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4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考试中,一道看似简单的单选题,背后往往隐藏着重重玄机。考生如果不能破解出题人设置的“障眼法”,便会落人“失分陷阱”。那么,“障眼法”究竟有哪些?又该怎样破解?从下列例题当中,考生也许会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沈美丽 《海南教育》2014,(22):10-11
最近,我执教了一堂练习讲评公开课,收获颇丰。说真的,虽然从教20多年了,但要正儿八经地上一堂讲评课给全校老师听,心里还真没底。下面就结合我的“处女作”来谈谈我的所思、所获。一、制订目标,精选错例这节课讲评的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的单元练习。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练习中反映出来的典型问题,我制订了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选读课文。【设计思路】凭借教材,透过文字,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明白其中的理,是阅读的基本规律;评词析句,感悟诵读,以文本之情激发学生之情,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本节课围绕该校省规划办课题《小学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进行设计,力争体现目标简明、手段简化、设计简单、教学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马丹 《阅读与鉴赏》2011,(12):80-80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  相似文献   

6.
笔者听了有关“可能性”的两节课,内容在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2页和三年级上册第84页,形式都是摸球游戏,教者对教学结果的处理引起了听课教师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我的教育生涯中的第一节公开课,是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听课的并非同行,而是村中的老者。  相似文献   

8.
余国红 《江苏教育》2008,(24):39-39
[案例1]:“还可以怎么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一课)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导入过程】 (多媒体演示:两只蚂蚁在两片大小不同的树叶上准备赛跑。) 师:如果两只蚂蚁的速度一样,它们都沿着边线跑.谁先跑完一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遇到的困惑“乘加、乘减”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完1至4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起初,按照教材的编排,我在新授的环节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学校生物组养了一些小动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出示例题的挂图。  相似文献   

11.
颜维奇 《师道》2005,(5):26-26
《桃花源记》一中,“外人”一词共出现了三次:“悉如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三个“外人”意思都一样吗?九年级语上册(苏教版)《桃花源记》一对“悉如外人”中的“外人”的注释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也就是说,教材对上述三个句子中的“外人”的解释是一样的。真是这样吗?笔以为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孟强 《山东教育》2011,(6):34-34
近日,听了两节语文课。分别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欢庆》和鲁教版三年级上册《翠鸟》。《欢庆》一课,教师为学生带来了一席视听盛宴,展示了大量以国庆为主题的图片.有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的原野。有霜重色浓、红叶似火的枫林.有载歌载舞、其乐融融的联欢……还播放了两段极富震撼力的视频,  相似文献   

13.
近日.听了一堂数学公开课——人教版新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9加几”。老师让学生尝试箅“9+2”.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怎样想的。老师提示,我们已学习了“10加几”,想想如何将“9加几换成10加一个数”。一会儿,学生纷纷作答。  相似文献   

14.
15.
笔者有幸观摩了一次小学语文教学的公开课 ,真是大开眼界 :课堂上学生互动、师生互动配合的相当好 ,教师在课堂上真可谓挥洒自如 ,学生在课堂上真是从容应对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让人佩服、称赞。然而正当大家赞叹不已之际 ,听到办公室一领导心满意足地说 :“多亏了昨天又试上了一次 ,不然又得拖堂了。”之后再向学生打听 ,原来这节公开课早已预上多次了 ,每次都是领导策划 ,参谋指点 ,已耗时半月之久。公开课之所以被教育系统推崇 ,是公开课具有真实、具体、直观的表现形式 ,是优秀教师展示教学水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同时也便于同行观摩…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排一个“找规律”单元,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时,已经结合有关学习内容,探索过一些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四年级上册“找规律”这一单元,教师在教材与教法上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7.
孙兴德 《教育文汇》2006,(11):38-38
案例1:新课伊始,教师让二年级的学生回忆描写西湖的诗句,学生纷纷举手,答案纷呈,各不相同.足足有十来句。从表层看,似乎教师准备充分,教学设计把握准确,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但再细细考虑,二年级学生哪可能有如此之多的古诗积累啊?课堂上老师一个提问,学生怎么可能表现得如此精彩呢?案例2:上《田忌赛马》第2课时,学生明白了田忌取得胜利的原因,懂得了文章要揭示的道理之后,教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南沙群岛》(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以生动的笔调向学生介绍了位于祖国最南端的南沙群岛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是“迷人的世界”,课文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南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在反复诵读与品味中,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学生对南沙的喜爱就会油然而生。教学中,我依照课文的叙述顺序,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中午,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放学回来闷闷不乐。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才道出了实情。原来,当天上午有班主任的"公开课",事前,老师交待好了,成绩差的同学全部坐在教室后面,并且不准提问或回答问题。儿子"不求上进",自然要坐"冷板凳"。眼看坐在教室前面的同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一向不"安分"的儿子呆不住了,也凑起"热闹"来,接连把小手举得老高,还大声嚷了几次"我来答",结果,老师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另眼相看"。课后,班主任把儿子叫到了一边,责备他"扰乱课堂纪律",罚站十分钟。  相似文献   

20.
《山西晚报》2004年12月9日第12版发了一则热线报道.小学二年级课文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腊梅”变成“蜡梅”,学生家长和语文老师对此感到疑惑,并且担心学生以前学的是“腊梅”,现在改为“蜡梅”.到升学考试答题时该写哪一个才算正确呢?学校不同,使用的课本也会不同,小学生们所学的祖国语言文字也不相同,怎么办?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以下简称《现汉》293页.“叮咛同‘丁宁’。”951页:“[旁皇]同‘彷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310页:“[丁宁]现在规范词形写作‘叮咛’。”977页“[彷徨]……不要写作‘旁皇’‘镑徨’。”到底应当何所适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