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发崇 《中学文科》2007,(9):110-110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一种课堂艺术,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语文教学中,精美的板书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人认为板书是一堂语文课的“眼睛”,是教师教学时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读写结合的“桥梁”。因此,板书要精心设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所以要热情地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真诚地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在实施教学参与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认识,一道寻找真理,拓宽思维,全面探索,敞开心怀,讲真话,谈心得,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老师为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合作伙伴、协作朋友,因此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旧观念。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  相似文献   

3.
“大纲”提出 :“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作文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崔峦同志也说 :“在我们语文教学中 ,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 ,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 ,做到读写渗透 ,读写结合。”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互联系而又有所不同的能力。读写如何结合 ,才能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轻松写作呢 ?我经过摸索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  一、加强阅读 ,从读学写  传统的教法也注意让学生练习作文。但是 ,学生作文水平也没有提高多少。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这无疑是我们教师所面…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广大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要想让课堂气氛活跃,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克服学生的自主学  相似文献   

5.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十分关注学生思维尤其是高阶思维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前串后联、质疑问难、求异创新,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探究性、结构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要鼓励学生经历“理智的探险”“理智的历险”。为学生的思维而教、为学生的高阶思维而教,应当是“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主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相似文献   

6.
黎君明 《考试周刊》2012,(80):34-35
随文练笔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进行中,相机引导学生利用有关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方式。如能实现“无缝链接”,就能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为练就生花妙笔提供可能。“随文练笔”现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要将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写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数学教学中,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学生热爱数学,有浓烈的感情,才能有积极持久的求学劲头,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最佳兴奋点,即充分利用数学教学特点,通过巧妙的语言,直观的教具,快乐的气氛,融洽的关系,来唤醒学生思绪,达到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之目的,引导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同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一、利用新奇的教学内容,引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梁琳 《现代语文》2014,(4):125-127
新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让写作成为学生自我生命的表述形式应是当前作文教学的一个迫切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关键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坚持开放原则:除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之外,要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心声,让“人”融入“文”,让“文”包蕴“人”。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定位数学思想,主动融入数学思想。数学思想要具有“数学味”“儿童性”以及“层次性”。教师要立足数学符号,引导学生学会多重表征,融合多重视角,从而让学生感悟符号背后的意义,领会符号背后的实质,触摸符号背后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的“鼓者”,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教师探索的问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有效地启发引导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发展呢?结合个人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谈几点体会。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教学的基础,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识不等式”这一节,教者设计如下的诱发过程:例1!某班学生去世纪公园,世纪公园…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是一门思维和逻辑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善于捕捉教学环节中每一个可创造的信息和机会,鼓励学生去思考,在广阔的知识范畴去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思维。因为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是创造力,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另外,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因为求异对培养创新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从思想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的教育,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要拘泥于一种答案,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不只是创新教育的主导者,更是实践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形式到内容大胆创新,例如,在网页制作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出漂亮新颖的样文,应用一些新的技术,别致的构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新教育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学生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在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纳玉琼 《云南教育》2001,(14):36-36
培养求异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方面,求异的目的在于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让学生跳出教科书的束缚,从求异思维中进一步了解事物,充分发挥创造潜能,从而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教学长方体容积时,我设计了一些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些题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读写例话课文的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学生从例悟话,学会读写,对于提高读写能力、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仅以《写文章要有中心》一文为例,谈谈指导学生从例悟话、学会读写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自学,明要点。读写例话具有独立阅读的性质。它不由教师讲授,而要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读懂。因此,教学时要安排好自学环节,引导学生自学例话,理解例话内容,掌握读写要点。在教学《写文章要有中心》时,我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导学:(一)紧扣题眼,以旧带新明要点。在揭题后,紧扣题眼“中心”,联系上篇例话《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提出问题:1.什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思辨读写活动,促使他们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效率。为了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宽度,让他们顺利展开思辨性读写活动,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书目,并设置梯级任务,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促使其思维逐步深入;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注重内涵式重组,让他们用知人论世的观点辅助阅读,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考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引导学生聚焦核心知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支点”,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有利抓手。教师在备课时要聚焦核心问题的设计,关注教学中新问题的生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一、核心问题的设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以及子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教师要锤炼善引的教学艺术,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启迪学生循标探路,独立作文,联系生活写作文,激发他们在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笔者以为,要使作文教学"活起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写作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反映生活,为写作开拓源泉;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为写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林丽军 《教师》2020,(10):25-26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是学生进行思维与交际活动的过程。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活用教材教语文,依托文本,找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把读写训练切实有效地融入阅读教学,巧妙地引导学生表情达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作文教学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处理其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都是十分困难的。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加入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让作文更加生动,充满生机。让文章将感情寓于其中,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做到完美合一,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一、深化读写结合的双向运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出文章的内涵和情感。阅读能够为学生带来很多的好处,能够让  相似文献   

19.
段是小学中年级读写训练的重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段教学是段训练中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读写结合的规律,按照“从读到写,以写促读”的基本思路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去读段品段,仿段写段,随机训练,为学生顺利向“篇”过渡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学的主渠道、主战场,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授人以鱼”,而且要“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素质教学规律,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讲授“光合作用”一节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做法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