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文摘     
《文化学刊》2013,(1):7+29+56+74+80+83+96+121+171+182
现代都市亚文化研究:群体生态朱军在《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9期撰文指出,亭子间文人心态是一种"有组织的游民心态"。亭子间中并不孤单,青年文人聚居在一起形成人文地理学上的"群落生态"。边缘知识人既带有与生俱来的"游民心态",同时在空间上形成聚合效应,进而围绕在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和人格权威的周围,参与社会关系的构  相似文献   

2.
李逵形象从水浒戏到《水浒传》小说有一个演绎和变迁的过程。急躁莽撞作为李逵形象的最基本的性格特征,在元杂剧水浒戏流传的时期就已经定型,这一性格特征延续到了后来出现的《水浒传》小说当中。但是,水浒戏中的李逵和“小说”中的李逵在性格特征上仍然有较大的不同。水浒戏中的李逵在鲁莽之余,保持着自由气质、细心智慧和强烈的正义感;而“小说”中的李逵则具有愚忠宋江、嗜杀成性的恶劣品质。两者之间的较大差异正是读者对“小说”中李逵形象存在争议的原因。本文认为,李逵作为梁山泊的重要成员,始终保持着游民的文化身份,而愚忠首领和嗜杀成性正是古代游民普遍具有的性格特点。因此,《水浒传》作者赋予李逵的这些性格特点,实质上是对其游民品格的一种还原。相比之下,此前水浒戏中的李逵形象是作者理想化的产物。这种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游民的观点态度从认同到隔膜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最近与一帮“新新”文人时不时地混战在一起,生活便有了全新的感觉。 所谓的“新新”文人,这个词语不知算不算是在下的创造,反正是在近日的一次聚会上,在座的都是一帮本埠最优秀的文人与编辑,且都是同性,平时在一起打趣说笑,非常自在。那一刻,笔者忽发奇想,这样一群时尚鲜艳的女性,无论是其行文还是用语,是风格还是内容,都与传统文人判然有别,那么在这“新新”人类满天飞的今天,说他们或她们是“新新”文人当之无愧乎。 笔者的这一全新称呼,让这一帮放浪形骸的女文人立刻有了大呼小叫的机会。 当天下午,笔者在网上致信一女友,说“新新”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的审丑异化现象,极大地冲击着积极健康、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一种社会文化心态风险。新媒体网络传播中以“丑”为“美”的价值观,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把“审丑”作为针砭的对象——通过对丑陋的批判和评价,来弘扬审美和“正能量”。继而审美的混乱与扭曲,为青年审丑异化提供了滋长土壤。该研究主要以网络“热梗”“走红”“出圈”等现象为例,对此种文化“狂欢”的成因、危害与消解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强调“审丑”缘起于网络亚文化形塑下的青年狂欢。针对层出不穷的审丑异化乱象,政府主导下的媒介管控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要净化网络环境,更要防范与化解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文化心态风险。  相似文献   

5.
明初台阁文人的诗序文中,有大量诗学理论的叙述。在诗学内容层面,台阁文人主要探讨“诗言志”“诗本性情”“世运论”,折射出永乐以来台阁文人从诗教传统到政教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政治实用主义的文艺方针。在诗序文形式体制层面,善用“引用”的修辞反映出台阁群体推奉经学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6.
要明代吴中志怪小说在明中期的盛兴昭示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文体态貌及接受史呈现出小说文体在明代嬗变的过程,即由子、史部附属地位到说部独立成熟的发展过程。志怪盛兴是明初文归台阁至中期文权下移后,文人对诗文主流文体"按经受礼"束缚的挣脱;是文人于经义、文章之外的一种有效的才志伸展和建志留名的方式,亦是明中期特殊时代背景下世风和士人心态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中国文学理论 ,2 0世纪“经过了六七十年的冷遇后 ,在 80年代改革开放后就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90年代 ,传统文化似乎迎来又一届‘青春’。”① 自 1 996年西安的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研讨会开过之后 ,赞同与反对的声音都出现不少 ,就我耳闻目见所及 ,怀疑或反对的声音里 ,提出不少古代文论向现代转换的难题 ,确是值得深入思考 ;但有一个声音 ,使我很惊讶 :在我看来 ,“现代转换”也好 ,“失语”也好 ,都是一种漠视传统的“无根心态”的表述 ,是一种崇拜西学的“殖民心态”的显露。②若依此反推 ,让“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继续被“冷遇…  相似文献   

8.
粉色春天     
沈阔 《文化交流》2012,(4):70-74
桃花情结粉色桃花最有中国文人情结。《诗·周南》“桃之天天”,描写其娇艳繁茂态貌。春秋息国国君夫人息妫容颜美丽,被人称作“桃花夫人”。在中国文化中,有桃花色一说。唐诗中“1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名句,以女子相比于桃花。粉红桃色也便象征女性。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文化”的涵义。  相似文献   

