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他们获得文化知识、生活和社会技能,而且要促进这些儿童的人格得以健全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不同的教育安置方式对智力落后儿童的人格发展的影响有无差异,以期改进弱智儿童的教育安置环境。 一 目前,我国大陆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2.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大脑器官损伤、不良环境和不合理的教育,导致他们产生种种不良行为。弱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这种行为极大的影响了弱智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促进弱智儿童健康发展。增进他们的学业行为。实现每个弱智儿童都能快乐成长,笔者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间歇强化法等措施对弱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了矫正。措施得当,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智力落后教育目标中指出:“从弱智儿童身体和智力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逐渐普及化,弱智学校的学生能否进行计算机操作训练?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我们认为,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弱智儿童与普通儿童同样享有接受先进科学技术教育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受到相应的训练,以促进他们身心发展和缺陷的补偿,缩短他们与普通儿童的差距,从而使他们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弱智儿童由于欠缺抽象思维能力,记忆短暂,因而…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对77名具有不同程度智力落后,年龄在9-14岁之间的弱智儿童的识图能力作了研究。研究中着重考察了图的旋转和图的抽象性对弱智儿童识图过程的影响,同时还将弱智儿童的反应成绩与常态儿童的反应成绩作了比较。结果发现:(1)弱智儿童识图能力发展的总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旋转因素是影响弱智儿童识图的主要因素;(3)图的抽象性对儿童识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识图水平相对低的时候。这一点在弱智儿童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4)智力水平是影响儿童识图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弱智儿童到14岁时,对旋转图的正确反应只相当于常态儿童8岁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弱智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家长、教师的一块心病,科学课对矫治弱智学生缺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怎样让弱智学生喜欢上科学课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长进呢? 1.从玩具制作入手,激发弱智儿童的需要与兴趣智力落后儿童同正常儿童比较,他们需要的层次低,主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弱智弱智,也称智力残疾、智力迟钝或智力落后。弱智儿童是指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并在社会行为的适应方面也有明显障碍的儿童。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国家仍然把由智力测验得到的智商(即 IQ)作为鉴定儿童是否弱智的依据。一般认为智商低于70的儿童为弱智儿童,其中,智商在50~69之间的为轻度弱智,智商在20~49之间的为中度弱度,智商在20以下的为重度弱智。  相似文献   

7.
一、职业教育是弱 智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 弱智儿童是智力低下、发展迟滞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智力落后儿童除了智力水平低下外,个性还有畸变,社会生活能力也较为薄弱。三者在具体患儿身上表现并不平衡,可以在某个方面较正常,而在另一方面则显著异常。有的儿童机体上还患有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1979年率先开始了对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先后在十多个区开设了辅读学校(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招生人数限制及社会、家庭等因素。仍有部分学龄智力落后儿童未能受到特殊教育,同时由于对学龄前弱智儿童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工作不够,导致对学龄弱智儿童的忽略.使这部分儿童作为正常儿童进入普通小学就读,接受的是对正常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弱智儿童一般指大脑受损而智力发展有障碍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比同龄儿童低,且发展速度缓慢。那么他们是否就没有学习能力呢?实践证明运用有组织的教育、训练,他们还是具有发展的可能的。关键是我们要正确对待他们的学习能力,努力促使他们发展。弱智儿童大都不善言谈,为了使他们今后能融入社会,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0.
弱智儿童除了由于智力落后造成学习困难外,大多还存在着情感障碍、交际障碍、行为困扰、品行不良等心理不健全的问题。因此,针对弱智儿童的心理特征,运用多种方式的心理疏导方法,因势利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促进他们朝着积极、健康、完善的人格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弱智儿童的问题已引起教育、医学、心理学界和社会人士的关注。弱智儿童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是,它的筛选、评定和诊断等有一定的复杂性,许多轻度患儿尚无法根据实验室检查方法加以判断。作者认为在认识上,应该严格掌握弱智儿童的概念和标准。①(一)弱智儿童是有病的儿童,应该重视鉴别几种不属于弱智的学习困难儿童;②不仅要重视弱智儿童的智力缺陷,还应兼顾社会适应行为欠缺方面的表现;③弱智教育的对象应该包括轻度和中度落后的儿童。在实际工作力面应①建立弱智儿童筛选和评定的咨询小组和工作小组;②(二)规定弱智儿童待殊学校学生筛选、评定和录取的必要程序;③应该取得包括教育鉴定、医学检查和智力诊断与行为评定三方面的检查资料才能对儿童作出是否“弱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弱智儿童由于行为障碍和生理、心理缺陷,智力发展迟缓,学习态度消极被动,对他们进行音乐素质教育比正常儿童困难大得多。但是,通过教师积极改进教法,采取适合弱智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情绪,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结合对弱智儿童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作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弱智儿童常见食物的概念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由分类法,以实龄相同的智力正常儿童为参照,考察低、中、高年级弱智儿童常见食物的概念结构,比较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概念发展的异同.结果表明:弱智儿奄的概念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概念联系类型由以SF联系为主向以分类学关系为主转变,概念发展趋势与正常儿童相同,但在速度和水平上却大大落后于正常儿童.教育与环境在弱智儿童的概念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亲社会行为是弱智儿童适应行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弱智儿童教育十分重要。弱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相比表现不同,其中唐氏综合征儿童又是弱智儿童的一个特殊类型,影响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病因、智力等。  相似文献   

