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功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存在着固有的情感元素。正如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课文作者以感情著文,文章的字字句句都涌动着感情的溪流,跳动着感情的波澜。因此,任何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启发、点拨、引导等方法和手段,无不渗透着教师的一腔激情。怎样凭借这些固有的情感元素,让它作用于学生的主观情意世界?怎样使这些外在的情意元素成为点燃学生情感火花的导火线,成为学生内部情意转化的催生剂?要点是,必须选准情感的激发点。这种情感激发点通常指兴趣点、动情…  相似文献   

2.
日前,在一堂<论雷峰塔的倒掉>的教研课上,执教者就文章内容的理解,提了一连串问题:这篇文章具体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否显得很乱?作者小时候对雷峰塔怀有怎样的感情?塔倒掉后作者感受如何?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对白蛇娘娘的同情吗?他还有何创作意图?教者通过提问,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难点,学生在高密度、高强度的提问解答下,被动地接受了许多知识.  相似文献   

3.
陈晚林 《四川教育》2006,(11):25-25
下面是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游园不值》的教学片段:(在初读古诗、感悟诗的内容后,师引导讨论、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师:这样一座普通的园,这样自然而然的景物,诗人又对他们赋予了怎样的感情?你能从诗中哪个字看出来?生:怜。(师板书)师: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诗,边读边品,推敲推  相似文献   

4.
《繁星》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抒情散文.在重点段第三段中,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抒写了海上星夜的景象及自己的感受,真挚地表达了他热爱星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一段文字优美、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教好这一段是理解全篇的关键.怎样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呢? 首先,我打出灯片,指着躺在船舱上看星天的作者说:“作者远离祖国,飘洋过海,他的心情怎样?他所看到的星天是什么样儿,感受又如何呢?”用直观的画面、几个设问和朗读造成一种气氛.然后,扣住“半明半昧”这个词语,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半明半昧的星是‘挂'在天上吗?”学生回答道:“不是的,是‘悬'在空中.”“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  相似文献   

5.
课题《短歌行》课堂再现执教者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人的感情“忧”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诗人忧什么?通过哪些诗句能够反映出来?”学生思考后,回答“:诗人忧的是‘华年易逝,人生苦短’,通过诗歌开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诗句能够看出来。”执教者点拨说:“诗人忧的是韶华易逝、人生短暂,那么,我们再看诗歌是从哪些诗句表现出这种‘忧’来的呢?”于是,执教者仍然引导该生阅读文本,让该生从文中筛选诗句,而执教者最后给出的结论仍然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思考探究课堂上,我们提倡尊重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6.
教例一:错写特级教师靳家燕老师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先让学生仔细看清书上的课题,然后看老师板书课题,老师有意漏写了“这样”两个字,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当即给老师指了出来。此刻,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有了这个词,你会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踊跃,思维也体现出一定的深度,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1.这样的小村庄是怎样的?2.为什会这样?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肯定急于想知道答案,此时,教者抓住学生渴望得到答案的迫切心理,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当学习能满足学生需要时,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变“要我读”…  相似文献   

7.
教例一 :错写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 ,先让学生看清课题 ,然后看他板书课题 ,靳老师有意漏写了“这样”两个字 ,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 ,当即指了出来 ,此刻 ,教师不失时机引导学生 :“有了这个词 ,你就会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踊跃 ,思维也体现出一定的深度 ,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 :1 这样的小村庄是怎样的?2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 ,肯定急于想知道答案 ,此时 ,教者抓住学生渴望得到答案的迫切心理 ,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当学习能满足学生需要时 ,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 ,变…  相似文献   

8.
曾在上海参加一所中学的学术活动,听了一节语文课。执教者是位有四年教龄的男老师,教的是《赤壁赋》,教学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理清课文“乐一悲一乐”的情感线索,分析第一段作者是如何将句式与情感结合起来的,接着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分析第二段: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在编在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里,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的第一题是这样的:“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读了以后,你对百草园有怎样的印象?对三味书屋又有怎样的印象?作者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对比着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道思考题实际是暗示学生,作者对三味书屋和百草  相似文献   

10.
近期 ,我校实施新课改实验 ,作为校长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的 ?怎样让新课改的理念转化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 ?校长怎样引导教师按新课改精神上好课 ?带着这些问题 ,我组织了学校新课改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从一年级侯娟老师的一节数学课上 ,我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侯娟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9加几”一课。一、数学源自于现实生活 ,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问题来自于学生的发现。过去的教材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 ,研究的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 ,不管学生是否感兴趣 ,教师直接…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亮点之一是明确提出三维教学目标.那么,怎样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呢?上学期,我执教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一课,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在农村除了使用化学肥料,还可以使用什么肥料? 学生齐答:农家肥. 师:根据你们的调查与研究,你们认为是使用化肥好,还是使用农家肥好? 生1:化学肥料好.  相似文献   

