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体会课文是怎样有顺序地具体地描写月亮湾的美景的。 3.教给学生熟读成诵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阅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教学过程。 xiang 一、出示课题:26.我的家乡 (说明:“乡”字先出现音节,再慢写字形,让学生注意字的笔画、笔顺。) 指读。讲解“家乡”的意思。(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 提问:我们的家乡是天津,课文中“我”的家乡在哪?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 wan 我们?(板书: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指读课文。指读“湾”,“村子”(“村”平舌音,指导读好。)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课文出现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3.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教师简介文章作者与出处。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布置预习,提出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划出生词。2.检查预习情况:(1)提问:这课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逐段读课文(随时纠正字音)。(3)检查划生词的情况,出示词卡认读。3.再读课文,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质疑问难。让学生说说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不明白的问题。 (四)讲读课文,抓住每段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3.
一、导入新课,紧扣“奇”字 (一)揭题 1.同学们,归类识字(一)第一课告诉我们安徽省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谁知道是哪一座山?(生回答后教师板书:黄山) 2.紧扣课题再提问:“奇石”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后,提问:“奇石”可不可以换个词来说,怎么说好呢? (二)释题提问:看了课题,同学们,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  相似文献   

4.
教法一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2.自读课文。3.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2)划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4…  相似文献   

5.
一、导课(略)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己小声读课文,把难记的生字找出来。2.组织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怎样记住难忘的生字。(学习小组活动)3.组织汇报:谈谈自己小组用什么好办法,学会了什么字。(教师可把学生交流的生字写在黑板上)(1)毫:问问学生是怎么知道这个字念hao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复习课上,我结合课文中一幅鸟吃虫的插图,做了这样一些练习:1.先让学生看图说一句话,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指图说话、写字。比如,我指着鸟的头部问学生:这是鸟的什么?生答;这是鸟的头。接着就让学生写下“鸟头”这两个字。然后依次指  相似文献   

7.
一、揭题激趣、导入新课(略)二、学文识字、文熟字悉(揭题后让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范读边思考:桂娃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然后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在母体字“圭”和“将”带出的子体字下画上“·”,在其它生字下画上“。”)(一)师:课文讲桂娃做的什么事?生:课文讲桂娃照看蒋奶奶的事。(师板书“jiǎng nǎi nai”,生齐读)师:蒋,本来指植物名,应该是什么旁?  相似文献   

8.
<正>一、理解生字首当先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先把课文初读一遍,然后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和词语的意思;勾画好词佳句,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重点符号,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内容,为后面的课文学习扫清生字词障碍。设计谜语识字、形近字辨析、同音字比较、看拼音写词等各种考查题型,以保证预习到位。比如,在学习"螃"字时,可以这样设计:傍晚,人变成了虫(打一字)。还可以用形近字"傍"、"螃"、"磅"分别组词,区别用法。  相似文献   

9.
一、积累·运用(30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亵渎()阻塞()笑容可jO()脍zhK()人口2.用课文原句填空,并在括号横线上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________________》)(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4)《过零丁洋》中表明诗人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宁死不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是指:…  相似文献   

10.
预习是课     
教师只有凭借课堂才能完成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是指学生具备独立的思维活动,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预习,实质上是课堂培养自学能力的结果。所以说,预习是课。预习课按阶段分为三种形式:(二)预习指导课。这是为教学生怎样预习和按什么步骤预习而设的。对三年级学生的预习要求是:自己拼读和抄写生字,再把生字的读音注在课文中。我提出了明确的按五步走的预习要求:1.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字(词)下用铅笔画一横。2.查字典,弄清字(词)的音、义,结合课文选择合适的解释,注在书上。——考虑到学生完成第二步的困难较  相似文献   

