和文化内涵,体会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是受中国历史文化的熏陶并将其吸收而融合发展起来的一项体育运动,但它基本上又未脱离练武的环境。古代中华武术在表演和武艺方面都得到了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武术动作与运动形式及技击性的辩证关系的讨论,得出:套路和搏斗是武术的运动形式,是武术动作的外部表现方式,武术动作是运动形式的基础和内容,运动形式和武术动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踢、打、摔、拿诸法是武术动作的表面特征,动作具有技击性是它们的内在联系,这种表面特征和技击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的角度看,技击是中华武术的本质特征,尽管进入近代以后,武术的技术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技击应该始终是武术发展的价值前提。可是在当今的竞技舞台上,不管是与技击貌合神离的套路运动,抑或戴上护具的散手运动,都给中国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打上了一个问号。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对传统武术的汲取。只有这样,武术才能在历史的交叉点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