12.
(课上,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杜十娘那么有钱,那么聪明能干,为什么她不自赎,然后像正常人一样嫁人?她为什么一定要依靠李甲?对这个问题,通常的回答往往是那个时代女人没有地位,没有独立的人格,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她们的悲剧命运是被时代决定的.其结果是学生以为得到了答案,教师以为自己的解释特美妙:既赞美了今天,又批判了封建礼教.可是,我想如果有人再问"如果是时代决定的话,那么杜十娘那个时代就没有幸福的女人吗?如果有,是不是时代决定了她的幸福?现在这个时代就没有悲剧的人生吗?如果有,那又是不是时代的原因?"教师又该怎么回答呢?教师没栽跟头,应该感谢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成熟.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呢?我感到"百宝箱"值得研究.幸亏对课文熟悉,我很快就找到了切入点:作者极力渲染的是百宝箱的价值,那就从百宝箱的价值说起,让学生们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清算杜十娘的财产.于是,我做了如下引导--)  相似文献   

13.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我们引导学生从中读出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因此,教师首先要关注文本,引导学生辨别作者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诗歌中的情感体验进行比较,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下面以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歌单元为例谈谈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近日在一次校内语文教研活动中,听一位教师执教<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课文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法布尔的父亲让他去放鸭子,而法布尔在放鸭子的过程中只顾着观察各种各样的昆虫,衣兜里还装满了小石子、小甲虫等.晚上回到家,遭到父母的责骂.执教者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一角度出发,设计这样一个说话练习的教学环节:如果你是法布尔的父母,你会怎样责骂法布尔呢?  相似文献   

15.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高年级学生布局谋篇能力?我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阅读借鉴,逐一爬坡”的教学方法,效果较为显著。具体做法是: 一、整体阅读,基本训练.从整体阅读教材入手,引导学生找人物的活动线索,理作者的写作思路,议课文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对文中塑造的形象和表达的本质,获取真切的感受。如教学《詹天佑》时,我在指导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怎样写的?为什么写?学生通过读、想、  相似文献   

16.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层次清楚,作者的思路清晰可寻。文章先写杨梅树的美丽,再写杨梅果的可爱。在写杨梅果时,又是先写它的形状,再写它的颜色,然后写它的滋味。我抓住了这个写作顺序,设计了这课的板书。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学生独立阅读困难不大。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在自学课文时,布置了几道思考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1.杨梅树生长在什么地区?2.杨梅是什么样子?3.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有什么特点?4.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相似文献   

17.
对《列宁和卫兵》一课的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整体把握。在学生了解必要的故事背景、初读课文之后,可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所概括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使其在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更深层地理解打下基础。 二、逆向理解。在学生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什么事之后,先指导学生讨论:对卫兵检查列宁的通行证这件事,“一位来开会的同志”是怎样认为的?“洛班诺夫”检查了列宁的通行证之后,是怎样想  相似文献   

18.
带着问题读书已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从每年所听的180多节随堂课来看,带着问题读书占到85%以上.这些课遵循这样一个通行模式:教师在要求学生当堂默读或朗读前,总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出示两到三个思考题,然后要学生带着问题读完全文;当读书结束后,教师开始针对思考题提问,学生根据要求回答.如教<丑小鸭>一课,教师在学生读书前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这个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丑小鸭受到了哪些打击?在打击面前,丑小鸭的态度是怎样的?3.这篇童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山中访友>,教师设计的读前问题是这样的: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2.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这两题来自教材后的练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一次参加市级公开课教学入手,探讨一些数学教学问题。当时执教的是"折线统计图"。在教学设计时,我一直追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折线统计图的本质?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习折线统计图的途径在哪里?本节课围绕这几个问题做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通过执教一节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物体的运动方式”后,感触颇深。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玩自己带的玩具,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然后提供带细线的小木块、乒乓球、玻璃小瓶、橡皮筋、塑料尺等几种材料,让学生自由研究物体的运动方式。在放手让学生自由研究的过程中,我设计的是让学生一件件地研究,如带线的小球,可以研究摆动;乒乓球可以研究跳动和滚动等。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物体的运动后,我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种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动起来,看谁发现它们运动的方式最多?”没等我说完,学生就投入到研究之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