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茆晓君 《文化学刊》2010,(2):183-185
<正>派克没到北京之前就说过:"不住上20年,谈不上写关于中国的书。"孔飞力先生通过一些清史资料与扎实的中文基本功却写下了在美国历史学界引起极大反响、普遍被人们认为起到了开学术研究风气之先的《叫魂》。通过独特的视角,将1768  相似文献   

2.
万历皇帝和努尔哈赤几乎是活动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人物,也是导致明朝和建州(后金)力量强弱嬗变的关键性人物。一个政权的强弱变化,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就包括统治者对于臣民冷暖的关心。如万历皇帝和努尔哈赤在"赐暖"上的态度、做法截然不同,使得明朝的大臣与皇帝的关系渐行渐远,而努尔哈赤与臣下的关系进一步拉近,也为异势力的融合寻求到了具体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加快了民族关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晋华 《旅游世界》2023,(7):72-77
“和亲”是中国古代为维护王朝统治而进行的一种政治行为,不管是汉朝的昭君出塞还是唐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都属于这种情况。在清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笼络当时的蒙古王公,实行了长达百年的满蒙联姻政策,而赤峰市是清朝皇室下嫁公主最多的地区。清代赤峰地区为塞外重地,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乾隆年间,先后有七位公主奉旨下嫁至此。公主们远离家乡肩负使命来到漠南草原,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和平与稳定。赤峰博物馆“和同一家”展厅中,“草原姻盟”板块展出了包括公主朝服、配饰,清代官窑瓷器,清代佛教文物及生活用品等珍贵展品,多方面展现了公主厘降(王女下嫁)塞外的草原生活,宛若徐徐展开一幅清公主下嫁塞北、建设草原、民族融合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使社会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近现代以来,我国社会的发展让人们开始将目光聚焦到历史教育问题,正因为社会不断发展转型,所以相应的历史教育也随之发展,要想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就必须构建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历史教育理论体系。对于什么是历史教育,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历史教育,这些都是现代教育需要深思的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历史教育的传播更加便捷,由此传承多年的社会历史教育格局也将发生改变。要想更好地研究历史教育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楚历史教育的主体,历史教育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及历史教育构建机制等问题,还要同时结合社会发展、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学者观点等要素进行相关研究。基于此,该文主要就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展开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睛佳在《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从历史思辨、历史认识到历史再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转向与趋向》撰文指出:自20世纪初以来,历史哲学研究的主流趋向已从历史规律论(“大写历史”)转到了历史认识论(“小写历史”),也即从思辨的历史哲学,转向了分析的历史哲学。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慢慢侵入历史研究的领域,虽然没有被全盘接受,但其对历史认识论的影响巨大。如果说当代哲学界和史学界的历史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努尔哈赤是清帝业的缔造者,在其统治时期,由于与汉人接触日渐加深,民族融合的趋势得到发展。作为汉人传统节日的"新年",即成为努尔哈赤积极参与的重要节日。努尔哈赤在继承汉人"新年"文化活动的同时,利用节日提供的良机来化解"亲人"之间的矛盾,并将本民族的文娱活动注入"新年"节日中,从而丰富了传统佳节的节日内涵。努尔哈赤对"新年"的继承与发展,即是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彰显。  相似文献   

7.
《文化学刊》2012,(3):194+193
<正>李治亭,男,汉族,山东莒南县人。1942年1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曾任吉林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传记组副组长。他长期致力于清史、东北地方史、晚明史研究,相继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等国内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中,我们既要了解相关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更要了解事件发生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逻辑,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历史事件是在特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共同参与或推动而形成的,有其发生发展的偶然性,也有其历史必然性。文化是历史的积累,是较长的历史阶段形成的涉及历史认识、地域风情、人文习俗、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人们对于事物的共同看法、态度、思维、价值等精神产能和精神体验的总和。了解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就是为了借鉴历史事件的历史经验,从历史发展中提炼人类智慧,从历史发展脉络中思考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迪。在历史认识中通过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阶段的文化发展,可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阶段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互作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从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归纳出更加充满智慧的精神内容,为处理当下问题提供思路,并丰富当前的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9.
《文化学刊》2011,(5):91-91
刘淑春在《俄罗斯研究》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自2010年7月起,俄罗斯第五电视频道开播“时代法庭”电视辩论节目,其主题主要涉及一些苏联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节目力图让电视观众接受近20年来俄罗斯史学界关于俄罗斯历史的主流观点,对共产主义制度进行审判。  相似文献   