11.
高中第一册 《景泰蓝的制作》检测 1.选出加点的词读音与括号内的字读音相同,整个词的形、义都没错的一项:( ) A.驱遣(浅):驱使。在课文中有驾驭、操作的意思。 B.搏得(拨):取得(好感、同情等)。 C.搀和(颤货):搀杂混和。 D.匀净(云):均匀和谐,粗细深浅一致。 2.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词,依次填入下面四个句子的括号处,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学习“心字底”“走字旁”两个新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从实际中体会什么叫“守信用”,学做讲诚信、善理解的好孩子。二、设计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揭题。(教师板书:和)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熊和小鹿》。(板书课题)2.读题质疑。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围绕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错的或不准确的字音。3.读后释疑:通过读书,你读懂了…  相似文献   

13.
一、猜字激趣,搭起成功的桥梁1.还记得你们在《荷叶圆圆》这一课的生字吗?2.请同学们看清卡片上的字,用口型、动作或表情向老师做出提示,但不出声。老师根据学生的提示把生字说出来。二、初读感知,点燃思维的火花师:做完了猜字游戏,生字宝宝想带我们去欣赏美丽的风景。出示课文动画。1.引导说说画面内容。(你看到什么,跟大家说说。)生:我看到了小蜻蜓在荷叶上飞来飞去。生:我看到了小鱼儿在水里游。……生:我看到了荷叶。师:这么美的荷叶,引来了一群小伙伴,想知道他们说什么?打开书。2.自由读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小语第五册)一诗中首句“白日依山尽”,人教社参考资料解释为:“白日:这里指傍晚的太阳。依:挨着或靠着。山:这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山,而泛指连绵起伏的群山。尽:完,尽头,这里指太阳快要落山了。”全句解释与其他有关鉴赏分析一样,为“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我以为此解甚不妥。  相似文献   

15.
《拿来主义》检测 1.下列字词形、意、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殉道者(xùn dào zhē):因为维护某种真理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自诩(zì xù):自夸。 B.吝啬:(nìn sè):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恼髓(nǎo suǐ):课文指动脑筋。 C.憋进(bié jìn):斜着身子插进,形容一种不光明正  相似文献   

16.
一借助词语,回顾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课文都预习了吗?(生:预习了)课文生字新词都会写了吗?(生:会了)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蜂拥而至、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实现梦想. (生默写) 师:(出示词语)看屏幕,你都默写对了吗?"蜂"左边是虫字部."蜂"在文中指的是—— 生:人. 师:"蜂拥而至"就是说—— 生:来的人很多. 师:"甘"和"实"是本课的生字.注意"甘"第一笔"横"要长一些;"实"字的"点"比较多,注意最后一笔是个"长点".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重写一遍,看谁写得美观. (生写) 师:一齐来读这几个词语. (生读) 师:想一想,在文中,前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淘金者. 师:后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彼得. 师:谁能用上这些词语,简要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师插话:最好在前面加上"听说"一词)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17.
一、通读 :读出问题 ,使学生自发感知李时珍对医学的巨大贡献1 .读通课文(1 )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反复练读 ,把课文读通顺 ;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和读不准字的字音。(2 )以问促读 :学生每次读完一遍课文后 ,教师可让学生合上书 ,用一两个问题问学生 ,激发学生认真读 ,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李时珍。如 :李时珍是什么样的人 ?《本草纲目》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2 .读出问题(1 )自生问题 :让学生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等抽象问题读 ,尽可能自己读出问题。(2 )自定目标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质疑 ,形成…  相似文献   

18.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一课的生字不算多,好些字小朋友平时常和它们见面,已经是老朋友了。通过课上自学,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读课文,看他能不能把生字认正确。谁想试一试?你来———(指一生读课文)师:读得不错。这个故事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9.
《山的那一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约一千一百字。 我安排一课时学习这篇课文。 我的教学步骤是: 一、指导学生利用“自读提示”、字典,自读课文。 二、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检查预习,理解词语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课文预习了吗?生:预习了!师: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在预习前全都认识的同学请举手。(多数学生举起了手)师:还有哪个小朋友有一个字不认识,是通过预习才认识的?(有一生举手)师:通过预习你认识了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