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教育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进城务工的父母分隔两地,缺少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其心理和教育问题正日益显露出来.调研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与教育问题,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立这些问题的解决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缺失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有效介入的缺失,导致家长期望目标失效;农村家庭育子目标的错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品行失范;农村家庭教养角色的错位以及缺乏完整的家庭教养,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失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缺失问题,必须加快社会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监护体系,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加强父母双方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通过各种渠道,使留守儿童家长获得更多的科学育子知识、育子方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直接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由于隔代监护人和父母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监护人及父母的矛盾、学校与家庭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社会化、安全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教育困境,可以选择以下路径: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提供教育服务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社区保障体系;善于自我调节,形成健康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张续林 《甘肃教育》2014,(12):36-36
正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在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情绪、交往和人格上的心理问题,这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留守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应从学校做起。  相似文献   

5.
魏孔梅 《甘肃教育》2014,(18):21-21
正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同时,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常年缺乏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成为现在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应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下面,笔者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1.父母长期在外,缺乏家庭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人口骤减、农村的留守儿童队伍日益庞大。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他们正值生成发育、学习以及三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常年缺乏家庭温暖和父母疼爱,导致他们的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全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全社会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确保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郑全社 《学周刊C版》2020,(13):157-158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中,因为缺少父母关爱而导致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学校中的教学过程十分重要。农村小学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状况,不仅能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还能使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学校适应量表对93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总体上,农村留守家庭所属中间型和极端型比例过高,家庭“松散”和“僵硬”问题突显;(2)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水平不高,非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及其各维度上的适应情况显著高于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和同伴关系适应上显著高于留守儿童;(3)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据此,可以通过培育家庭亲子关系、重视家庭经验习得、增强父母教育卷入等方式完善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进而促进其学校适应。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政府与社区关注较少、学校教育和管理失控、父母监控机制弱化,致使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突出、学习成绩下降、心理障碍较多。为此我们要从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学校加强教育和管理、家庭重视育人功能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波涛 《师道》2015,(4):33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夫妻奔向大城镇打工,留在家乡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教育和关爱,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堪忧———情感教育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或其直接监护人不在身边,他们在亲情、情感以及心理上都缺少关怀,而且,留守儿童与外界的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父母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通过对农村9岁~15岁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适应性、情绪失调、焦虑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章基于此提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留守儿童教育的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随着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根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现状和主要困境,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入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9,(16):197-198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农村父母外出务工,把子女留给老人,使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些留守儿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与父母相见。儿童时期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的长期缺位给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价值观、心理、教育、生活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进而引起社会问题。本文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现状的研究,对绘画治疗在留守儿童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一直面临较为严峻的心理与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安全成长不仅关系到农村家庭的安定团结,而且关系到中国城乡的统筹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介绍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与安全问题的表现,分析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社会问题,本文以渭南为例,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与经济相对落后的矛盾、多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冲击、教育经费的不足和教育理念的落后、父母教育职责的弱化乃至缺失,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党和政府及社会、学校、家庭在留守儿童成长教育中承担起各自应尽的职责,才能标本兼治,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心,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问题,应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采取措施。即:逐步改变现有户籍制度,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从法律层面加强外出务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意识,引导农村父母认真正确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转变学校教育观点,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开设课程。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牡丹江市农村留守儿童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尤其的留守儿童父母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常年缺乏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品德课教师面对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应负重前行,充当主角,尽力地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这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为了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致使农村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产生了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在情感、学习和道德方面的教育问题上应该得到重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1.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一、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1.缺失父母教育。父母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多数儿童来说,亲子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会缺少安全感和自尊心,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