9.
《职业圈》2008,(19):102-102
对于身在职场,容易得意忘形的员工们而言,“空杯心态”无疑是一剂心理良药。所谓空杯心态,最直接的含义是指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只有籽渥的“杯子”倒空,将自己所重视和在乎的很多东西以及曾经辉煌的过去从心态上彻底了结清空,才会有外在的松手,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熟知的“商山四皓”从汉代起就可以叫做“南山四皓” ,陶渊明诗文中的“南山”、“南岭”、“南阜”都是在暗用“四皓”的故事。“四皓”精神大致可用“避乱隐居 ,不仕修身 ,待机出山”来概括。陶渊明具有浓厚的“四皓”情结 ,他归隐的主要原因是为躲避当时政治风云可能造成的祸患 ,同时也在等待着出山的机会。陶渊明的“四皓”情结对我国传统文人“外圆内方”集体人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骚体抒情诗"包括收录于王逸《楚辞章句》中汉人模拟楚辞的作品和汉人以"赋"命名的骚体作品,这些作品是汉代文人的个体抒情诗,本文的内容,就是要对汉代骚体抒情诗的时代主题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并由此来解剖汉代文人心态。  相似文献   

12.
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纤公司”)长期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历来注重对员工健康心理的培育。文章通过分析制造型企业员工阳光心态长效机制培育的三层原因,详细介绍南纤公司通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在“组织管理、诉求表达、分析预警、权益维护、温暖关爱、文化推进、学习成长”等七个方面总结并固化形成的一套具有制造型企业特色的典型做法。  相似文献   

13.
两宋是词体建构定型的主要阶段 ,词体观是两宋词学批评中的核心问题。词体这种配合燕乐而歌唱的音乐文学样式 ,在其产生之初其内部就存在着音乐性和文学性、娱乐功能和抒情功能的内在张力和矛盾 ;正是词体的这一内在矛盾决定了词体的发展必然是“建构论”的 ,亦即词体的本质属性是在宋代文人词和民间市井词的雅俗分流、互动及词体文学创作和批评间互动的动态运动中 ,以“尊体”为目的导向 ,建构发展以至规范定型的。两宋词学批评中先后出现了“破体以尊体”和“分体以尊体”两种推尊词体的阐释思路和意向 ,前者以苏轼的“诗之余裔”说为代表 ,后者以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说为代表 ,它们构成了宋代 (文人 )词体建构的两个维度。终两宋 ,文人词虽然主动疏离了民间歌场 ,但未尝脱离音乐本身 ;在词体观念建构中 ,宋人并未以脱离音乐为尊体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当代民谣是一种有价值的民俗的语言文化现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深刻的思想性和精妙的语言技巧,它既是民间版本的“资治通鉴”,也是文人诗歌创作的另类范本,还是诗歌修辞研究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分层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对此进行研究 ,有助于我们深入到具体的文化环境中 ,从而对文化现象有真切的了解。本文以明代的一个特殊士人群体———山人———为研究对象 ,通过山人名号的考辨 ,生成原因的分析 ,阶段性演变过程的描述 ,行为与心态的分析 ,以期对明代文人文化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山人是明代社会的特殊产物 ,在社会的挤压下生存 ,是一个典型的依附性群体。晚明山人成功地将“自适”转化为“闲适” ,这种向内转的文化趋向代表了彻底的世俗化 ,最终消解了晚明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6.
魏晋《高士传》与中国隐逸文化朱子仪“高士”是古人给予隐士的许多名称中较常用的一个,取《易经》“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意思。这里的《高士传》用作总称,包括魏晋南北朝文人编撰的各种隐士史传。蒋星煜说:“隐士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扮演一种最受人家喝采拍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张蔚 《文化交流》2014,(12):70-73
浙江山阴之兰亭,原本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只因东晋王羲之在此就一次文人雅集即兴书写了记事散文《兰亭序》,竟成为历代书家仰慕的圣地.而这纸宽不过两尺、高不足一尺的作品,又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者:围绕其流传与真伪的问题,展开了千年聚讼,形成了一门叫“兰亭学”的显学.  相似文献   

18.
郑孟晴 《文化学刊》2023,(9):239-242
文人与琴一直是一个中国画中永恒的主题,明代画家杜堇的《文君听琴图》中描绘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遇的场景,男女主人公通过屏风相隔又通过琴声相连,其“琴挑”的主题,与明代民间盛行的《西厢记》中的莺莺听琴的场景有着相似之处,以此探寻明代以前“听琴”图像这一母题内在含义的变化与明代文人爱情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苏幕遮”是中国古代“胡乐入华”的典例之一。“苏幕遮”本为西域地区民间的节令娱乐活动“泼寒戏”。据现有文献 ,其最早于刘宋时期传入中土 ,遂流衍不绝。唐初 ,“泼寒胡戏”盛行民间 ,成为一种群众性大型歌、舞、“戏”综合性演艺。开元元年 ,“泼寒胡戏”被禁 ,然“苏幕遮曲”则未绝。从唐至宋 ,文人、民间皆有传辞 ,文体样式则齐、杂言皆具。从唐代传辞内容看 ,其乐流播空间只在市井 ,未及乡村 ,与今存唐五代词调胡乐仅十之一、主体乃华乐正相印证。故今“胡乐生词”之流行说法颇当反省 ,并当认认真真思考和实实在在讨论这样一种观点 :“词体”发生之主要的、根本的依托乃华乐 ,而非“胡乐入华而词生”。  相似文献   

20.
齐松珍 《职业圈》2008,(18):139-140
在中国诗歌史土,苏轼凭着坦荡率真的个性、随缘自适的心态、风流潇洒的气度,开了“自是一家”的新一代词风。文章从剖析苏词特点入手,从词的自身发展和苏轼卓然的人格魅力两方面探求了其词风形成原因及对后世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