10.
宝卷研究的历史价值与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卷研究是 2 0世纪 2 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兴学科 ,经过中外学者半个多世纪的共同努力 ,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本文在前贤与时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旨在揭示宝卷研究对于洞悉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明清时代下层民众的道德情操、伦理信念、求索取向与理想境界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 ;同时阐释宝卷作为民间宗教思想与民间通俗文学载体在现代社会的流传与影响 ,从而发掘宝卷所蕴藏的伦理传统与灵性资源 ,为全球的伦理建设与人类幸福服务。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载体,在其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适应存量时代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与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比分析了近30年来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和发展演变趋势,对未来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街区研究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未来以人本视角为研究主体,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探索“空间—感知需求—行为模式”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营造方法应极具潜力;(2)以多源数据为基础的支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决策的方法和工具研究具有重要价值;(3)公众参与机制对于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协同决策水平和平衡利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一批青史留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而在此之外,依然存在不少“有历史无文物、有格局无内容”的历史城区,它们正面临更新过程中的发展瓶颈。以此类“非典型历史城区”的代表河南省长垣市古蒲城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老城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老城特色价值的基础上,示范性地总结出格局及关联性保护对于此类历史城区的重要意义,并以格局还原为主要目标,探索了空间梳理、风貌改善、精明发展等层面的更新策略,定制了可持续更新框架,彰显其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获得了相当程度上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极为复杂的历史变迁一样,现代中国学术也展现着它自身极为繁复和多面的理论意涵和表现样态。反思和推进中国学术,需要我们将其嵌入到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结构和世界结构中去理解和建构,强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提升中国学术回应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的能力,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为此,本刊特将《隙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50期(12月11日出版)记者黄琳对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教授的访谈作了摘编,供对外传播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参考和借鉴。该文原题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到了临界时刻》,现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4.
刘卫英 《文化学刊》2009,(1):180-181
新时期以来,东北现代文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从体例上看,除专门的东北现代文学史外,史著中有对作为东北文学通史组成部分的东北现代文学历史的描述,也有对东北文学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历史梳理,以及对东北现代文学史论结合的阐读。高翔先生多年致力于东北现代文学研究,将数年累积撰写了《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以下简称《文学世界》)一书,其与众不同的特色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是一部颇多创获的论著。  相似文献   

15.
加强历史文化村镇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我国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与实践难题。与国外历史文化小镇相比,我国历史村镇保护存在规划体系不健全、文化底蕴单薄、缺乏全面社会技术支撑等诸多问题。以豫南地区为例,通过对其历史名村名镇调研,总结了其在推进文化村镇保护中一些好的发展举措,以期为我国类似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廖晓晴出身书香门第,史学世家,以清史研究见长。197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87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就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调入辽宁社会科学院,任历史所所长,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史学术带头人。主要兼职有:中国史学会理事,辽宁史学会副理事长、监事长,辽宁省契丹女真史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7.
王祖友 《文化学刊》2015,(1):193-195
艾丽丝·门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13位获该奖的女性,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加拿大作家。《艾丽斯·门罗——其人·其作·其思》(2014年)是国内研究艾丽斯·门罗的第一部专著。作者周怡的同构型写作、分享式评论和开拓性研究让人耳目一新,该书的出版为国内的门罗研究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作为国内第一部全息解读门罗及其作品的脍炙人口之作,《艾丽斯·门罗》对于推动包括加拿大文学在内的边缘国别文学研究,无疑将起到开拓、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现状复杂性、改造渐进性、功能不确定性等问题,其更新面临诸多挑战。城市更新设计需要兼顾文化传承与功能再生,以实现空间活力的修复。以往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在复兴城市空间中具有协同促进作用。以苏州阊胥路创业园与仓街三官弄更新项目为例,应用设计研究方法,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语境下探索以“数字+文创”引导城市更新的相关设计策略,以及通过在地化的场所营造和创新场景设计,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复兴的实施路径。通过对“数字+文创”设计策略的适应性、协同性与可实施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为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控保地块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企业的发展到了一定高度时,一定要去寻根,文化之根,而文化之根的源头就是企业的历史.企业员工有必要,也会很自然地关心与自己有关的、身边的历史,关心与自己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系的历史.这种寻根是发自内心的,而历史的回答往往能够给大家一些启迪.企业历史其实就是一面文化之墙,思想之墙,"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在繁忙的工...  相似文献   

20.
林峻 《对外大传播》2011,(11):22-22
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持编纂、五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南京对外文化交流简史》于2011年7月22日在南京首发,填补了南京对外文化交流历史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