15.
由于生理缺陷,弱智儿童在认知、动作、情感控制及生活自理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生活空间狭小,除了学校就是家庭。父母与他们交往的机会最多。因此,弱智儿童比正常儿童更需要父母的教育。我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 一、要给孩子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16.
弱智儿童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同正常儿童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是他们品德形成过程较为缓慢,所以,我们应当看到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行为特点,便于我们研究、总结、改进对弱智儿童的品德教育.弱智儿童由于智力障碍,造成认识能力低下和人格缺陷,要使他们养成健康的品德,成为社会人,需要教师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班牙认为,弱智儿童从心理上看有两个弱点:一是信心差,二是记性差。弱智儿童在同正常儿童一起上课时常常会产生压抑和恐惧心理,竞争气氛使他们感到自卑,从而觉得在受人排挤和被人看不起,沉重的思想负担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他们的遗忘率很高,常常会出现把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这又反过来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据西班牙自己统计,全国弱智儿童有三十万。因此,他们认为开发弱智儿童的智力确实是教育界一个大问题。他们采取的措施大致有三点:一、成立了一个全国特别教育协会和弱智儿童协会,专  相似文献   

18.
“北京新运弱智儿童养育院”(以下简称“新运”)是一所专门训练、教育智力落后(或弱智)幼儿的特殊教育机构。它是我组织十几位弱智儿童家长和热心人士于1986年10月创办的。我的科研课题就在这里进行。国内外同行也经常来此参观和交流经验。5年来,“新运”已接收50余名弱智幼儿,其中有11名儿童先后考入北京三所培智学校,1名上了正常小学,成绩均佳。目前在院学习的有34名3~8岁儿童,他们中  相似文献   

19.
弱智儿童虽然在智能发展上显著地落后于同年龄儿童的水平,但只要组织好他们的学习和锻炼,他们的智力是能得到一定发展的,把他们培养成为有一定文化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完全可能的,这里我们谈点肤浅的认识和作法。一、弱智儿童通常是知觉的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注意力容易分散,个性比较沮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认为应采取集体授课和个别引导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即教师在认真进行集体授课的同时,要用较多的精力抓个别引导。弱智儿童集体授课一般每天安排3~4节为妥,每堂课一般不宜超过三十分钟,其中集中讲解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大量的时间要用于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个别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论弱智儿童的保健工作周国芳与正常儿童相比,弱智儿童不仅在发育期间表现出智力功能显著地低于平均水平,而且伴有社会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依据智力商数与社会适应行为缺陷的程度。我国把弱智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级。尽管各级弱智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行为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